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 分类:都市 | 字数:51.3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2章 打围风波
回去的路上,三个人又在路边的山上找了一些灌木丛,都没有什么发现。
也许更深的山里会有发现,但太危险,而且也没必要。
“看来只能靠银珠给我们收购山产药材了”。
颜教授有些遗憾。
“没事,等我放暑假,我们到山里的集市去转转,说不定能找到好东西”。
李存孝记得有一次开车经过一个正在赶集的山区小镇,就看到好多山民背着药材叫卖。
“你这个办法不错,我们研究药方不需要药材的量,而是药效,只要是山产野生,就符合要求,不用等你放假,我们回去就可以安排,哈哈”。
痴迷研究的人,有时候还真像孩子一样可爱。
玉市幕墙工程,纯属意外。
这是一个投资上百亿的钢铁公司,投资人都是沿海城市的大佬。
其中一个大佬在蓉都有一个情人,他给她买的房子,就在华科地产的第一个楼盘。
听说大佬在玉市有大工程,情人缠着大佬要拿一个项目,大佬顺水推舟,就把幕墙工程给了她。
手里有项目,要找合作人,本来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找了几家都不满意。
要么是她不满意对方,
要么是对方怕她是骗子。
(主要是她不懂行业规矩,狮子大开口)。
一天她去物业公司办事,正好蒋三妹和严大姐在讨论华科地产第三个楼盘的门窗问题。
她才知道,门窗公司和物业公司是一个老板,而且华科地产的所有楼盘门窗都是他们做的。
于是就有了蒋三妹给李存孝打电话的事。
大佬自己就常常住在小区里,对家里的门窗很满意,就同意了合作。
对李存孝提出的“3331”付款条件(预付款30%,材料进场后30%,安装玻璃前30%,剩下的10%,验收合格再付),却不满意。
开玩笑!
活还没干完,就想拿到90%的工程款,天底下就没有这种事!
你不相信我,我还不相信你呢!
在和蒋三妹的交涉中了解到,自己正在长期服用的“乾正丸”,也是这个老板的饮片公司生产的,大佬一下来了兴趣。
“找你们老板见个面,或许我们有合作的机会”。
大佬松了口,蒋三妹也很高兴。
自从入职门窗公司,虽然一直被信任、被重用,但凡事都是按部就班,看不出自己的成绩来。
这一笔业务,可都是自己一手经办的。
蒋三妹约了两人在李存孝常去的一壶春茶楼见面,大家都方便。
来人年龄和李存孝相仿,平头,中等身材,偏瘦,不是想象中大腹便便的样子。
沿海地区特有的脸型,看上去比较随和。
身后跟着一个身材相貌都很妖娆的年轻红衣女子,看样子不到三十岁。
“李总好!久闻大名,幸会幸会,鄙人姓周”。
李存孝在蒋三妹的提示下,刚站起来,对方就热情的伸出了手,半生不熟的四川话,也还顺耳。
久闻大名?我的名字没写在药盒上吧!
又是一个老江湖!
“周总好,您日理万机,能和您见面,是我的荣幸”。
拍马屁谁不会啊。
蒋三妹和红衣女子自觉的去了另一个卡座。
“周总应该比我小吧”?
男人对年龄一般不忌讳。
“70年的,属狗”。
周大佬熟练的揭开茶盖,吹着上面的浮茶。
四川人喝茶,没有沿海地区那么复杂、讲究。
一盅盖碗茶,也能喝出春秋大事。
“那我们就是同年,我是撵山狗”。
李存孝常常自诩自己是“撵山狗”,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撵山狗?哈哈,李总身体应该很强壮”。
这你都能圆回来?人才啊!
两个老江湖,三五两句就进入了无障碍交流。
周大佬小时候家里也很穷,父母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挣点油盐学费钱。
改革的春风一吹来,精明的父母就爬上了创业的大船,为他挣来了第一桶金。
高中一毕业,就接过了家里的产业,一路顺风顺水走到今天。
两个都吃过苦,尝过甜的同龄男人,越摆越亲热。
蒋三妹预订的豪宴取消,就在下面吃蹄花儿汤!
