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 分类:都市 | 字数:15.8万

第31章 第一桶金

书名: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字数:4651 更新时间:2025-02-06 02:10:10

水毁工程的门窗,李存孝几乎没挣钱。

因为是自己忽悠罗总捐赠给了村民们,确实没脸在这上面赚取利润。

他给罗总的报价单上,每一项成本都实实在在。

罗总稍微动动嘴,让下面的人咨询、了解一下,报价单有没有水分,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一项是5%的毛利率。

远程安装,本来成本变数就很大。

加上路况太差,时不时还会大雪封山。

整个安装,10月中旬进场,历时三个多月,直到次年的1月20日(农历腊月27),全体工人才完工离场。

5%的毛利润,早就被各种莫名增加,又不得不支出的费用蚕食了。

最大的受益者,除了村民们。

就是现场安装的工人们(还是周师傅带队的那拨人)。

好吃、好喝、好住,还拿着最高的工资(比成都的最高工资还高20%)。

因为最远的安装点离县城也不过12公里,交通也算方便,姊妹饭店每天都安排专车接送。

早上,稀饭、包子、馒头、鸡蛋。

中午,鸡、鸭、鱼、牛肉轮流上桌。

晚上,大鱼大肉不减,一人二两白酒(可以内部调剂,能者多喝)。

八个人,四个标间,一人一床。

空调吹着,电热毯暖着。

工人们兴高采烈,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旅游”式的安装活。

让他们最最最高兴的是,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晚上,李存孝赶到现场,一分不少的把他们的工钱结清了!

李存孝赶到现场,目的不是给工人们结帐(在成都结帐,也不耽误工人们过年)。

水毁工程门窗完工了,他要宴请朋友、五位村长(在安装期间,五位村长提供了诸多方便)、金珠和银珠。

门窗工程完美收官,而且还有天大的惊喜,朋友现在在村民中,面子十足(大家现在都知道,是李存孝拉来的捐赠)。

五位村长也是喜笑颜开,村民们都说他们遇到贵人,给大家带来了福利。

五位村长的请吃宴,已经排到了正月十五。

金珠和银珠的姊妹饭店,自从考察团走后,房间没空过,餐厅没闲过。

楼上原来闲置的房间,全部利用起来了。

这次宴请,还是十全十美一桌人。

酒桌上,大家都知道李存孝酒量差,所以气氛热烈,但劝酒却和风细雨。

饭后,就谁来付账,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李存孝认为,自己是召集人,请客的主人,理应付账。

朋友认为,李存孝是自己请来的客人,金珠银珠和五位村长,只是陪客,由他付账,天经地义。

五位村长认为,李存孝现在是他们的贵客,村民们(包括他们自己)享受了这么大的福利,如果连一顿饭都不请,村民们会骂他们的。

最后,还是金珠一锤定音:谁再和她们争,以后就别再到饭店来了!

第二天,李存孝又和金珠银珠争起来了。

工人们的吃、住、交通费,总得结吧。

可是姊妹俩就是不接茬。

大包小包的给李存孝准备山货。

李存孝尴尬的站在一旁。

“你们也知道,这个工程,量大,回款稳当,进展也相当顺利,我是稳赚不赔”。

李存孝晓之以理。

“工人吃住这笔费用,本来就在我的成本之内,你们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总不能还让你们垫费用吧”。

“让开”。

银珠一把拉开挡道的李存孝。

“没有你帮忙,我们也不可能这三个多月比一年的收入还高”。

银珠放下山货,叉着腰。

“你说,到底是哪个帮哪个”?

“互相帮助,互相帮助”。

李存孝讪笑道。

“工人们消费的成本,你们要收噻”。

李存孝只能退而求其次。

“一个人一天50元住宿费,50元伙食费,每天800元,就按90天算,也该元,还不算专车接送的费用”。

金珠和银珠对望了一眼。

或许姊妹俩都没想到,积少成多,居然有这么大一笔钱。

李存孝趁热打铁。

“虽说饭店是你们俩在经营,但都是你们家人的投资,你们如果不结这笔帐,怎么向家人交待”?

李存孝拿出金珠的杀手锏。

“我以后哪还好意思到你们饭店来”?

