穿越后萧总被娇宠了
作者:海角天涯部落 | 分类:现言 | 字数:32.7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6章 阅读
晨跑回来,却没有想象中的疲惫,打算回来睡一觉的想法也荡然无存。
萧雨荷回味着晨风拂过的惬意,好似后世的脸部瑜伽,她用笔记下了这美好体验。
萧总莫名穿越到89年,虽然有无奈、有遗憾,但她也更加珍惜重启人生的机会,她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她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珍藏起来。
今日份收获。
她翻看着昨天的日记。
老院长,一个由青丝变成白发的女人,为了全身心照顾孩子这份初心,以此升华到终极一生的事业。
为了这份事业,她放弃了很多……她甚至放弃谈恋爱,结婚生子这些环节。
五十多岁女人把这么大个孤儿院管理得井井有条,无疑也是一种成功,她用自己的经历阐释着她的人生意义。
拾荒老人,一个教育工作者,退休后,放下身段,加入到拾荒者的队伍呢。以一己之力,用拾荒所得资助贫困孩子求学,助力孩子成长。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一路前行,无怨无悔?”萧雨荷思考着。
“精神的富足。”
一个精神富足者,即便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他的精神层面也是富足的,他的目光也是充实而坚定的。
萧雨荷又翻到了记录于清敏的那一页:她无助的眼神,找不到高数解题方法时急得直到“哭”的那份煎熬,被考研压得抓狂,几近崩溃,这些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身体层面,饿了吃饭这种连婴儿都有的本能需要多说,
精神层面的富足,心理层面的健康要如何获得呢?
“阅读”。
如何让同学们提升阅读兴趣呢?
萧雨荷找班委成员们商议,大家决定开一个以“阅读”为主题的班会。
同学们自由发言。
“拿起书看着上面的文字晦涩难懂读不下去。”
“断断续续、囫囵吞枣好不容易读完一本书,发现什么都没有记住。”
“读了很多书,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依然没有帮助。”
同学们提出了自己读书的痛点。
“欣赏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效果不同,带着目的阅读,事半功倍。”萧雨荷说。
之前养小鱼时,5条小鱼死了3条,很心疼,我就想这三条鱼因为什么死的呢?要怎样才能把剩下的两条小鱼保住呢?
当时迫切想找人帮忙解答,想知道该怎么办?我甚至去询问卖鱼的,人家告诉我可能是水质的原因。
我不知道怎么解决水质问题,也不知道要去问谁。
迷茫、无助,担心两条小鱼随时会死掉。
内心焦虑、外部无援,被迫走入图书馆,翻书找资料。
在书中看到一句话,鱼死都是缺氧憋死的。
我开始从小鱼生长的环境着手,一次投喂鱼食要适量,保证水缸清洁,买来了两根水草。
小鱼的生命保住了,又遇到如何繁殖的问题?
又一次翻书查找,凤尾鱼的生活习性,生育繁殖周期……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点,迷茫时到书中去找答案。
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有一本书等着给你答案。
张赫发言的题目:到书中寻找书中的疑问。
我在读一本书时曾看到,写作要学会细心观察,于是又找来一本关于写作素材的书,从中找到了观察方法。
今天出去时看到路边立上一个路牌,放在之前,视而不见,这次停下来看了一下牌子上内容。
看到遍地都是满天星的小花,如果之前,我会说一句,好大一片小花。现在,我蹲下来观看每一朵小花的形状,它居然有小小的五个花瓣,难怪叫满天星,还真像一个个小星星。
看到路边一个之前从没在意过的小黄花,远看像一个个挂着的小葫芦。走近发现它是由6片叶子组成,上面两片像两个连体儿,身体紧紧连在一起,下面两片叶子却被第三者插足,奇怪的是这个第三者,它本身也是两片紧紧合在一起的叶子。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关乎一篇文章的灵魂。”这是我在书中看到的话。
张亮说,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便签读书法,也叫BPQ读书笔记法分享给大家。
拿出三张便签纸,分别写上BPQ。
首先在B这张纸上写书上原句“一阵秋风萧瑟拂过,穿过我的耳膜,飘过我的发梢”这句话,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原句的意思,不要抄书上的文字。
这是拟人手法,形象地描述秋风扫落叶的情景:穿过耳膜、飘过发梢。
其次在P这张纸上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可以写出什么样描写秋天的句子。
秋风瑟瑟,迎风而立,任凭丝丝清冷拂过额头,掀起衣角。
最后:练习运用相同的拟人手法描写其它自然现象。
每本书都可以用 BPQ方法阅读,记录1到3个句子,或者3—5个知识点,
这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真正学会了拟人描写法,理解了书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身需要,学会描写法,解读知识点,刻入记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终将遇到更好的自己。
“专业书,课本,为了考试不得不看,除了小说,其它课外书拿起来就犯困。”王依依说
买了很多书,每本只是看几页就看不下去,都闲置着无处安放。
有名人说“付钱购买的动作不能让你拥有这本书,只是真正拥有的前奏而已。”
有成功者说:“一本书,不需要全部读完。“
课外书不同于专业书,以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为主,不要妄想全部弄懂。哪怕只把一下知识点学懂,内化为自己做事的逻辑,学习的方法也是收获,也比闲置在家,接受灰尘的洗礼有价值。
王鹏接着补充。
另一位名人说:“知识本身有价值吗?真正有价值的是对知识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知识的累积。”
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自身需要的内容去读。
张赫推荐的读书法很好,将书中获得知识点进行内化,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完这一环节,才真正拥有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