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正红
作者:艾搭不理 | 分类:都市 | 字数:82.6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1章 烫脚
按理说这个时代住宿要查身份证和结婚证,没有的还需要开介绍信,要不然景区派出所半夜会查。不过这姑娘一看就不是咱当地的庄稼,估计也没地方开介绍信去,所以宾馆也就懒得查了,只是简单的登记了下姓名就通过了。
“住宿费一百二,加上押金,一共二百块钱。”
很明显这个价格是面向外宾的,正常人住宿也用不了这么多。鲁中地区收入低,平均工资才二三百,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于正常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给你。”
张强很少住宾馆,也不了解行情,没多想就给了,最近加油站红火,这点钱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是您的钥匙,请收好。床头有电话有什么事可以跟前台联系,明天五点准时叫醒您看日出。”
前台见他掏钱的时候一点犹豫都没有,就知道这是个大主顾,态度立马好了起来。在山顶上住宿的都是想第二天看日出的,宾馆都提供叫醒服务,如果客人睡过头就尴尬了。
“好的,有个脸盆吗?”
此时还没有磁卡,都是用钥匙,这会稍微上点档次的宾馆都用球锁了,免得交房的时候再四处找锁头。
“房间里有。”
宾馆为每个房间配备了脸盆,不过都是循环使用的,说是消毒,也只不过是用加了消毒粉的水冲一遍,其效果约等于没有!
“我要新的。”
张瑞就有脚气,所以张家一直都把盆子分的很清楚。
“新的需要花钱。”
宾馆都有新的,不过这个得多花钱。
“没事给我一个新的,床单被罩也给我换新的,再给我拿两双新拖鞋。”
张强可不希望穿别人穿过的拖鞋,万一有脚气就麻烦了,这个时代住宾馆很容易染上各种毛病。
“好的。”
前台知道这家伙有钱,挑了套新的递给他。
“您需要这个吗?”
前台拿出一盒计生用品来,虽然不知道计划生育管着管不着外国人,但是架不住这玩意利润高。
“退房的时候一块算吧!”
张强一把将计生用品揣进兜里,他还真没想过这茬。转头瞥了一眼丽莎,人家姑娘早就尴尬的将脸扭到了一边。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谁还不明白这个!
房间贵自然有贵的道理,这大晚上还能看到山下星星点点的灯光。
“先休息一会,等会洗漱早睡觉。”
随便在天街吃了点东西,两个人就回到了房间,现在虽然已经六月中旬了,但山顶外面还是挺冷的。
“嗯。”
丽莎有些紧张的把头扭向窗外,刚才张强卖计生用品的时候,她可是全看到了,难道他真的想?
“来烫烫脚。”
张强到锅炉房打了一壶热水,这会还没有提供热水的管道。
“烫脚?”
丽莎有些不明白。
“来,我教你。”
张强把她的鞋子跟袜子脱了,今天爬了好几个小时的山,丽莎袜子有些潮湿。
“好烫!”
丽莎刚把脚放进盆里,就被烫了一下,连忙把脚抬了起来。
“别动,一会就舒服了,否则明天会脚痛。”
张强按住她的双脚,不让她抽出来,这时候把脚拿出来就前功尽弃了。
“真的好烫!”
丽莎真的不敢再把脚放进盆子里了。
“一块烫吧!”
张强也把脚放进盆里,丽莎的脚踩在他的脚背上,这样的温度还可以忍受。
“你没有脚气吧!”
张强明显犹豫了一下,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稀奇古怪的病也传了进来,这让他不得不防。
“脚气?什么意思?”
从来没有人跟丽莎说过脚气这个词语,所以她听不明白。
“Beriberi.”
张强还真不知道脚气这个单词怎么说,不过他提前有准备,包里随时备着一本汉英词典以方便查阅。
“没有!”
丽莎听明白了,连忙否认,不论哪里的姑娘都不会承认这种事,很尴尬的好吧!
“水凉了,再加点热水!”
张强等她适应了这个温度,又在盆子里加了点热水。张家烫脚的时候一般会在旁边放一壶热水,随时往烫脚盆里添加,这样可以保证盆里的水随时都烫手。这个时代的水虽然不值钱,但是煤炭可不便宜,几个孩子一人一烧壶水得用不少炭呢!
“好烫!”
丽莎连忙把脚踩到他的脚上,一连几次踩的张强的脚背都红了。
“我把你的袜子一块洗了,挂窗户外面,明天早上应该能干了。”
等到两个人烫完脚,张强放在一旁的袜子也被丽莎溅出的水打湿了,正好一把水揉出来,山上风大,没一会的功夫就能干了。
“谢谢!”
丽莎有些无语,这家伙拿起她袜子的时候竟然还闻了一下,是怕自己真有脚气吗?
收拾好东西,两人面对面躺在一起,现在睡觉还有些早,不过在山上也没啥娱乐,只能早点上床了。
“早点睡觉吧!”
这会还没有后世那种两米的大床,所谓的大床也不过一米二宽,两个人面对面躺在床上就已经靠的很近了。
“睡着了吗?”
张强发现自己不论怎么闭眼都没有一丝睡意,一个火气正旺的小伙子跟一个姑娘躺在床上能睡着了才有鬼!
“没有。”
丽莎觉得自己的心脏砰砰跳,不论哪里的姑娘,第一次碰到这种事都会紧张。
“你的家乡什么样?”
张强只好没话找话说,电视上都说美国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和大工厂,不知道堪萨斯这种乡下是什么模样。
“我的家乡在一片大草原上,最近的邻居都有五英里那么远,家里人平时就是种地和放牧。”
自从印第安人热情的“让出”草原之后,堪萨斯就成了美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他们在养活了大半个美国之余,还获得了”乡巴佬“的美誉。
“这不跟内蒙差不多吗?”
“内蒙古?应该差不多吧!”
丽莎在来中国之前也查阅过资料,对各省的经济和生活习惯有了大体的了解。
“你们也住蒙古包?”
“蒙古包?我们住小木屋。”
丽莎对蒙古包的理解就是圆形的大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