几十块钱,搞定上千万的工程(其他门窗也交给门窗公司做),蒋三妹对李存孝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红衣女子的报酬肯定少不了。
毕竟羊毛出在猪身上!
既然大家都开诚布公的谈开了,就没必要看现场了。
但周大佬还是邀请李存孝去一趟现场。
“我的另外两个合伙人也在吃你的乾正丸,他们肯定也想见到你”。
男人事业成功是荣耀,雄风依旧是骄傲!
“听说你们还有出口型的乾正丸,帮我搞点呗”。
看过外国“娱乐片”的人,都羡慕人家的尺寸!
这算什么事,吃完蹄花儿汤,再上茶楼小憩。
等他们醒了,一整件出口型的乾正丸就摆在面前。
第72章 打围风波
“等我去看现场,再给他们一人拿一件”。
不等周大佬开口,李存孝大方的承诺。
带谁和自己去玉市看现场,李存孝犯难了。
不是没人,是人太多。
周师傅肯定要去。
赵婷婷不敢明说,但一直强调了解现场才能出图无误。
蒋三妹再三申明,自己要全程跟进。
毕胜男表示,不放心李存孝去那么远的地方。
路远熙翻出手机,证明自己在玉市有几个熟人。
甚至还在学校的欧阳淼淼也来凑热闹。
最要命的是,妻子正好有几天年假,她也想去。
听说妻子要去,毕胜男和路远熙都打了退堂鼓!
最后安排赵婷婷、蒋三妹,又在物业公司找了个玉市籍的退伍军人,六个人开车去。
这次开路远熙的车。
李存孝向学校请假很容易,校长打了招呼,对李存孝有求必应。
除了在昭市住了一晚,一路无事,第二天中午吃了饭,顺利到达工地现场。
工地在该市的开发区里,有好几百亩,地处盆地。
离市区还有七八公里路。
蒋三妹本来就是看热闹的,因此到了市区就很高兴的陪妻子逛街去了。
根本没有去工地的意愿。
工地上,两栋已经封顶的九层大楼,孤零零的矗立在一片平整后的土地上。
一排板房,是项目部办公的地方,也是现场工人们吃住的地方。
听说他们是做幕墙的人,已经得到周大佬吩咐的项目经理,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并派技术员带着图纸和周师傅、赵婷婷去实地介绍。
项目经理问李存孝,要不要给三位大佬打电话。
李存孝说不用了,晚上在市区见面。
“工地还没开始打围”?
一般来说,土地平整后,进入现场施工前,会把四周围起来。
“厂房的规划还有改动,就先把两栋大楼盖起了,除了大楼,四周的打围暂时没动”。
上百亿的工程,投资方和接收方都很谨慎,这不奇怪。
“这两栋大楼的打围是谁做的”?
开发区附近还有好几个村庄,估计住着还没规划到的村民们。
“我们自己的施工队做的”。
项目经理很奇怪,李存孝为什么要问这个事。
“没人找你们交涉”?
李存孝的问题越来越奇怪。
“有几个村民找过我们,想承包打围的活,被我们拒绝了”。
要不是项目经理确定李存孝不是本地人,他会以为他和那几个村民有什么关系。
李存孝没再多问,两人聊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周师傅和赵婷婷回来了,等他们喝口水,休息一下。
就和项目经理告辞了。
妻子和蒋三妹已经回到酒店。
李存孝给周大佬打电话,告诉自己住的酒店。
周大佬很高兴,说马上过来接他们吃饭。
玉市最大的酒店,最豪华的包间。
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山珍海味摆满一桌。
有一整件出口型的乾正丸作见面礼,另外两个大佬也非常热情。
不谈业务,也不拼酒,大家都天马行空的摆龙门阵,宴席的气氛很融洽。
“给你们提个建议”。
晚宴结束,李存孝叫住送行的周大佬。
“有事你说”。
做生意能找到趣味相投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你们工厂四周的打围,最好能承包给来找过你们的那几个村民”。
对李存孝的这番话,周大佬确定不是自己喝多了,是真没听懂。
“强龙不压地头蛇,我朋友就因为没有把打围承包给周围的村民,建一次被破坏一次,惹了很多麻烦。他们不是明搞,而是暗整,当地政府也拿他们没法”。
别人的土地被征用,拿到了补偿款,他们近在咫尺却没有份,嫉妒心理可想而知。
“不会吧,我们可是省上招商的项目”。
他觉得,他们从头到尾,一路被笑脸相迎,不可能在阴沟里翻船吧。
“只是一个建议,也许这里的民风更淳朴些”。
见周大佬毫不在意,李存孝也不再多嘴。
现场看了,三位大佬都见了,剩下的事就交给蒋三妹和周大佬的情人去做了。
从晚宴上看得出,周大佬是个人精。
他请李存孝到玉市来,主要的目的是让两位合伙人认可李存孝,让他的情人从中捞钱名正言顺。
物业公司那位玉市籍的员工,想回家看看,李存孝同意了,给了一个千元红包,请他带给父母。
反正事情很顺利,多呆两天也可以。
周师傅陪着赵婷婷和蒋三妹逛街,顺便当保镖。
李存孝对大同小异的城市没什么兴趣,妻子也不想出门。
两人在酒店喝了一会儿咖啡,回房间颠鸾倒凤,其乐融融!
