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作者:404守夜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93.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97章 青龙疫病又再悟
春日的阳光斜照进商学院图书馆木窗,皮日休左拳抵着下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商书》有些泛黄渐黑的页脚,眼神中迷惑交织。
看得出来,他把这本书看了很多遍。
此刻他很困惑。
昨日他在东市的悟道,解决了他心中存在的大部分疑惑,但仍有一些点他还没有想通。
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句话:优势地位会产生资源聚集的恒强效应。
“唉...”
青年的忧愁之叹。
视线回归到草稿纸上,满面皆墨水痕迹,写满了‘优势地位会产生资源聚集的恒强效应’这句话。
在每句话的后面都跟随着一长串的问号,像是一串解不开的绳结。
当皮日休脑海正在天人交战时,一道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
“喂,不是吧,皮同学,你还在想那个?”
皮日休苦笑,摇摇脑袋,“老申,今天不去勤工了?”
申时行笑了一声,“肯定要去,告诉你,昨天我就找到一份好工作。”
皮日休好奇问道:“什么好工作,能有我给你介绍的好?就这你还不去。”
“老皮,我知道你家不差钱,介绍给我的工作都是待遇优厚的工作,但你知道的,我志不在此。”
皮日休点头,他自然是知道申时行的意思。
申时行与他相比,自然是‘寒门’,但他家不算是穷的叮当响,只是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在洛阳还是一名教书先生,育有五子,他是家中老五。
他的四位兄长早早谋生,互相帮衬下,家族生活无虞。
自小聪慧的更是父亲骄傲,因为他的四位兄长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不喜学习,而是在洛阳做点小生意。
而申时行作为家中唯一看着喜爱学习的人,就受到了极大偏爱照顾。
当贞观开年第一届新科举后,申时行更是成功中榜。
家里都以为申时行会选择政法学院时,从小立志的他直接报考了商学院,这一下子让父亲气炸了。
堵着他不让他准时报到,让他来年重考选择。
没想到申时行依旧是偷跑了,他的父亲那个气愤啊,直接断掉他的经济,逼迫他回头。
没想到申时行坚持到底,利用各种办法让自己在长安不饿死。
再加上四位兄长暗地里帮持,其实他完全可以完成学业。
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不同于皮日休跟随李长河学习的办法,申时行喜欢在实践中学习。
于是他经常去各行各业实习工作,顺便还补贴了自己的生活。
当初皮日休还以为申时行真的缺钱所以才介绍自家的工作给他,但被申时行拒绝了。
他并不是为了真的钱,而是他想从中获取自己的道。
“老皮,这次我找的工作是杜家米行记账员,活轻松,钱不少,还能与那群米工交流,赚大了。”
“是啊,杜家米工人不少呢,这一次你又能收获不少。”皮日休笑着应道。
“是啊,对了,我告诉你个消息,你别乱传。”
“什么?”皮日休看着认真的申时行好奇道。
申时行:“与那群米工交流,我发现长安从去年十月到现在调入不少粮食,完全满足长安目前人口三年所需,但...”
“你可知,现在长安米价到现在涨了两成多。”
“嗯?”皮日休神色微动,他是专司商业的,自然明白供求关系与价格门道。
又听见申时行继续道:“我从米工口中了解,米价本会更快速上涨,但似乎被人强制压下,只是以缓慢价格上涨,所以,老皮,你知道意思吧。”
皮日休吃了一惊,而后食指指了指天。
申时行哈哈一笑,“可能很快帝国会发生大的变化吧,但粮价上涨,那些农户依旧困顿,他们...”
“哈哈,我瞎说的,我瞎说的。”
两人随即不语,有些话心照不宣。
没多久,申时行便离开了,但他的话让皮日休思虑良多。
忽然他抓起竹筒水杯猛灌一口,冰凉的井水顺着喉管滑下,却浇不灭胸中燥热。
窗外飘来杏花香气,往常最爱的甜香此刻却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起身。
皮日休知道自己现在看不进去书了。
恍恍惚惚出商院门,青石板上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他。
回过神,他竟已站在平康坊大门口。
春意正酣,阳光正好。
坊口戍卫台上的琉璃盏在阳光下折射七彩光晕,蜀锦铺子前贵妇人的金步摇晃成一片星河,一群孩童追逐嬉戏,手中五彩斑斓的风筝与天空中的云朵交织出一幅画卷。
皮日休的目光却穿过这些浮华,落在巷子那排泛着光芒的药铺招牌上:济世药铺。
车马盈门,济世药铺门口别有一番气派景象,伙计正忙着将成车的黄芪、当归卸入库房。
但随即皮日休的目光看向对面的王记生药铺,那匾额都蒙着一层薄灰,门可罗雀。
他还记得一年前老师名动长安后,这条街上一夜之间新冒出包括济世药铺在内的六家药材铺,如今却就剩下济世药铺和王记生药铺这两家药铺了,但现在看着王记生药铺这家老药铺经营也有些不行了。
“济世药铺,背后...”
街角突然传来骚动。几个粗布短打的汉子抬着门板冲来,板上躺着个面色青紫的孩童。
“仁医堂,快让让!”领头的汉子嗓音嘶哑,“城南青龙坊突发时疫,孩子吐了一夜...”
皮日休的瞳孔骤然收缩,快速奔了过去,他很清楚,武德九年的时疫可是死了不少人,难道今日又...
可朝廷的新生活运动不是已经开展,怎么还会有这种...
抵近,医馆门前今日排起了已长龙,药童们抱着成捆的苍术在人群中穿梭,空气中弥漫着醋蒸艾草的辛辣。
李长河正在檐下指挥若定:“重症者抬进西厢,轻症领了汤药回家隔离。阿福,速去民部请调官仓存粮...”
“老师,靠近青龙坊共有两千余户,按每人每日三钱苍术计算...”
“库房还有八十石。”李长河头也不抬地在诊单上勾画,“苏氏商社已派人调货,这次疫病刚初期,并不严重,在控制范围内,你来得正好,带着两架马车,把城南空置的粮仓改成临时医棚。”
......
暮色四合时,皮日休瘫坐在药碾旁,手指被麻绳勒出血痕,耳边仍回响着病患的呻吟。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出奇异的几何图形。
他突然想起午后在济世药铺看到的场景——那些堆积如山的药材,此刻若在仁医堂...
“看出门道了?我听说昨天你在东市...”李长河不知何时倚在门边,手中两个陶碗米粥蒸腾着热气。
“老师你也知道了?”皮日休脸颊微微发烫,昨天自己那疯魔一般的表现,现在想来有点丢脸。
李长河微微点头,“来,饿了吧,吃点。”
“老师,为什么这条街就剩下济世药铺和王记生药铺?”
李长河将一碗米粥递给皮日休,而后顺便坐在他身边,边吃边道:“若无老师我名动天下的医名和圣人支持,今日仁医堂积累的存药可是连三个时辰用度都撑不住。”
这似有所指的话语让皮日休浑身一震。
李长河继续道:“仁医堂从三天免费诊治开始,每治好一个病患,名声就厚一分。然后承接官药采买,大量药商逢名而来,我便可压价大批进货,然后药材流转成本自然降低,反倒比小药铺更低。”
皮日休顿时明白了,而后望向济世药铺方向,喉咙发紧:“所以小药铺注定消亡?就像...就像...”
“就像滚雪球。”李长河的话让皮日休顿时睁大眼睛,一道又一道混乱的思绪被串联起来。
皮日休口中不禁蹦出:初始优势...规模效应...资源虹吸...这几个词。
李长河看着皮日休,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