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作者:有点仪式感 | 分类:历史 | 字数:274.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54章 说话的艺术
这个时代论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弓箭手,而弓箭手的克星就是盾牌手。
目前,应对弓箭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盾牌兵。特别是成建制的盾牌兵,只需要是对方弓箭手一半的人数,就可以有效的阻挡弓箭的杀伤力。
为了突破盾牌兵的防御,那些统兵的将领也研究过很多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套最有效的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加大射箭的力度和密度。甚至还会制造一些巨大的重型破甲弩,这种破甲弩的效果的确不错,但是操作起来难度太大,而且也不方便随身携带。
也不是没有人研究过用抛射的方法来破掉盾牌兵的防御,抛射法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杀伤力和精准度却大大降低,甚至还无法有效破开对方甲胄的防御。
当黄家老太爷听黄俊讲述冷锋的箭术时,向黄俊详细询问了抛射箭的威力。根据黄俊的描述,老太爷可以判断出冷锋的抛射之法的确有非同寻常之处,不仅仅精准度能够保证,而且力道似乎也不比前两箭弱。
如果能够掌握这种抛箭之法,训练出一支弓箭手军队,即使是那些弓箭手只能够学到其中的皮毛,在战场上也是一支奇兵。
当冷锋听黄俊说他们家老太爷想见自己,并且把这些宴会地点放在他的这里的时候,就能够猜黄家老太爷的想法。毕竟黄家是军武世家,他们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文章写的好,而是看中了自己的箭术。
冷锋既然将这种箭术展露出来,也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当然这一切要看黄家老太爷的态度。
毕竟冷锋现在已经打造出来了特种连弩,还有两种类型的手枪,对于这个时代的弓箭他还真看不上。也不怕将这种箭术流传出去之后,会对他有什么影响。在现代科技的降维打击之下,就是最差的热武器,面对冷兵器也是所向披靡的。
而且冷锋也相信,自己的这种箭术别人要想掌握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除非也能有他这样的体魄和实力,不然的话就是让他手把手教导对方,也无法让做到他这种程度。
当黄家老太爷见到冷锋之后,还是被震惊到了。他已经知道了冷锋很年轻,可是没想到看到冷锋之后才发现,冷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年轻。
“哈哈,小友就是冷锋,昨天我们就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可惜当时没有能认出小友。今日一见小友,才知道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黄老爷子说道。
他身材高大,说出来的话更是仿若洪钟。
冷锋这时才发现,黄家老太爷原来就是昨天自己在西陵书院见到那个身材高大的老者。
昨天在西陵书院的时候,冷锋并没有受到九王爷的单独召见,黄家老太爷也并没有认出冷锋。再加上黄家老太爷那几位跟随九王爷的人,对于这批即将成为天子门生的学子并不怎么感兴趣,并没有刻意的打听他们各自的身份。
所以,当时冷锋和黄家老太爷虽然擦肩而过,但是谁也不知道对方是谁。
“英雄不敢当,在下只是区区一名少年而已!”冷锋连忙抱拳说道。
毕竟黄家老太爷的态度还算亲切,而且对方又是一个老人家,尊老爱幼的美德还是要讲的。
“哈哈哈,没想到小友如此风趣!来来来,这边坐!”黄老爷子哈哈大笑说道。
黄家老太爷是正二品的将军,一身的军旅之气非常浓厚,虽然没有刻意做作,但是只要一开口就流露出一种具有压迫感的气势。这种气势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
冷锋前世作为特种兵的时候,虽然也经历过不少的战斗,但是却没有经历过一次大型战役。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磨练出这种气势来。
特种兵的气质是坚毅勇敢,临危不惧,外加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说白了,很大程度上都是个人实力的展现,以及小团体的配合。
面对千军万马,经历大型战场厮杀,那这是他们的短板。
冷锋对于这方面也有清醒的认识,他知道以往的经验只能应对江湖厮杀,如果要指挥大型军团作战,还是显得力有不歹。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招揽袁家人的原因,他将军队的训练和指挥权交给袁宏志,这也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道理。
不是说冷锋无法训练和指挥大型军队作战,而是他现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少。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是很难做到得心应手如臂指使的。
当然,在他的计划当中,是准备训练出结合两个时代特点的军队。既有要强大的个人实力,又要熟悉两个时代的冷热兵器的战斗方法,还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
这样一来,无论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对于冷锋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现在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如此,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冷锋也没有客气,直接抱拳行礼,然后坐了下来。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的道理,冷锋是懂的。面对什么样的人,就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法,像黄家老太爷这种人物,你就不能和他虚伪客套。
果然,冷锋干脆利落、落落大方的表现深得黄老爷子的赞赏。
“不错,你是我见过的年轻人当中最杰出的一位。文家兄弟败于你之手,一点都不冤!”黄老爷子见冷锋落座之后,立刻点头赞许道。
“黄老将军过誉了,黄兄也是人中龙凤,不比在下差!”冷锋在谦虚回应的同时,也巧妙的将黄俊夸了一句。
无论是黄俊还是黄老爷子,听了冷锋的话脸上都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开心的笑容。虽然他们明知冷锋这话有水分,但是他们还是发自内心的欣喜。毕竟花花轿子人抬人,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夸赞的。
特别是当着长辈的面,夸赞人家的晚辈,这比直接夸赞长辈还要让人感觉欣喜。这不仅仅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更是对人心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