蒋三妹和周大佬的情人,遵照李存孝和周大佬的意思,签订了合同。
三天之后,预付款到账。
门窗公司总算有事干了。
又是三天后,准备妥当的周师傅,带领八名工人开着面包车出发,先期进场完成预埋件。
罗总听说门窗公司签了玉市的合同,打电话提醒李存孝不要影响新楼盘的进度。
“你放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李存孝对罗总的“吃醋”感到好笑。
借助医院带来的名声,华科地产新楼盘基本上预售一空。
罗总现在在集团高层的位置,稳如磐石。
他可不希望新楼盘出什么状况!
回到学校找欧阳淼淼要课堂笔记。
“你就这样空着手要?去了一趟玉市,没给我带点什么”?
“你抄了我两年的笔记,啥子表示都莫得,现在居然厚颜无耻问我要东西”?
李存孝真是哭笑不得。
“我不管,反正莫得好处我不干,你不晓得作笔记有好累”。
“好好好,还有两袋柿饼,一会儿全给你,让你吃成大胖子”。
最终,在欧阳淼淼的坚持下,一手交柿饼,一手交笔记。
由于学校的实习持续受到欢迎,宣传小册子的内容显得太单一了。
在李存孝的建议下,学校举行了“法律宣传小知识”征稿活动。
被采用的,都会有小礼物。
实习结束,最受欢迎的10条小知识,还有奖金。
一时间,雪片般的小知识涌进学校邮箱。
按一位负责实习的领导的话说,这些小知识,十年都用不完。
就在李存孝和一群老师在挑选小知识稿件的时候,周师傅打来电话。
“李总,我们的预埋件(铁质)被抢了”!
周师傅的语气,有愤怒,有无奈,还有害怕。
“说清楚,是被偷了,还是被抢了”。
李存孝已经猜到发生什么了,但是明抢,那帮人还不敢。
“昨晚我们正在吃饭,突然来了一群当地人,掀翻围墙,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抱了几件预埋件跑了,其他值钱的东西,他们动都没动”。
这是他们的惯用手段,目的不是东西,是阻扰施工,是恶心人。
“甲方是啥子反应”?
不用说,三个大佬肯定暴跳如雷,但有个卵用!
“报了警,今天派出所的来人了,问了一下丢失的东西,也没说个啥。反而问我们是不是惹到他们了,我们连大门都没出,惹哪个嘛”。
损失不多,影响不大,派出所也没办法,这帮孙子比贼还精!
“那三个大老板来没有”?
李存孝想知道三个大佬的反应。
“来了一个,和派出所的人吵了一架,开起车就走了”。
估计是找政府的人去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他们还是没搞清楚状况。
“你们白天正常施工,晚上下班前,把工具和剩下的配件,全部搬到宿舍里”。
李存孝本来想让工人们回来,但想了想,没必要。
以三位大佬的智商,不管黑道白道,他们总要给那帮人划条道。
“你们千万记住哈,不管他们是偷也好,抢也好,都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东西丢了,我们这边补,丢完了,你们就休息”。
李存孝最担心的,就是血气方刚的工人们和那群人发生冲突。
其他的,他一点也不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