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8章 王基
王基抬起头,再一次看了一眼铜镜中的自己,不由得一声叹息。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六十岁了,头发半白,功业未成,却惹了一身麻烦。
举着铜镜的儿子王徽见王基叹息,以为王基还在犹豫是否应该主动请见,便劝道:“阿翁,富贵在天,不必勉强。”
王基心中苦涩。“小子,你知道什么是天吗?”
王徽一时语塞,不知道王基想说什么。
“对我们来说,掌权者就是天。”王基眼神微缩,想起了一些往事。“得不到他们的赏识,就算你有再高洁的品德,再惊人的才华,也没有用武之地。”
王徽眼神一黯。
他知道父亲一生骄傲,不肯屈服于权贵。如今却说出这样的话来,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之所以如此痛苦,主要还是为了他,以及整个家族。
如今推行九品中正制,门第至关重要。父亲的官职越高,他将来入仕的起点就越高,仕途越顺利。反之,他将步履维艰,甚至一辈子都只能做百石小吏,终生不过县令长。
他没有父亲那样的才华,不敢奢望能从郡吏做起,直至二千石。
想维持门户,甚至提升门户,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已经花甲的父亲身上。
“既然如此,之前天子征召时,阿翁为何不应召?”
王基打量了王徽一眼,眉头微皱。他沉默了片刻,眼神有些疑惑,轻声说道:“当年我任中书侍郎,在先帝左右侍候,曾见过当时还是齐王的天子。他虽然聪慧,也得先帝悉心栽培,却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很难让人相信他有如此城府,竟能借太傅之手,迫使大将军自免,又以叛乱为名,反杀太傅。我一直以为这是意外。”
王徽恍然。“如今阿翁不觉得是意外了?”
王基摇摇头。“从这两个月的种种现象来看,不像是意外。至于是不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却不能断定。”他叹了一口气,又道:“事到如今,就算是意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闯一闯了。我年过花甲,等不了太久。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
他顿了顿,又道:“颍川荀氏、辛氏子弟在宫中的甚多,他们了解的情况更多。羊耽先是让从子羊祜西行,如今又让嫡子羊瑾入仕,想来是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泰山羊氏不惧,我又有何惧?”
王徽连连点头。
父亲担任过中书侍郎,知道中书省的重要性。羊耽由卫尉转光禄勋,兼领中书令,说明天子对羊耽的效忠之举甚是满意,不惜将中书省交给羊耽。
与此相比,传言杜预将尚公主,杜恕有可能接任司空的消息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杜畿、杜恕父子本就是曹魏的支持者,泰山羊氏却一直与曹魏保持距离,并不热情。
“只是如此一来,父亲怕是被背些骂名。”
王基哼了一声。“大傅、大将军都是阶下囚,做过他们二人故吏的数不胜数,谁又能指责谁?就算是背些骂名,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随他去吧,我问心无愧便是。”
说完,王基轻轻地甩了甩袖子,头也不回地出门去了。
王徽赶到廊下,目送王基离开,心情很复杂。
——
曹芳很快就召见了王基。
在此之前,他已经研究过王基的履历,对王基可能有什么想法并不陌生。与王基聊了几句后,他就明白了王基为什么之前不肯应召,现在却又应召了。
王基生于初平元年,也就是董卓乱政,山东州郡起后讨董的那一年。童年在战乱中渡过,除了让他格外重视军事之外,也让他萌生了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心思。
但是很可惜,直到六十岁,他也没能封侯。
这里面固然有运气成份,但最大的原因却是王凌。
王凌贪图王基的办事能力,一直将他留在青州为别驾,不让他入朝为官,遭到司徒王朗的弹劾也在所不惜。等王凌肯放手的时候,王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这一次曹芳征召王基,王基猜想自己大概率会被派到寿春,协助王凌作战。可是他不想再为王凌做嫁衣,索性托病,不应征召,留在京城观望形势。
当然,有一点他没说。
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两败俱伤,曹芳一鸣惊人,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出乎很多人的预料。王基虽然做过中书侍郎,深受先帝信任,在宫内数年,对曹芳并不陌生,也没看出曹芳有这样的天资,更怀疑这里面的偶然成分。
在情况未明之前,他当然要选择静观其变。
万一再起波澜,他也不会被牵连进去。
数月过去,曹芳的一项项举措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证明了胜利并非运气,王基这才决定出仕。
他再不出仕,不仅自己封侯拜将的机会没了,还会影响后人的仕途。
王基成家晚,仕途又不顺,儿子王徽还没能蒙荫入仕。如果他不出山,将来王徽凭自己的能力出仕的可能性非常小。就算入仕,起点也不高,仕途会非常艰难。
对他这样的家族来说,阶层跃升的机会不多见,这次抓不住,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九品中正制帮了忙,给了王基不小压力。
九品中正制推行近三十年,门户的影响越来越大,寒门的机会越来越少,王基不可能不担心。
曹芳能理解王基的心情,也没让他失望。
他拜王基为五兵尚书。
五兵尚书官职不高,六百石而已,但品级不低,属第三品,不仅与尚书令相同,甚至和九卿同品,属于典型的清贵官。
五兵尚书主五兵,即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简而言之,就是主中外兵事,是天子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助手,等同于后世的兵部尚书。
曹芳原本征召王基,是打算安排他去寿春协助王凌作战。现在计划有变,他更希望王凌还朝任太尉,连张缉都调走了,自然不会再派王基去寿春,留在身边帮自己才是最优选择。
他身边人才不少,但像王基这样有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又通晓兵事的老臣却不多。
且王基虽然有观望的前科,对朝廷的忠诚有限,但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很拼命的抓住。
曹芳随即交给了王基一项重要任务,评点司马懿的自传,尤其是其中的军事部分,整理出来,作为北军将领的教材,并与王广一起承担起教习的任务,教授兵法。
这也算是对王基的一个考验。
他最初能脱离王凌,入朝为官,就是被司马懿辟为从事中郎。
与此同时,曹芳命王基待诏昭阳殿,以便随时请教。
对这个任命,王基非常满意。
天子正在练兵,将来还要一统天下,他这个五兵尚书兼有帝师的身份,将来大有用武之地,比普通的二千石外朝官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