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 分类:都市 | 字数:51.3万

第75章 一票难求

书名: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字数:4387 更新时间:2025-02-07 02:07:25

牟中旭统计的道具、乐器、包括灯光,按中等及以上档次购买,服装全部定做。

作为经办人,毕胜男惊呼,没想到这么烧钱!

为了训练不扰民,训练场地找了一家生意不太好的农家乐(李存孝亲戚开的),中午一顿免费的简餐(有油水,吃得饱)。

除了传统节目,牟中旭还联系了一些同行,研讨包括四川清音和四川金钱板在内的新的节目。

重拾老本行,又有了靠山,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

李存孝开学前,剧团已经排演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

后面的彩排,李存孝还请来了省剧团的前辈现场指导。

老爷子也很给力,一个月时间就把所有手续办齐了。

“蜀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办公地点就在老药厂拆迁后补偿的二楼商铺的一部分。

饮片公司入股35%,李存孝个人入股20%,路远熙和毕胜男各入股10%。

银珠瞒着姐姐金珠,也入股10%。

蒋百里、严大姐、罗总、欧阳奋进、毕啸天各入股2%。

欧阳老爷子包揽了剩下的5%。

“我就当捐给了地方文化宣传事业,以后能发展壮大起来,就留给淼淼吧”。

老爷子不顾李存孝的劝说,执意而为。

剧团的第一场正式演出,是受省法院之邀,为退休老干部演出。

表演的曲目有,川剧《铡美案》,四川清音《花木兰》,四川金钱板《武松打虎》。

获得了老干部们的赞不绝口。

罗总代表华科地产邀请剧团为三个楼盘的业主丰富业余生活。

物业公司也积极促成小区和剧团的演出。

剧团还利用闲暇时间,为敬老院义演。

蜀人剧团渐渐小有名气。

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

李存孝给公司制定的目标是:

一、招聘有兴趣的新人,让四川曲艺后继有人;

二、聘请曲艺大师,让川剧绝学,如:变脸、滚灯等,代代相传;

三、开园商演,让四川曲艺走向市场。

“反正你在前面卖力吆喝,我们在后面“捡耙和”(四川话,便宜)就是了”。

毕胜男的话,代表了大多数股东的心思。

目前是巨额投资电影都会血亏的现状,川剧能不能崛起,能不能从市场分一杯羹,李存孝一点把握都没有。

况且他还是个外行,不像某位相声大师,能身体力行,撑起一片天。

蜀人剧团又把一壶春茶楼的楼上租下来,改成了戏园子。

尝试着对外售票演出。

不管效果如何,剧团所有人的待遇不变,这样就保证了全团的积极性。

饮片公司的海外车间正式投产后,订单持续增长。

国内订单也节节攀升。

物业公司又签约了几个小区。

门窗的业绩,也比去年好。

“你就当自己花高价看了戏”。

面对剧团每月的亏损,路远熙安慰李存孝。

就当我请大家看了戏,李存孝也安慰自己。

蜀人剧团开园后,李存孝专门找人剪辑制作了演出的精彩片段,以剧团的名义发小视频。

还偶尔科普一些四川曲艺的小知识。

内容有根有据,用词风趣幽默。

剧团不温不火的对外演出一个星期后,推出了抗战剧《血战到底》。

该剧讲述一个普通的四川青年男子,平日里游手好闲,吊儿郎当。

父母骂他丢脸,妻儿嫌他无能。

可他却油腔滑调,和父母妻儿调笑争辩,惹出许多滴笑皆非的场面。

“小日子”全面侵华,川军出川抗战,青年男子毅然报名从军,随军出川。

临走时,他向送行的乡亲们说了一句话。

“老子除了耳朵耙,全身上下都是钢铸铁打”!

后来他在战斗中,与侵略者同归于尽。

抗战胜利后的午夜,他身着军装,魂归故乡,向摆夜摊的老伯讨一碗汤圆。

老伯问他,抗战胜利了,他以后想干啥子。

他回答,我们打赢了,我也该去给“老仙人”(四川话,老祖宗)交差了!