“那就收元嘛”。

金珠到底是当家的,这么大一笔钱不结帐,确实不好交待。

“不行,元,只能再少2000元”。

李存孝知道,她们的饭店挣不了多少钱,就这几个月盈利看涨。

“就这么定了,不然我现在马上回成都,让我朋友把钱给你们”。

“好好好,就”。

金珠使劲挥了挥手,不想再听李存孝叨叨了。

“你明年还来吗”?

银珠依依不舍的问准备启动车子的李存孝。

“当然要来啦,我明年还要来参加希望小学的奠基仪式呢”。

李存孝向姊妹俩挥挥手,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31章 第一桶金

一路上,李存孝心情愉悦。

这半年,诸事顺利。

认识了很多朋友。

挣了一些钱。

妻子当了单位的先进工作者。

女儿考了班里的第一(还是火箭班的尾巴)。

自己的高中知识也学得不赖。

父母健健康康。

期盼着,新的一年,再上一层楼!

春节过后,华科地产成都楼盘热销。

罗总第一件事,就是通知李存孝签订楼盘门窗合同。

李存孝把自己挂靠的事,给罗总说了,希望晚两个月签合同。

他想成立自己的公司。

罗总全力支持。

并利用自己在成都的资源,迅速帮他成立了“天成门窗公司”。

公司成立一周后,罗总和李存孝签订了合同。

接着,一笔数额巨大的预付款到账(整个楼盘的门窗,全部由李存孝制作安装)。

这应该是自己的“第一桶金”吧!

公司虽然成立了,但目前自己还是“光杆司令”。

没有固定员工,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生产场地……

公司申办时,是罗总抽调他们公司的人员,借用他们公司的地盘,走后门办的。

现在,第一件事就是,找办公地点。

一壶春茶楼的顶楼,正好有五间闲置房,全部租下。

第二件事,找生产场地。

这就不容易了。

高不成,低不就。

眼看门窗该进场了,生产场地还八字没一撇。

只能找原挂靠公司代加工。

周师傅跟着李存孝干,尝到了甜头。

这一次,“许包袱”(四川话,承诺好处),挖墙脚,啥手段都用了,组织了五六十人的安装队伍。

只等李存孝一声令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直到工人们进场,生产场地还是没有着落。

办公地点经过装修,还是像模像样的,关键是离工地近。

只要不影响罗总这边的进度,生产场地慢慢找,不将就。

2012年4月8日,经过多方筹划、协调、研究,希望小学在巴底乡开工。

答谢宴还是在姊妹饭店举行。

作为“打酱油”的随行人员,李存孝只想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

没想到,罗总把他推上了主桌,和县长书籍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不管怎么说,这场酒宴下来,李存孝也算有了官场的“朋友”。

晚上,李存孝没和罗总一起吃饭。

朋友约了几个在这边做生意的成都朋友,希望聚一聚。

因为是别人做东,没安排在姊妹饭店。

临出饭店时,银珠特意提醒中午已经醉过一场的李存孝,少喝酒。

几个成都人都是做建材的,和朋友有业务往来。

大家听说李存孝中午已经醉了一场,也没为难,以茶代酒。

酒过三巡,饭桌上的男人们就开始称兄道弟了。

龙门阵摆得天花乱坠。

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只要知道点皮毛的事,都可以吹成专家。

一个姓李的龙门阵引起了李存孝的注意。

他说自己在三道堰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厂做化工产品。

结果厂建好刚开工,就被环保局叫停了。

结果现在那块地卖又卖不掉,用又用不上,只能闲置长草。

“家门儿(在四川,同姓都叫家门儿),你那块地有多大”?

李存孝漫不经心的坐到他身边。

“呃…十九亩多,不到二十亩”。

他打了个酒嗝,醉眼迷离的看着李存孝。

“家门儿有兴趣”?

