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就是归途
作者:逐风逐梦 | 分类:现言 | 字数:5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章 目标达成
人的精气神受到外在环境影响,在如沐春风的环境熏陶下,状态会分外的好,反正则可能颓废消沉。
有了静心符箓这种开挂般的存在,林依依一个伟大的愿景:要让整个一中校园都沐浴在静心符箓的加成下。
哈哈,心可真大。每周一次的抽奖,即使每次都能抽中需要的,一个静心符箓只有5m的覆盖范围,那么大一个校园,恐怕毕业了也完不成这个壮举。
但是也很难说,你还有三次的属性符箓可以使用,把使用机会都加在幸运上,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林依依踌躇满志,但是现在想这些还有些早,有说大话的嫌疑,还是先把静心符箓使用掉,落地为安为好。
机会都是人为创造的,林依依决定主动出击。
机会很快就来了,中午到食堂打饭时,林依依眼尖瞧到了赵天明在自己前方不远处。
很好的时机,只见她做了一个助跑的动作,在快速经过赵天明时,一个错身的机会,就把静心符箓拍进了赵天明的后背。
一刹那有一道不起眼的光闪过,符箓消失不见。
大功告成,林依依心情立刻轻快了两个度,中午可以多加一个鸡腿奖励一下。
一中的食堂伙食是真的很好,一中学校食堂是公开竞标的,当时学校抽了100名学生和教职工一起从当时竞争的几百名手艺不错的厨师里选了20名。
选的都是一些擅长多种口味,用料新鲜分量实惠的。
众口难调,擅长菜式多一些,确实更有竞争力。
虽然一次比试只能评判味道,不能保证以后依然物美价廉,但是长眼睛的都知道,面对着那么多虎视眈眈的选手,随时准备替补上位。
智商在线的都会认真经营,学校这么多学生,即使是薄利销售,收益也是很可观的。
食堂设了20个窗口,其中一个是老师们的小窗口,老师打饭的窗口在食堂最左侧,很巧的是中间刚好有一个长廊隔开了。
吃饭时老师和学生们不在一起,大家都很自在,有一个轻松的用餐氛围。
食堂面积很大,有将近600平方,餐桌椅可供一千人同时使用,为了提高效率,学校采用错峰打饭,每个阶段错开10分钟,不同的班级分成三批,因此吃饭时并不拥挤。
好多同学也会选择打饭后回寝室吃饭,于是很快就排到了林依依。
她选择了一个擅长做豫菜的师傅,豫菜没有特别出名的菜系,但是胜在兼容并蓄。
什么好的菜式都跟着学习,模仿并且创新,直到变成适合豫省口味的一道新菜。
林依依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素质很好,又正是新陈代谢最快的时期,饭量比一般女孩子大一些。
打饭的王姨对小姑娘印象深刻,每次都会把饭盒打得满满的,难得看到爱吃肉的小姑娘,每次都会多打一块肉。
林依依都笑纳了,每次都甜甜的道谢,脸皮厚吃得开,嘿嘿,也不能这么心安理得接受别人的好意。
每逢大星期回家时,返校林母准备的一些水果点心,林依依也会给王姨捎带一些。
东西不贵重,贵在心意,林依依喜欢这个窗口,当然愿意用心经营这份关系,也珍惜这份情意。
林依依今天选了土豆炖牛肉、红烧排骨、酸辣土豆丝和番茄炒蛋,两荤两素,要了一份米饭,一份汤。
刷卡后就选了张桌子在食堂用餐。饭菜的肉质渗入了香喷喷的米饭中,唇齿留香,林依依吃的心满意足。
吃饭的过程,林依依看到王校长在巡视食堂,王校长对待孩子们是真的用心,尤其是吃的方面特别关注。
还会对食堂菜单提出建议,林依依衷心感谢,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这也是一中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
林依依也曾严重怀疑,一中以味道绝佳出名的食堂,也为招生工作起了很大的贡献。
不然一中也不能这么多年一直保持一骑绝尘的姿态。
会有人说升学率高是最大的优势,当然不能否认,要知道其他学校招生老师也用尽心思网罗成绩好的中学毕业生。
他们也用高薪去挖墙角,挖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内卷是无处不再的。
曾经实验高中还有一个私立的育才高中,也偶尔能和一中一较高下,经常会出现东风压倒西风的局面。
三杰曾经并驾齐驱,自从一中那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堂竞标过后,局面就一点点发生变化,很难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等到其他学校反应过来,竞相效仿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一中食堂已经美誉在外,望尘莫及了。
先手优势何其重要,往往只有第一名会被记录,而第二名却罕有人记起。
午餐后清洗饭盒,中午自由活动这段时间,就用来整理内务。
清洗换下来的衣物,刷刷鞋子等,适当来会儿午休,劳逸结合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道理说出来都懂,事实的情形却是大多数同学都是来去匆匆。
衣服选择晚上洗或者送到学校洗衣房,吃完饭赶快回到教室,抓紧时间复习,做习题才是更多人的选择。
勤能补拙,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天赋异禀,学什么都手到擒来,可是更多的人都是靠着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
一中的高中学习氛围比初中时浓厚很多,林依依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但她一贯从善如流,从不标新立异,于是快速洗完衣服后,林依依回到了教室。
她也想亲身体验一下静心符箓的效果,毕竟眼见为实不是吗?
林依依和赵天明的座位在五米范围之类,她也享受了这份便利。
林依依回到教室时,教室基本已经满员了,高中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这点是大家的共识。
到了高中,固有的学习习惯已经定型,只要不懈怠,成绩基本都是很稳定的。
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黑马,大多数都是厚积薄发,曾经的积累量变达到了质变。
哪有那么多的一蹴而就呢,上天都是公平的,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