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作者:日享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56.6万

第31章 沐府风云2

书名: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作者:日享子 字数:2845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4:38

而这些义子中,除了李文忠,

沐英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

年少时的沐英成长很快,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沐英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

12岁的时候,就已经随军出征,

而到了18岁的时候,沐英已经开始担当军事要任,逐步成长为了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出色的将军。

沐英26岁的时候,被授于了镇国将军一职,任大都督府佥事,

27岁再次高升,就任大都督府同知,

此时的大都督府是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军事指挥中枢,掌天下兵马,

由此可见,27岁时的沐英已经成为了军中位高权重的人物。

此后的沐英,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之中,

先后跟随蓝玉、徐达等大将,帮助朱元璋南征北战,

也正是因为有了沐英的随军出战,

朱元璋才对这些大将信而不疑,

毕竟一旦这些将军有所异动,沐英则会第一时间向朱元璋传达消息。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37岁的沐英跟随傅友德和蓝玉两人率兵三十万征讨云南,

元末云南梁王巴匝刺瓦尔密兵败后投滇池自杀身亡,明军平定云南!

云南平定之后朱元璋下达诏书,

“朕荷上天眷佑,海岳效灵,祖宗积德。

自即位以来,十有五载,寰宇全归于版籍。

惟西南诸夷为云南梁王所惑,恃其险远,弗遵声教。

特命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副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率甲士三十万。

马步并进,征彼不庭。大军既临,渠魁尽获,云南已平。诏告天下,臣民共知。”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

傅友德、蓝玉班师回南京后,

明太祖朱元璋封义子沐英,为西平侯,领军3万镇守云南。

需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让沐英世镇云南的念头,

他告诉沐英,

“抚绥平定,当召尔还”。

明军主力27万大军撤走后,偌大的云南之地,只有西平侯沐英统领得3万大军镇守,

当时的云南境内,除了叛服不定的蛮夷之外,最大的威胁便是位于西南方向的麓川王国。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

麓川国主思伦发,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对位于今云南玉溪境内的定边府发动猛攻。

此前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在准备对麓川国用兵,但那时明军主力尚未集结完毕,

危难时刻,西平侯沐英率领麾下三万骁骑,昼夜强行军十五日赶到定边府。

这一战,沐英不但创造性地发明了“三段式”火枪射击阵型,而且以一当十,

三万云南沐家军,大破麓川国三十万军队。

此战奠定了沐英在云南的地位,

但也从侧面证明了,

第一代西平侯沐英,当时能够调动的军队人数不过三万人。

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西平侯沐英,于昆明筑砖城,正式开创云南西平侯府。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

西平侯沐英,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云南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

平定云南麓川之乱后,明太祖朱元璋就让西平侯沐英,继续留在这块极易发生动乱的地方。

之后的十余年间,

西平侯沐英及其长子沐春在云南大兴屯田练兵,

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整个云南沐家控制下的兵力达到了30万。

于是同时,父子两代人,还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了边疆,并数次平定当地的叛乱,让云南成为了大明朝最为放心的地方之一。

沐英不仅军事才能卓越,而且为人也是忠义为本!

在沐英经略云南的第二年,即洪武十五年八月,发生了一件让沐英痛不欲生的事情,即他的养母马皇后病逝了,

沐英听闻之后,悲伤到咳血,

对于沐英来说,这位养母马皇后的养育之恩,是沐英一辈子都铭记在心的恩德。

沐英45岁的时候,去京师朝见朱元璋,朱元璋对其大为褒奖,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三年之后,即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五月,

明廷再次发生了变故,

这次变故远比马皇后去世要大,因为太子朱标病逝了。

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长子和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两人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

沐英与朱标,两人是从小一同长大,虽然不是亲兄弟,但关系却特别要好,

朱标一直把沐英当作自己的亲哥哥看待,

而从小失去双亲的沐英,也把朱标当做自己的亲弟弟看待,

可以说沐英统领下的30万强大的云南沐家军,就是太子朱标最强大、最忠诚的属下!!!

当年靖难之役时,如果沐英没有提前病死,

那即使燕王朱棣靖难起兵,也一定不会是身经百战沐英的对手。

正是因为第一代西平侯沐英的病故,

之后的第二代西平侯沐春和他的弟弟第三代西平侯沐晟,

两人和建文帝朱允炆的关系,并没有沐英和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深厚感情,

因而面对燕王朱棣的靖难起兵,

当时第三代掌握30万西南沐家军的西平侯沐晟,才在燕王朱棣的暗中拉拢下,选择袖手旁观。

正是沐英的提前病死,才成就了永乐大帝朱棣。

回到前文,

太子朱标之死,让沐英更加伤心欲绝。

之后没有多久,沐英便因为悲伤过度而在云南去世,年仅48岁,

沐英的灵柩被运往京城的时候,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亲自迎接。

沐英死后,明太祖朱元璋不仅破格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还在当年十月,让沐英长子沐春袭封西平侯并继续出镇云南。

沐英有子四人,

分别为长子沐春,次子沐晟,?三子?沐昂?,?四子沐昕!

长子沐春,为正妻冯氏孙生,

次子沐晟,?三子?沐昂?,?四子沐昕,为继室耿氏。

其中嫡长子沐春,生于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字景春。

他的母亲是大明代开国功臣,郢国公冯用的嫡女,宋国公冯胜的侄女,

妥妥的大明朝、名门豪族官二代出身。

沐英的正妻冯氏,生长子沐春时难产而亡,死时二十一岁。

那时沐英正领兵在外出征,其长子沐春被从小抚养于外祖家冯家。

根据《罪惟录》记载,冯氏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沐英曾经临幸一名侍女,这名侍女怀有身孕后,被冯氏“重刑堕胎”。

冯氏死后,沐英娶了继室耿氏。

耿氏是大明开国功臣,驷国公耿再成的女儿,长兴侯耿炳文的妹妹。

耿氏生有三子,分别为沐晟、沐昂、沐盺。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云南西平侯沐英死后,其留下的镇守云南西平侯的位置,由其长子沐春继承,

此时沐春,已经29岁,

他从少跟随父亲沐英征讨,文才武勇有其父之风,

沐英死时,沐春已经积功被授于后军都督府佥事。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袭封西平侯,接替其父沐英继续镇守云南。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沐春率军平定越州土司阿资之乱。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刀干孟驱逐麓川宣慰使,发动叛乱,沐春以征虏前将军总督滇、黔、蜀军征讨,大破其军,威震西南诸蛮。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沐春病逝于军中,年仅三十六岁。

第二代西平侯沐春,镇守云南七年,

先后讨平维摩十一寨、越州阿资、宁远刀拜烂、广南侬贞佑、麓川刀干孟等部叛乱,

维护了西南边陲的安定;又大兴屯田,开凿池河,颇受官民爱戴。

如果说第一代西平侯沐英,开创了云南的沐王府,

第二代西平侯沐春,发展开拓了云南沐王府的势力,

那第三代西平侯沐晟,则是云南黔国公沐王府真正的奠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