然后消失在巷尾…

该剧在小视频播出后,引发了川人对先烈的怀念,也引发了国人对川人的敬佩。

蜀人剧团粉丝激增,戏园子瞬间爆红。

大家才发现,川剧不但看得懂,而且很好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

剧团加场加场再加场,扩容扩容再扩容,还是一票难求。

短短几天,剧团扭亏为盈。

“哈哈…我就说老李说可能赔钱的投资,一定会赚钱”。

毕胜男手舞足蹈,在父母面前“洋盘”(四川话,得瑟)。

这几天,托她买票的亲朋好友一波又一波。

“你咋晓得川剧会火起来呢”?

路远熙当初只是想替李存孝承担一点失败的损失。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西方的文化快餐再吸引人,华夏民族还是会回到祖先留下的餐桌上来”。

第75章 一票难求

李存孝一句讳莫如深的话,让路远熙想立马把他摁在床上摩擦。

女儿和欧阳淼淼嚷嚷着这个周末要回去看川戏。

她们已经通过毕胜男搞到了票。

“毕胜男,你给我女儿和欧阳淼淼搞了票,又没给我票,到时候你来接她们啊”?

李存孝听欧阳淼淼说没有自己的票,气不打一处来。

“有啊,情侣座,我俩一人一票”。

毕胜男哈哈大笑。

“哥,我要过来看川戏”。

还没和女儿她们出发,银珠也打来电话。

“要看戏找毕胜男,我现在自己都搞不到票”。

饮片公司产能上正轨后,毕胜男被李存孝指派到蜀人剧团负责。

一开始心不在焉,现在是干劲十足。

银珠也要来,李存孝在考虑自己该不该回去。

到时候,要是三人互不相让,自己还不得被大卸八块!

剧团火了,最开心的,还是剧团那些人。

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当初被选入县剧团有多盼望,解散的时候就有多失望。

他们刻苦训练,潜心学习,努力保住来之不易的荣耀(进入县剧团后可以农转非)。

他们不但失去了升学的机会,也丢掉了同龄人的梦想。

他们跟着剧团到各乡镇演出,“玩过格”(享受、尊重),“丧过德”(吃苦、受气)。

他们只有一个念想,吃了剧团的饭,跟着剧团干!

渐渐的,他们曾经的同学考上了大学,做起了生意。罩在他们头上的荣耀暗淡了,消失了。

他们才发现,有一种比身份更重要的东西,叫做钱!

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剧团解散了。

他们被胡乱的安排到了各个单位。

女的伺候人(服务员),男的干苦力(搬运工)。

俗话说,戏里有,世上有。

也算看尽世间百态的他们,开始坐吃等死,混日子了。

没想到,还有人记得他们,而且还是有钱的大老板。

兴奋过后,他们还是很冷静。

毕竟县剧团选拔的人,智商情商都在线。

他们知道那些服装、道具、乐器、灯光,花了多少钱。

他们知道每个月大老板要给他们发多少工资。

看着大老板不停的砸钱,他们害怕目前的满足又是昙花一现。

他们唯有尽心尽力的学,认认真真的演,以期对得起大老板的付出。

现在,剧团火了,他们的演出有蜂拥而来的人拿钱买票看了,他们为剧团带来了效益。

他们才知道,他们当初学的,是民族的瑰宝。

他们表演的,是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

除了更尽心的挖掘学习,更尽力的排练演出,他们什么也不担心了。

李存孝也没想到,剧团的粉丝除了西南地区的,还有不少北方的网友。

长期以来,四川曲艺因为语言的局限,很难打过长江去,占领北方市场。

而北方的曲艺,却可以跨过黄河,越过长江,被西南地区所接受。

剧团试着在锦江剧场演出,一场比一场火爆。

剧团有了盈利,招收新学员,聘请老艺人就容易多了。

李存孝把眼光放到了全国市场。

不过,他现在迫切要做的事,是避免“王见王”!

