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历史 | 字数:132.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32章 映霞
苏正德想了想,“我原本以为土豆在花城最多能得五百斤左右,现下却上了八百,并不比博阳差多少,应该能种。”
他没说今年因为佃农都没种过,手法有些生疏,还浪费了不少土豆种,否则产量应该还能高些。
苏惟生见滇池王皱起了眉头,“要不秋土豆咱们少种些?这样就算最后产量不尽如人意,也不必再愁明年的种子。”
滇池王低声跟属官们商议了一会儿,最终下了决定,“拿出一半来吧!”
他看向苏惟生,“另外双季稻和土豆红薯推广的事,君远你提前想一想,等秋收完,得拿出个章程来。”
苏惟生点头应了。
滇池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父子当真是花城的福星!”
这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苏惟生心下好笑,“若无王爷毫无保留的信任,何来今日的高产?”
好事成双,就在七月里收了红薯,发现亩产与土豆差不多,花城上下都因此而惊喜的时候,苏惟生又收到了来自何轩的好消息。
等何轩一行人回到花城,苏惟生就让匠人师傅们带着织工投入了工作。城南那几名舞姬也被叫过去帮忙。
第一批成品出来已是秋收过后,晚稻和秋土豆都已种进了地里。
这批成品色泽光洁、质地良好、图案庄重、色彩炫丽,连滇池王都不得不说一句,“这两成干股花得值!”
众人议论一番,最后将花城织造坊织出来的锦绸命名为“映霞锦”。
苏惟生给滇池王出了主意,将大部分映霞锦分别赐给花城大族以及滇池首辅的李巡抚等官员,春城那边是罗长史亲自带人送去的。
剩下的几匹则每日拿出来摆在花城织造坊外头,吸引了无数花城人前来参观——
映霞锦虽然无法与蜀锦和云锦相比,却是花城、不,滇池本地有史以来织出的最精美的锦缎,如何能不令人称奇?
滇池王问,“君远这是在钓鱼?”
他可让人留意了,过来观赏的除了商家,还有汉夷平民。
苏惟生笑了笑,“自然。眼下的织造坊不过是个雏形,往后不止需要织工,养蚕漅丝、种桑的也得跟上,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花城地方大,如今咱们手上粮种有限,将双季稻和土豆红薯全面铺开怎么也要几年的功夫,就是全面铺开了,也还有不少山地能用来种桑。”
“要提高百姓们种桑的积极性,自然得让他们看到前景和利益。而且这活计和技艺就摆在那里,百姓们能主动参与自然最好。”
“不错,不错!”羽先生捋着胡子道,“除此之外,老夫还让人打听过,那些商家不止有花城本地的,还有春城的。想必李巡抚这些天没少让李夫人打头,向春城的女眷展示这映霞锦。”
“不止哪!”何轩道,“已经有好几位商家找上门向苏大人询问订货的章程了,说是打算拿到铺子里看看好不好卖。”
罗长史含笑道,“蜀锦云锦浮光锦的确好,却有价无市,就算织造局那边流出一部分,也只有少数人买得起。咱们这映霞锦论质地花样远超原来的平绸,价格么……”
他反应过来,“价格还没定吧?”
苏惟生摇头,“还没有,不过这头一批货的成本我跟何同知算过,人工、生丝、绣样、织染……折算下来,每匹的成本在三两左右。”
羽先生一脸惊喜,“若果真如此,就算每匹卖个四两银子,咱们也有得赚哪!”
罗长史打趣道,“看来先生不太会做买卖啊!”
羽先生反应过来,“老夫不会,花城有人会就成!”
要说做买卖,在座的人谁能比得上何家、任家等商户?
滇池王沉吟道,“只是如若将映霞锦出给商家在大魏境内售卖,船队那边又怎么说?”
何轩忙道,“这无妨,家中船队还未归,就算回了博阳,且得过些时候才到春城码头呢,不必急于一时。”
“家父的意思是,到时候先匀出一条船装花城的土产,运到新罗大食等国看看销量如何,如若卖得好,再加量也不迟。”
滇池王望向苏惟生,“那炒茶的事儿,是不是得先安排上了?帖子已经发了出去,有意参加的人眼看着就要到花城,总不能到时候无茶可用。”
苏惟生想了想,“下官回去就嘱咐家父。只是咱们自己的茶园怎么着也得明年才能收,今年的话……我记得苗人和裕族的山上有不少野茶,王爷和羽先生也尝过,炒制出来的味道还不错。”
罗长史道,“没人打理的野茶能有多少?炒制出来最多几十斤,何老爷既然打算专门抽一条船出来,怎么着也得装满吧?要不让任家和关家再匀些出来?他们那茶园也有些年头了。”
苏惟生道,“也不是不成,就是织机这事儿上已让他们各家出了五万两银子,连茶叶也白要,怕是有些说不过去。”
“这样,”滇池王思索片刻,“最后卖茶得来的银子再拿出一成让他们几家平分。要不是有君远的方子,茶叶放在他们手里本也不值钱。”
“这次买织机他们的确出力不少,往后织出来的映霞锦他们若想拿到花城外的铺子里去售卖,进货价给便宜一成。”
苏惟生觉得也不错。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说了,只出不进,换了谁心里都不会平衡,况且这还不是头一回。
早些年滇池军粮饷不足的时候,滇池王定然没少从几家讹银子,这几家的根虽然在花城,却也联姻了不少滇池其他州府的大族,虽然碍于滇池王的“淫威”不得不忍气吞声,但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花城的和谐。
“王爷,不如再给他们个恩典吧?”
滇池王端起茶盏,“你说说看。”
苏惟生道,“不如请王妃给这几家的未定亲的子女做一做媒?据下官所知,任、关、周三大族和原、封等次一些的家族中都有待字闺中的女儿,滇池军也有不少年轻有为的将领尚未娶妻。”
“军中本就没什么女子,像阿畅的弟弟阿绅、阿坤这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少年公子,与几家的女儿也还算相配么。若联姻成功,往后就算让任老爷等商家资助滇池军一二,有自家女婿在,也好说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