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奴本惊华

作者:九月的风S | 分类:古言 | 字数:45.5万

第195章 当堂对证

书名:奴本惊华 作者:九月的风S 字数:2159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6:39

接到二皇子的眼神暗示,兵部尚书又开口,“皇上,臣不敢妄言,此事千真万确,若众臣不信,正好,那齐知州亦在京城,让他殿前回话,一问便知。”

听到这个的太子险些晕倒。

瞟见脸色泛白的人,二皇子脸上隐透着得意。

事已至此,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帝也只等将齐云灏召来当堂对证。

时间一点点过去,殿中的太子从未有过的煎熬和恐慌。

齐云灏定然痛恨他夺人一事,一旦有机会必会报复于他,像是有把尖刀立在头顶,正在缓缓落下,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得等死。

一想到今日自己难以全身而退,此刻呼吸都觉得困难。

相较他的不安,二皇子一脸轻松,与岳丈相视一眼,两人会心暗笑,这大明国从今日起,就要变天了。

又一刻后,宫人禀报齐知州已到殿外。

听到这声,太子身形微晃了下,皇帝让人殿前回话。

齐云灏走进大殿朝龙椅上的天子叩拜。

“齐爱卿,方才兵部尚书上奏,你为救未婚妻求助于太子,太子以让你解除婚约为条件答应帮忙,可有此事。”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大殿。

彼时,满朝文武皆将目光落在齐云灏身上。

众人心知,他的回答将决定太子命运,甚至是明国未来之主的决定。

太子耳边嗡嗡作响,心跳到嗓子眼儿,第一次感受到何为灭顶之灾,身体虚晃的不知身在何处。

“回禀圣上。”齐云灏拱手一礼,从容的人稳稳道:“此事———子虚乌有。”

话落,大殿内鸦雀无声。

二皇子和尚书脸色立马沉了下来,拧眉看着说话的人。

太子一个激灵,猛然清醒过来,对于这个回答意外又惊喜。

皇帝眉心一动,冰冷的脸上微微缓释了些。

“你胡言!”兵部尚书面含怒容,“大殿之上莫要颠倒黑白!”

齐云灏依旧风轻云淡,“大人这话说的奇怪,微臣实在不明。”

“是啊”丞相开口道,“佟尚书弹劾太子,并要求齐知州前来问话,现齐知州已亲口证实,太子实乃清白,这还有何问题。”

“你们明明已私下达成协议!”尚书愤慨着。

“此言差矣!”丞相反驳道,“佟尚书也说了,此事是太子与齐知州私下达成协议,即是二人之间的往来,如今当事两人都亲口否认,此事已经很清楚了。”

“你敢说你没去过太子府!”佟尚书不依不饶的朝齐云灏质问,“有人曾亲眼看到你两日前进过东宫。”

“微臣是去过。”齐云灏平静道,“且也曾向太子求助。”

“那太子是如何回应的?”皇帝开口。

“回皇上,殿下说:君王英明贤达,此事自会拿出决断,我等听从圣意便是。”

太子闭上双目不动声色的长出了口气,心里压着的石头终于挪开,再睁开眼睛时,眸底涌动的波光泛着丝丝惭愧。

“只有这些?”佟尚书不服气的追问。

“那不然呢?”齐云灏纳闷儿道。

“你们!”佟尚书气急败坏,“太子对柳御史青睐已久谁人不知,怎么可能没提!根本就是”

“所以殿下说了”齐云灏打断对方,“就是因此,为避嫌,他更不好插手此事,故回绝了微臣。”

兵部尚书气的脸色涨红,“一派胡言!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佟尚书!”太子一声呵斥,“事情已经说清楚了,你这么胡搅蛮缠居心何在!”

撞上储君的眼神,佟尚书气势当即缩了一截,避开那道目光,强撑着精神,“可若没有,为何这两日不少大臣都为柳御史说情。”

丞相不屑的瞥了对方一眼,“柳御史巡视江南官场,将当地勾结官商一网打尽,不负皇命,完成了两任钦差未完成的使命,令我等须眉男子汗颜。”

“念及功劳,虽眼下背负官司,且那案件又扑朔迷离,事情没清楚前不管怎样也不能粗暴杀之,又是一弱女子,我等老臣心存怜惜故上请天子,不过是希望皇上能多留她些时日,这有何不可。”

“正是此理”许阁老开口,“这些时日朝堂争议之事无外乎就是此案,多少臣子先后上奏,本就是寻常之事,要以此定论未免牵强。”

几位太子的追随者也站出来附和。

尽管各自都清楚此事确实是太子私下授意,但这种时候,面对二皇子一党之人,他们自然是坚定不移的维护自己主子。

于是纷纷澄清为柳诗求情是自己的意思,与太子无关。

这情景让佟尚书惊愣不安,看了眼神色清冷的齐云灏,又看了看眼含愠怒的太子。

意识到自己此番栽了跟头,当下局促凌乱。

鼓起勇气朝御座上的人望去,待看清天子阴沉的面容时,膝盖一软,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皇上!臣,臣也是道听途说,所以,所以才.....皇上恕罪!”

“道听途说之言,轻易拿到大殿上言说,指责当朝太子?”皇帝清幽的声音透着不满。

佟尚书重重扣首在地。

皇上又转看向自己儿子,眼中晦暗不明,凝神了片刻,“方才是朕错怪太子了。”

“儿臣不敢”太子恭敬道。

随后皇帝又对兵部尚书斥责了几句,后让他退下,二皇子愤恨的一口牙几欲咬碎。

齐云灏始终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

被唤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此事,据说天子震怒,言外大有废太子的意思。

他此番选择帮助太子‘作证’,实则也是因为他对大局看得清楚。

太子是中宫嫡出,皇上唯一的嫡子,也是皇上最器重最宠爱的儿子,这次的事情,即便他没替太子作证,相信以皇帝对太子的宠爱,就算生气也不过是一时,加上太子在朝中有那么多的重臣拥戴,废太子哪里那么容易。

前有君王宠爱,后有朝臣支持,太子只要不是谋逆天条的大错,皇帝最多不过小惩一下,动摇不了储君之位的。

他终将是明国下一任的君王,既如此,何必与之对着干,还不如卖他个人情。

另外,皇帝定也希望他能为太子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