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北风南吹
作者:拾之扒玖 | 分类:历史 | 字数:28.6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3章 学宫与书院,儒家论大道
混乱的战争遍及天下,却也有那么几处地方没有天灾人祸,那就是中原的三圣之地,这三圣地分别是大齐王朝临淄皇城外的稷下学宫、魏国境内的颍川学宫、大楚王朝郢都学宫。
三学宫、九书院,这就是儒家位列百家之首的根本所在。这十二座书院乃是儒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为各国培养人才,治理地方,儒家学说也渐渐地被各国接纳采用,久而久之,儒家竟然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百家失衡,自然就要掀起战端。
东洲大陆历史上关于百家的纷乱一共有三次,然而这些百家学说相互争论,但最终也只有十二家成为学派流传至今,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工家、医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以及杂家。后来又有佛门从西极流传而来,成为第十三家学派——释家。
在这十三家当中,儒家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派,不仅仅在中原影响广大,就连四方蛮夷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儒家学派的影响。因而儒家拥有三大学宫、九大书院。
三大学宫乃是稷下学宫、颍川学宫、郢都学宫,九大书院分别是天都书院、武州圣院、咸阳书院、蜀中书院、鹿门书院、曲江书院、幽云书院、阜阳书院、金陵书院。这些书院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各大王朝的都城,也有的在诸侯国的境内,可以说儒家的影响遍及天下。
儒家的势力如此强大,但派系也同样不少,同道家一样分为六个派系,顾荀孟三派和孔颜曾三门。儒圣顾道海、亚圣荀夜羽、宗圣孟子尝乃是三大学宫之主,而至圣孔泽明、复圣颜文卿、述圣曾冉道三人乃是武州、阜阳、金陵三大顶级书院的院长。
这六人可不仅仅是学问高,武艺也是儒家最强,儒圣顾道海乃是儒家第一高手,实力更是达到了大宗师巅峰,而其余五人也都是大宗师后期,除此之外儒家还有诸多大宗师,这才是儒家坐稳百家之首的底气所在。
战国历三百六十九年七月初一,这一天各大王朝及诸侯国相继罢战,厉兵秣马,准备一月后再度开战。因为这段时间乃是儒家召开大会的时间,凡是儒家弟子,只要没有出仕,仍在学宫书院中学习的弟子都可以参加这场盛典,通过这场儒门论道来打响自己的名气,至少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让各大诸侯国来征辟,不至于从底层做起。
“今日乃我儒家第十三场论道大会,凡是未曾出仕的儒家弟子皆可上台论道,但韩某也有言在先,若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就不要上台丢脸贻笑大方了。”儒门论道已经举办了十二场了,而这一次的地点又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大齐王朝稷下学宫。
“看到没,台上的这位就是稷下学宫的通明先生韩元白。”风寒泽不远处的一位儒家弟子低声说道,没错,风寒泽也来参加了这场盛会。毕竟燕北王府初次建立,自然是要抓住一切招揽人才的机会,六月初三回到燕北道之后,风寒泽就乔装秘密南下,前来参加这五年一次的盛会,各方势力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六月十五之前就已经停息战火,没打完的也在七月之前结束战斗。
儒门弟子论道可不仅仅只有儒家和各方势力感兴趣,就连百家之中的其他学派也都感兴趣,纷纷派人前来观摩。道家魁首青莲居士、墨家魁首墨柏、法家魁首公孙衍、兵家魁首孙战秉、名家弟子公孙龙、工家魁首刘烨、医家魁首端木熙、农家长老卢云、纵横家弟子苏英、阴阳家魁首诸葛信以及杂家魁首吕蒙亚,除却名家魁首百晓生尚在被追杀之外,其余学派魁首尽皆到齐。
“小生不才,愿意第一个上台,请各位指正。”韩元白下台之后半时都没有人敢第一个登台,韩宜修实在是看不下去,因而果断上台,准备第一个开讲。风寒泽远远注视着,面目有些惊讶,这上台之人竟然是一位宗师高手,内力醇厚,气息绵长,心叹道“儒家底蕴果然强大”。
“在下颍川学宫韩宜修,今日便说说这天下大势。小生看来,天下处于纷乱,若想平息战乱,天下一统,非短时间可为。天下各国当中,有实力一统天下的非七大王朝莫属,然而七朝当中,大燕王朝分裂为四,难以一统,武朝亦有藩王作乱,五指难以成拳,百越偏安一隅,无一统之心。因而在下认为,天下一统,当是大秦、大楚、大齐三朝。”韩宜修侃侃而谈,一众弟子若有所思。
“学生反对。”没过多久便又有一人上台说道:“百越、大燕之劣显而易见,西蜀有群山阻隔,更无一统之力。大楚虽实力强大,但有百越拖延,无法北上。大秦虽强,但有戎狄之祸。一统之国,当是大武、大齐。”
“呵呵,我曾以阴阳秘术推演天象,帝星一分为二,一在西方,一在东北,又怎么可能会是大武、大齐呢。”听完两个儒家弟子的言论后,阴阳家的一名弟子说道。
“阁下既然是阴阳师,那自然知道现在的天象归于混沌,难以推演,难不成你阴阳家的《六爻纳甲》还要高于我儒家的《紫微斗数》不成。”韩宜修当即反驳道,一众大佬任由晚辈交谈,他们自端坐在前,不闻不问。
“儒家的《紫微斗数》又有什么了不起的,推演天机还得是我道家的《大六壬》和《太乙奇数》最为合适。”道家弟子此时也下场说道。
“那你道家又推演到了什么?自去年天地间灵气大增,天象便归于混沌,我儒家圣人顾夫子最后一次以气血推演,才得知帝星方位,天下人尽知。自那之后,天象混沌,再无推演可能,你拿我儒家的成果来反驳儒家言论,何其荒谬?”韩宜修当即反驳道。
“好了,这等事就不要再提了,你等也不要再言大势,说说其他吧。”此时通明先生韩元白插嘴说道,这件事才算是落下帷幕,儒家弟子又继续论道,针对自己的擅长来讲述,一时间风寒泽也发现了不少优秀子弟,也抛出不少橄榄枝,可惜燕北王府的实力太弱,大多数儒家弟子都不太看得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