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我画大饼养活了一座城
作者:狂嬷嬷 | 分类:古言 | 字数:83.8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5章 亩产千斤
“在下确有此意!”苏豫章道。
“那实在是太巧了,家师有事离开,如果先生早一些来凉州,或许还能见上一面。”
离开了?这么巧吗?
苏豫章目光如炬的对上近处的少年,后者眼神清澈,没有任何奸诈之色。
苏豫章阅人无数,在看到这般有灵气的少年时也难以想象对方在诓骗于他。
“不知先生所说的能亩产千斤的作物是何样貌,在下还真的有些好奇,毕竟家师呕心沥血才培育出亩产五百斤的麦种,这亩产千斤之物简直闻所未闻。”
听到这话,苏豫章笑了笑。
“东西我没有带在身上,但是洛小郎君有兴趣,我们不妨约个时间。”
“没问题!”洛九霄道。
两人后续谈了一些关于洛家村经营的情况。
洛九霄发现,苏豫章此人不仅见识深远,而且为人通达,不知不觉就又聊了一个时辰。
随着太阳落山,西边的天空浮现出火海一般的云霞,苏豫章也离开了洛家村。
“先生如果回城,可以坐上我们洛家村往返的马车。”
苏豫章一口答应,只以为是普通的马车,当他看到外面至少是寻常马车三倍大,而且由四匹马齐头并进拉着的豪华车厢时,竟不知该用什么表情面对了。
而当他知道这马车还有五辆,每天都往返于城郊各处,负责送饭,送人,运货,沟通信息等事时,不由得为洛家的缜密心思赞叹。
往返信息无遗漏,这是许多世家都无法做到的事。
很少有人会花费心思在这上面。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觉得这对洛家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洛家有工坊,造车之物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赶车之人也都是村民,不需要支付钱财,只要记录积分即可。
也就是说,洛家在这凉州城,如果想做什么事,不缺人也不需要钱财。
当真是好算计!
苏豫章坐上马车的时候,更是明显感觉到了这辆马车与普通马车的不同之处。
洛家的这辆车虽然也有轻微的颠簸,但是驾驶起来比普通马车要强上太多。
“我们郎君惜才爱才,说我们这些流民都是各地逃难而来,天灾人祸之下,背井离乡才沦落到了这般境地,这也都是人所不愿之事,所以便开设工坊,让有某方面才能之人在里面制作马车,水车,农具等物……”
“先生第一次坐这马车是不是感觉有所不同。”
苏豫章听着赶车的车夫用崇拜和得意的语气提起洛小郎君,不由得赞叹对方这一手收买人心的举措极有远见。
马车缓缓前行,路上还遇到了一辆制式相同的马车,一看就是洛家所出。
抵达凉州城的时候,看着城门口守将对着车夫点了点头,也没有查探就放行,更是让他明白,凉州城上上下下都对这位洛小郎君极为推崇。
“先生,这城门不方便进,接下来的路就只有您自己前行了!”
车夫恭敬的说道。
苏豫章跳下车拱手作别,就算车夫不提,他也不想坐着马车进城,一来招摇,二来,他的身份也不适合表现出与洛家过于亲近。
苏豫章身姿轻盈的向前走去,转身间却看到那车夫也下了车,但是腿却一跳一跳的扶着车上把手之物费力的爬上去。
那儿马儿也极其听话,几乎一动不动。
看着车夫衣袍处露出来的一部分空荡荡的裤管,千言万语都卡在了喉中不上不下。
苏豫章不知道自己此刻是怎样的情绪,当他看着车夫笑容满面的调转马车随后扬起鞭子离开的时侯。
整个人心中都充斥着一种极为复杂的感觉。
似憋闷,似震撼!
洛家村竟然收留残疾之人,而且还给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轻省活计!
这在整个大楚,甚至于他曾经游历过的其他国家都是难以置信的事。
任何人,一旦残疾,便几乎失去了尊严。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世道如此,不需要任何言语反驳。
不管是做农活,还是给人看家护院,又或者做各种买卖,都会找一个体格健全的人,而不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之人。
苏豫章的思绪突然回到了在洛家村时,他和黑鸦在洛家村里行走,就看到一些行为怪异之人。
刚开始他还没有在意,因为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校场中武功高强的少年人,以及神秘的工坊上。
现在想来,那些人或走路极为不协调,或一只手在拎水取物,或张望半天寻寻觅觅。不是身体有疾还能为何?
如果洛家果真奸滑,还能做到收留那些残疾之人吗。
苏豫章心中刚确定下来的想法开始崩塌。
他缓缓转过身,走进城去,直到热闹的街道充斥着各种香气十足的味道,苏豫章才迈开步子,向府衙而去。
今天发生了太多的事,他回去以后要好好消化一下。在与洛家交易之前,他一定要想明白某些重要的事情。
夕阳西下,田间耕作的人也开始收拾农具准备回往洛家村。
劳累了一天,他们却不见半分疲惫,眼里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郎君可说了,他们接管的土地在收成之时,都会按照银钱折算积分给他们,当然也可以兑换成粮食。
依照现在的世道来说,没有什么比手中有粮更让人感觉安心的了。
此时的官道上,沿途走着一群人。
这些人大概有十几个,都穿着破烂衣服,看上去与乞丐无异。
为首的两个人脏兮兮的头发挡住了一半的脸颊,让人无法看清真实的容颜。
“二哥,我们快到凉州了!”一个男子兴奋的说道。
听到这话,身旁的男子明显看了一远处若隐若现的城池,顿时明白自己的三弟为何会如此高兴。
他们走走停停,有时候又要想办法得到粮食,持续了十多天才来到了这里。
晚到了半年有余,也不知道母亲和孩子们如何了?
心中有忐忑,有担忧,更有愧疚。
总之,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
凉州!他们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