周末,他安排路远熙去山区收购一批药材,理由是怕毕胜男去又惹事。

告诉银珠,这个周末没空,下个周末回来陪她看戏。

然后带着女儿和欧阳淼淼回来,和毕胜男一起,看了一场川剧。

剧场内,毕胜男看得津津有味,李存孝却坐立不安,有苦难言。

散场以后,女儿和欧阳淼淼咋个安排?自己回来,告不告诉妻子?去不去毕胜男的住处?

台上的演员有剧本,还可以排练,自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晚上老妈要过来,我问毕姐姐又要了三张票”。

女儿的安排,把李存孝的幽会变成了探亲!

陪着妻子和女儿看了晚场,三个人又去吃了宵夜。

等到估计女儿睡着了,夫妻两人才开始互动。

直到返校,毕胜男都没给李存孝打过电话。

“你的安排,被你女儿安排了,下次,我自己安排”!

回到学校,才收到毕胜男的短信。

她也知道李存孝派路远熙出差的意思。

学校校长找到李存孝,邀请剧团给学校安排一场演出。

和牟中旭商量后,就安排在这个周六晚上。

四川清音《花木兰》领衔,川剧《岳母刺字》压阵,金钱板《四郎探母》收尾。

还有一些互动搞笑的小节目。

“我要到你们学校看演出”。

给银珠说了学校的安排,小妮子二话不说就决定了。

剧团的人马到了学校才知道,他们的大老板竟然是这所知名大学的学生。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居然有机会登台大学校园,给天之骄子们表演节目。

校领导亲自宴请剧团全体人员,对他们安排的节目非常满意。

李存孝找了个“避嫌”的蹩脚理由,悄悄的去车站接到银珠,两人去朝天门码头吃火锅。

安排好银珠的住宿,也不敢马上和她亲热,匆匆带着她回了学校。

看到李存孝带着银珠出现,欧阳淼淼瞪大眼,说不出话来。

“淼淼你好,我到重庆出差,正好遇到你们学校有演出,就缠着我哥来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要不是局中人,李存孝都信了。

三个多小时的演出非常成功,礼堂内掌声雷动。

一开始大家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礼堂里乱糟糟,闹麻麻的。

随着节目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意思,大家都屏住呼吸,自觉入座,静静的观看。

演出结束快10点了,剧组有学校的人安排食宿。

李存孝和欧阳淼淼把银珠送到酒店,然后两人回到学校。

确认欧阳淼淼回到了宿舍,李存孝又“梭”(偷偷的溜)出了学校。

酒店房间里,银珠大鸟般的扑向李存孝。

正想提醒她,门还没关好,就被堵住了嘴。

三下五除二,就被扒光了衣服…

半个小时后,李存孝才有机会去洗澡。

洗完澡出来,牟中旭来电话了。

他兴奋的邀请李存孝出来吃夜宵,大家都在。

能够得到天之骄子的满堂喝彩,比第一次卖票演出爆满还高兴。

反正没睡意,一群人撺掇牟中旭,就在住地附近吃宵夜。

肯定不能忘了大老板啊。

李存孝借口学校有规定,不方便出校门,叮嘱了几句,挂掉电话。

“我现在吃啥子都不香”。

李存孝重重的倒在床上,头枕着银珠的大腿。

“等会儿我陪你吃香的,喝辣的”!

银珠吃吃的笑着。

我现在是不是就叫风流成性啊?

李存孝自我批评着,三分钟后,又开始沉沦了。

银珠以逸待劳,李存孝声东击西;

李存孝欲擒故纵,银珠关门捉贼;

银珠抛砖引玉,李存孝釜底抽薪…

整个晚上,两人都在研究《三十六计》。

精疲力尽的两人,在休息到上午10点过,都选择了最后一计。

走为上计!

把女儿和欧阳淼淼叫出来,领着银珠去逛重庆的名胜古迹。

吃了晚饭,李存孝一招调虎离山,把女儿和欧阳淼淼送回学校。

又一招瞒天过海,混进了银珠的房间。

明天李存孝要上课,银珠要回家,两人都手下留情。

君子动口不动手,两人交谈甚欢,时过午夜,才相拥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