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 分类:都市 | 字数:51.3万

第19章 牛刀小试

书名: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字数:2830 更新时间:2025-02-07 02:07:25

游历一圈回来,开学的时间也更近了。

如此丰富的游历,等不到和同学显摆,爷爷奶奶和老妈,就成了女儿倾诉的对象。

就在女儿喋喋不休的讲故事的时候,老杨的资料传过来了。

不愧是财大气粗,连一颗螺丝都指定了品牌。

当然,这对外行来说,看到的是麻烦,对内行来说,看到的是利润。

路边小食店来几个人吃饭,他们就是敞开肚皮吃,最后结账,也不过百十来块钱。

但你到星级酒店吃饭呢。

一碟泡黄瓜,一盘醋溜白菜,收你个几十块钱,谁也不会嫌贵吧。

李存孝认真的,一项不漏的核算出成本。

该加多少利润,李存孝抠脑壳了!

这样一个优质项目,肯定是群狼环伺,大家都会削尖脑袋往里拱,想一口把这块肥肉吃下。

定价太高,恐怕连谈判桌都上不了。

定价过低,对不起如此高规格的要求。

吃饭都不香了。

就在李存孝看着报价表,

“调高点”,

“降低点”,

“再调高点”,

“再降低点”。

神经病一样念念有词时,小路的信息来了。

一排数字,一句话。

“这是目前最低的报价”。

豁然开朗是咋解释的?

李存孝不用解释,他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所有资料传过去,不到十分钟。

接到签约通知,是第二天下午!

第三天,李存孝精神抖擞驱车去现场签约。

一大片打围的工地上,塔吊林立。

进工地要经过一条便道,两边都是深坑,只能单车通行。

刚开了几十米,一辆轿车从工地上拐上便道。

按理说,李存孝先上便道,这辆车应该退后让道。

但李存孝心情好啊。

他伸出脑袋,向来车挥挥手,示意对方往前开。

自己退回门口让道。

轿车出门时,摁了一下喇叭,表示感谢。

李存孝也摁喇叭回应。

签约异常顺利。

老杨带着两个技术员,一个财务。

格式合同,不容讨论,重点就两个:质量、工期。

付款条件比李存孝想要的还好。

就一个中心思想,干好活,不差钱!

老杨全程没多说话,就两个技术员不厌其烦的进行技术交底。

财务只是确认了一下汇款账户。

拿到合同出门,李存孝紧急呼叫周师傅。

不对,应该先给小路打电话。

小路当然很高兴,就像媒婆看到撮合的人进了洞房。

李存孝又委托小路给老杨送两条好烟,两瓶好酒。

中午周师傅带着两个工人过来。

李存孝找了一家茶楼,天气太热,就在茶楼喊了饭菜,还整了几瓶啤酒。

一人甩了一包华子。

“李总网到大工程了”?

周师傅笑嘻嘻的问。

图纸铺开,看图。

四个脑袋凑在一起。

“工期15天,最少组织12个人,全部要师傅级别,分成三组”。

“工资按最高标准,另外每人加30元午餐补助”

“工具不够就买,坏了就换”。

“工期只能提前,不能延后”。

“质量要不见一点瑕疵”。

“统一作装,衣服我负责”。

“从进场开始,安全措施一刻都不能少”。

“现在,开始自我评价”!

财大气粗真特么好,李存孝心里有点小得意,这种富裕仗,老子也八辈子没打过!

哪个工地谈价不是扣扣搜搜,付款不是拖拖拉拉。

“好久进场”?周师傅眼睛都亮了。

“10天之内”,李存孝手一挥,想找点挥斥方遒的感觉。

现款现货,材料供应根本不是问题。

“人找齐了,把身份证给我,给你们办意外保险,管一年的那种,我出钱”。

李存孝觉得力度还不够。

三个人吃饭都像打了鸡血,仿佛找到了组织一样。

唉,只想利用重生的机会,好好陪女儿读书,没想过发财。

那些重生小说里,主角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亿的飞来横财。

就是抢,也需要时间啊!

周师傅满意的走了,李存孝借着酒意,在茶楼补了个午觉。

精神饱满,就在茶楼看几个小时的书。

女儿开学了,领回了两套课本。

摩挲着一本本还散发着书香味的崭新的课本,李存孝恨不能一股脑就把它们装进脑子里。

抽时间又通过妻子宴请了马校长和刘老师。

李存孝把新川酒店和售楼部的事给妻子分享了,只要不耽误正事,妻子也支持他的梦想。

李存孝想听课的要求,马校长和刘老师都很为难,毕竟是省重点中学,影响不好。

不过刘老师给了李存孝所有女儿科任老师的电话号码,还表示会给科任老师介绍他的情况。

那就好,可以带着女儿找老师补课,只是不能让老师吃亏。

新川那边,工人今天到场了。

预付款到账后,老吴的好处李存孝秒转,这是态度问题。

有几十只6米的材料需要做龙骨,吨位不多,但太长,运费太亏了。

“哥,我后天有一车材料送新川,6米5的大车,你有没有啥东西要带上去”?

小路啊,你是哥的枕头吗?一下子节约上千的运费啊!

要是后面的楼盘能拿下来,哥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

想多了,想多了!

一个星期,售楼部第一批材料进场。

有档次的包装,无可挑剔的做工,齐全的合格资料。

验收人员很满意,更满意的是,兜里那个红包。

开工前,李存孝把12个服装统一的工人召集在一起。

“听从现场指挥,安全措施到位”。

“慢工出细活,每一个工序都不许敷衍”。

“尊重其他班组的人员,注意成品保护”。

“人在,现场整齐,人走,现场干净”。

“打起精神,今天中午给大家准备了开工宴,午餐补助照旧”。

“开工”!

老杨也在现场,对李存孝的安排,很满意。

李存孝就在工人干活的点溜达,看到有人就笑脸发烟。

一个上午,所有班组都熟悉了门窗安装组的工人。

和工人聚餐后,李存孝没到现场,也没离开,就在附近茶楼休息看书。

今天收工时,必须检视结果,有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李存孝再到现场的时候,两组工人正在收拾工具,清理垃圾,还有一组在安装最后一个外框。

老杨领着一群人指指点点,估计是在总结今天的进度。

李存孝把工人今天安装完毕的外框,逐个检查,都没问题。

就在他准备去看最后一个外框的时候,老杨把他叫住了。

“李总,你过来一哈”。

李存孝迅速朝那些人走去。

“这是我们总部的罗总监”。

老杨指着一位四十来岁,体型魁梧,满脸络腮胡的男人说道。

“罗总监好”!

李存孝没有握手,而是发烟。

罗总监摆了摆手。

“门窗是你的人安装的”?

北方口音,很浑厚,态度也和善。

“对,今天刚进场,明天还有一车材料过来”。

“搞门窗多少年”?

“嗯,11年”。

“哦,老师傅了”,罗总监呵呵一笑。

“工人着装标准,精神状态饱满,操作程序规范,安全措施到位,很不错”。

罗总监总结的几点,正是李存孝上午强调的那几点。

这是个内行。

“继续保持,再接再厉”。

罗总监主动和李存孝握手。

“感谢罗总监的肯定,我们一定保质保量提前完工”。

“好,今天让工人们休息好,明天继续”。

说完,领着人群离开。

确认工人们收拾完毕后,李存孝准备回家。

今天效果不错,心情也舒畅。

在工地门口又碰到老杨,这次是他主动发烟。

“你今天长脸了,罗总监是总公司派下来的钦差大臣”。

“今天的巡视检查,他对你们最满意”。

“后面的楼盘门窗,你希望很大”!

不会吧?出门遇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