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作者:火之虎vvvv | 分类:历史 | 字数:334.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24章 因为惩治贪污,而引发的混乱
看热闹的闲人散去。
唯有左右开铺子的掌柜,凑在田家门口,站成一圈,说起了闲话。
有人掏烟散了一圈,凑话道:
“可不是么!
别的都不说,你看看田老爷,人家就靠真本事,硬生生开了三十多座店铺了!
这才是真牛!”
“哈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
“那是,只要有本事,在咱们汉都,那就是人上人!”
……
说起来,他们有些人,是别人雇佣的掌柜,有些人,却一样是白手起家的东主。
虽然这条街,田老万家的“田大锤”铺子,的确是最能打的。
但是——
有好几家,可不是不比田家差到了哪里去!
今日的大明——
只要按时、按量缴纳了税款,就能去商部递交了申请。
跟着方公公的汉江商号,一起赚大钱。
当机会公平之后,这世上,就没有谁比谁低能的!
……
你看看大汉开国将领,东汉开国将领,明朝开国将领……
全特么一个地方的!
是因为这些人——真的都碾压全国英才吗?
只是得到了展现自己的机会罢了!
要知道,虽然是英雄造时势……
同样,也是时势造英雄!
古往今来,多少豪杰,成为英雄之前,不过一区区屠狗者……
唯一不同者:
英雄坚持的信念不同,造就的结果,也就不同……
……
(屠狗:狗是传统畜肉,甚至,比猪肉更加悠久。
屠狗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屠夫的传统行业之一。)
……
逃荒来到汉都的田老万,重操旧业,开办的“田大锤”店铺……
上个月,单单瓦刀、抹子、铁锨等建筑工具,就卖了三万多份。
汉都商业之繁荣,就可见一斑!
这还不算“田大锤”店铺的主打产品——剪刀、菜刀。
田老万单单汉都的铺子,上个月的纳税额是一万多银元。
假设他的毛利润是30%。
代表着——
就在汉都一地,他最少卖出了三十万银元的货!
当一个普通人,得到了汉都这样的舞台之后,展现了自己被掩埋起来的能力。
田老万招收了数百个学徒,扩充产能。
两个徒弟,更是各自主持了一处生产作坊。
甚至,连水力锻打机,都置办上了!
这还是在朱由检没有干预的情况下。
要是按照唐王这样,人为干预。
以给“皇妃候选人”丁家订单这样的行政手段,给“太子妃候选人”田家也倾斜一点……
今日的田大锤,怕是早已走向全国。
就这——
田大锤靠着刀剪等铁器特别好使,即使铁锹、抹子,也“和泥不沾泥”的绝技。
硬是成功打入了襄阳、南阳市场。
除了大明官方的民用铁器制造工厂之外,田老万的“田大锤”商号,成了两地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
这可是大明的左冯翊,右扶风啊!
在这两地,只要是大明官方开办的作坊,除非是没有替代品。
若不然,当地百姓都会无条件选择官方产品的。
这是百姓们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在这样的围追堵截下,田老万的商品能够突围而出,就足见他的手艺了。
……
17颗头颅,传首汉都诸多作坊。
既然是传首,那就不会遮遮掩掩。
这一路,锦衣卫敲锣打鼓,早已不知吸引了多少百姓的视线。
老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然而……
永丰商号的事情,在民间并无波澜。
贪污受贿被处死……
这难道不应该吗?
天经地义啊!
处死贪污犯,老百姓只会拍手称快!
杀得好,敢贪,就必须杀!
老百姓认为处死贪污犯,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
有些人可不这么看!
并且还不少!
……
作为大明的新都,纵然大多百姓都是昔日的灾民……
然而,今日的汉都,实在是太富饶了。
导致无数人都想朝汉都来……
套用后世的理解——后世人无不向往北上广。
今日的汉都,就是北上广加起来……
谁不想去!
在这样的局面下,汉都的人口来源,越来越驳杂:
不但有跟着朱由检才能活下去的流民,以及靠着朱由检发家致富的小商人。
更有数万学子。
以及那些见到大明日渐昌盛、政治清明,聚集过来的无尽有钱人。
这些人,一部分是觉得汉都的商业氛围,是适合经商的,想要过来发家致富。
另一部分,则是等着明年恩科的士人,以及小部分搬迁的豪门。
皇帝早已下了圣旨,大告天下,明岁春天,举办第二次恩科。
这可是做官的好机会啊!
尤其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大明……
最关键的——这新大明的皇帝,还是在位很久的老牌皇帝!
当这样一个合法皇帝,创建了这样一个“天堂”,谁不向往呢?
因此,迁居汉都的各地士人人家,已经有了数万户之多。
其中更是不乏文采裴然的文坛大佬。
这时代,文政是一家……
身为政客——
这些人已经打探出了大明的新规矩:
严格按照《大明律》,不准士人议论国政,更是不准在野士人上疏。
若想讨论国政,可以给各个报纸发表文章。
给报纸写文,不但能够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一经录用,还会给予稿费。
虽然稿酬不高,却也够寒门士子赚取生活费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
更是催生了一众专门靠纂稿为生的职业文人。
……
资本的发展,是犀利的。
伴随着汉都越来越繁荣,各种行业层出不穷。
就比如报业——
大明各种时报,分为日刊、周刊、月刊等。
普通人家,只要缴纳一部分定金,就可以承包一处地方报纸的分销活。
比如,书店老板可以缴纳一部分定金,然后以个人名义抵押,从报社拿到一定分量报纸的售卖权。
他就可以垄断这条街,或者数条街的报业。
比如,丧失了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一样可以缴纳部分钱财,得到在街角建立报亭的权力。
比如孩童,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就可以从书店、报刊,拿到部分报纸的兜卖权。
也就是俗称的报童。
不差钱的新晋“商贾人家”,早已学会了时髦的看报。
在各处酒楼、茶馆,更是催生了一些专门靠讲读报纸,换几枚赏钱的“职业读报人。”
有钱的人家,自然不会这么干!
这些人,大半都是今秋落榜的恩科举子。
恩科门槛太低,太多穷困读书人,想要来京师碰碰运气了。
谁知道——恩科题录太偏……
杂学,成了恩科的主流!
这就要了老命了……
那仅仅是往日里,作为科举辅助的知识,甚至,还有很多登不上科举大门的知识……
竟然成了主流?
老天爷……
……
买书是要花钱的啊!
就算是借书抄书,也是要花时间的!
寒门士子,哪有几个愿意花这个代价的……
——————
ps:
(明朝科举更改数次,并非都是单纯的八股文。
比如明确记载要考算数的,我随便找一些就有:
《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年八月……中式者,后十日复以五事试之。日:骑,射,书,算,律算,通于九法。
正统十五年....以礼乐书算分科立教。
《礼部志稿》宣德四年九月丁卯,习算……
《日知录》天下儒生学员,并习书算,上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