“我想找块地建一个门窗加工厂,不晓得你那块地合不合适”。

李存孝不紧不慢的说。

“我的厂房是钢结构的,你肯定用得上,只要你要,价格…嗯,价格好说”。

看样子他的酒劲已经上头了。

“好,留你一张名片,回成都我们联系”。

李存孝接过他的名片,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慢喝,我们回成都再约”。

李存孝和朋友打了个招呼,悄悄的离开了饭店。

回到姊妹饭店,金珠和银珠还在大堂吧台算账。

看见李存孝进来,银珠赶忙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他。

李存孝一口干掉,抹了抹嘴。

“我上去睡了”。

茶室里,还有人在打麻将。

罗总正和人斗地主,李存孝也没和他打招呼,径直回了房间。

回到成都,李存孝面试了几个图纸设计员,都不太满意。

目前自己的公司基本上只针对华科地产的楼盘,不太可能接其他的业务,能不能找个在校大学生兼职呢。

呼叫蒋三妹。

“大叔,听说你去美人谷了,这么久不联系,是不是乐而忘返啦”。

一定是女儿通风报信。

“大叔要找美女,还用跑那么远的地方吗”?

“你不就是现成的吗”?

李存孝放了一通彩虹屁。

“算是有眼光,说,有啥事求助本美女”。

李存孝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希望她留意一下。

“我的计算机是弱项,要不然我就毛遂自荐给你当小蜜了”。

“滚”!

蒋三妹哈哈大笑。

周末上午,蒋三妹带着一个女孩来找李存孝。

“这是我的校友,赵婷婷,大三,计算机专业”。

短发、大眼,一身朴素的打扮,苹果脸,脸上还隐隐能看到高原红的痕迹。

李存孝招呼两人进了办公室。

李存孝和女孩互相介绍。

蒋三妹在办公室东看看,西摸摸,根本不理两人的谈话。

女孩来自西昌下面的小县城,一直在勤工俭学。

听说蒋三妹在找制图人员,就委托同学介绍。

李存孝的要求很简单,先把手里的几套图纸制作出来,没问题就可以聘用了。

不到半个小时,女孩就把图纸打印出来了,李存孝很满意。

问了女孩的要求,李存孝给了一个让女孩很满意的薪资待遇。

今天算正式签约上班。

上午只用了两个多小时时间,一大堆需要用图纸,全部打印出来。

“今天的工作任务完成了,下楼一起吃饭”。

女孩腼腆的看了看蒋三妹。

“放心,他是公司老总,吃不穷”。

三个人在一家餐馆点了几个家常菜。

虽然女孩很克制,但看得出她的饭量很大。

李存孝读中专时,有一位同届的校友,也是来自西昌下面的小县城。

小姑娘个子娇小,饭量却很大。

800米跑,全校第一。

被称为“来自凉山的鹰”。

李存孝故意和蒋三妹摆一些轻松的话题,假装没注意女孩吃饭。

结果,女孩干了三碗米饭。

吃完饭,李存孝帮女孩叫了一个车回学校,并付了钱。

然后和蒋三妹到茶楼,听她讲课。

一个本地的陌生电话打来。

李存孝接起电话。

“喂,家门儿,你好,我是李富强,我们在丹巴喝过酒,你还记不记得”?

李存孝还没开口,对方先自报家门。

当然记得,我还没来得及找他,他倒先找我了。

“记得,当然记得,你回成都啦”?

“昨天回来的,你现在在哪里”?

“我也在成都,今天见个面”?

“要得嘛,我现在就在三道堰,你过来,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厂”。

想瞌睡,来枕头。

李存孝心中一阵狂喜。

“我送你回学校,我现在要去三道堰办事”。

李存孝对蒋三妹说。

“我也要去”。

“你去干啥哦”?

“我给你当秘书”。

蒋三妹不等李存孝反对,接着说。

“你一个老总出门办事,连个秘书都没得,好臊皮哦”!

李存孝最终还是带上了蒋三妹,倒不是怕臊皮。

是李存孝想到,如果双方谈到尴尬时,蒋三妹可以拿来缓冲一下。

路上,李存孝把这次办事的目的给蒋三妹介绍了一下,希望她在双方谈到尴尬时,见机行事,打个圆场。

到了李富强说的茶楼,他在卡座里向李存孝挥手。

旁边坐了一个年轻女子,他介绍说是爱人,李存孝觉得不像。

等李存孝坐定,李富强就急不可待的把一摞资料推到他面前。

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还有乱七八糟的税费缴纳单。

“我的第二桶金来了”。

李存孝默默的看着手里的资料,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