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作者:清流乐 | 分类:历史 | 字数:59.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8章 秦军再次出手
张耳要韩信出兵抵御刘邦。
韩信旁敲侧击,出兵可以,但总归要些“好处”,我老韩从你这里借个道,你都派陈泽来收“过路费”。
现在要出兵保护你,难道不能要点“保护费”么?
穷途末路之下,张耳也算坦率,当即答应从此以后为大秦属国。
哪知韩信不要这些虚的。
张耳一咬牙,愿意贡献出一半的国土和人口。
韩信立马动心!
然而,似乎可以要的更多。
只见他点点头道:“常山王之诚意,韩某深受感动,可是大秦出师有名,韩某认为二者皆具才好。”
张耳一愣,脱口道:“二者皆具?!”
韩信微笑不语......
一要称臣,二要一半的国土人口。你可真会吃啊!
张耳差点骂出声来!
可惜他有选择吗?他已经没有选择!
不管怎么样,自己从了大秦,至少还有活路,而他已经是第二度与刘邦作战,一旦失败,恐怕小命都难保!
“孤就一切听将军的!还请将军即刻出兵,否则莫说一半的国土,只怕是全都被刘邦小贼给吞了!”张耳愤然道,就像是从身上割肉一般。
韩信却不急,“好说好说,大王可遣特使急速送来国玺和国图,完结一事归一事嘛!”
送来国玺定约,定约后才出兵!韩信你可真是清清楚楚啊!
但张耳没办法,既然已经踏出第一步,只能一切由韩信摆布。
第二日,常山国特使送来国玺,双方正式订约,张耳以一半的领土和称臣条件换取韩信出兵。
约定既成,韩信就该出兵!
但是仅凭手上的一万骑兵肯定不够!
韩信立即遣人持自己太尉手令进入函谷关,再调四万步、骑兵,隐蔽前进至井陉,与大军汇合。
第二日,索朝即带领四万大军赶至。
一见韩信,索朝高声道:“上将军!这仗越打越大啊!”
“打仗嘛,就和做生意一样,有得赚就打,不必拘于何时何地......”
新的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韩信铺开作战地图,五万大军兵分两路,索朝率领步骑两万秘密南下,从井陉秘密迂回至邺都,从邺都南下进入齐地,再次进攻刘邦的大本营,攻其必救!
如此刘邦必定回援。
而韩信则率领另外三万人沿途埋伏,伏击刘邦的回援队伍。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指的是善于进攻的人,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而善于防御的人,敌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进攻。
明面上秦军的攻击目标是齐境腹地,而实际上韩信的真正目的是伏击刘邦援军。
这边厢,刘邦带领张良等文武将官在常山国打的风生水起,已经连占二十余城池。突然接到探子来报,有一支数万秦国大军已经在邺城集合,随时南下齐地。
刘邦大惊,“秦军竟然插手了!”
张良叹息道:“看来张耳找到暴秦为靠山......”
“这......难道要与暴秦开战么?”这下臧荼不淡定了,他跟着汉王欺负一下常山国没问题,但与大秦为敌可真没这个胆子!
刘邦白了他一眼,“我们不是一直都和韩信的暴秦开战么?这有何区别?”
“这......”臧荼不再言语,然而他心里门儿清,“怎么会没有区别,之前是刘邦围剿韩信,而这一次是秦军主动进攻刘邦。”
“子房先生,说说你的意见,暴秦打的什么主意?”刘邦看了看张良,心里颇为烦闷。
张良思忖片刻后答道:“秦军陈兵邺城显然是为了进攻我齐地,不得不救!”
“但是在下以为,秦军主要目的并非进攻齐地,而是为了解救常山国。”
刘邦皱眉道:“先生的意思是......秦军是想师从孙膑,打一招‘围魏救赵’?”
“正是如此!”
这时樊哙上前道:“既然如此,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回援齐地,一路继续攻打常山国!”
刘邦点头赞成,“只要我军持续猛攻常山国,孤想暴秦必救常山国,只要暴秦分散兵力救援常山国,就没有足够兵力攻击我齐地!”
“呵!呵!”刘邦冷笑两声,“韩信想要重演‘围魏救赵’,可惜他不是孙膑,孤也不是庞涓!”
张良却皱眉叹息,“汉王分析自然有道理,只是比较冒险!”
冒险确实是冒险,众人都知道,按照刘邦的战法其实就是孤注一掷,简直可称之为赌徒对赌!
暴秦的筹码是常山国,而汉国的筹码是自己的大本营齐地。
这样说来,输不起的是刘邦,而非暴秦。
张良又道:“为保险起见,樊哙将军可率三万大军回援齐地。与此同时,临淄守将周勃可率守军三万主动出城,向北奔袭邺城!”
“如此六万大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想那集聚邺城的数万暴秦军必定撤退!”
“好!果然是秒超!”樊哙首先抚掌称赞。
“有子房先生在,我军安矣!”夏侯婴也深表赞叹。
刘邦想来想去,这确实是最佳应对之策。
事不宜迟,樊哙率三万大军火速南下,刘邦带领剩余的七万人继续向常山国都城襄国城进军。
当然,攻击兵力一下子减少了三成,张耳的阻截压力也减少甚多。
第三日凌晨,樊哙三万大军抵达真定城地界,前面再过八十里就是邺城了。
但是要想抵达邺城,必须经过一道狭窄隘道,就是大清隘道,此道一边为山,是为小清山,一边为河是为大清河。
隘道蜿蜒曲折,足有十五里之长,出了隘道后即为一马平川,数个时辰即可抵近邺城。
大军来到隘道口时已经是子时半夜,樊哙下令全军停下脚步歇息半日。
说真的,前方战事紧急,且敌军就在眼门前,大军本不该停留。
但是樊哙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奚涓,就是被秦军打了伏击战而身死沙场,现在又是一道隘口,同样也是晚上,他可不想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
等到第二日天明,樊哙要率军过隘口,虽是晴天大白日,但樊哙还是小心为上。
他思考半日后终于想到理想通过隘道的办法:可将三万大军分为前后两个大队。
两个大队前后行军,中间相隔十里地。
首先由前队进入隘道,快速通行。等到前队前头队伍出隘道口后,后队再进入。
如此前队进入隘道遇到伏击后,后队可支援。后队如果遇上伏击后,前队亦可掉头回援。
总之,不给秦军一次包圆伏击的机会!
一切安排妥当后,樊哙自认为万无一失,下令全军向隘口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