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作者:火之虎vvvv | 分类:历史 | 字数:334.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92章 烫手山药
在《漂海录》中,崔溥记载,江南妇女皆左衽,沧州以北,衣襟或左或右掩都有,通州以后皆右衽。
连华夷之辩基准分别的右衽都不再遵守,足见社会风气之开放!
而这本书中,明人对外自称也不是“明人”——而是“大唐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也不是“大明”,而是“大唐国”。
大明风气之开放,朱家皇帝包容万物的胸怀,在这本书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崔溥返回朝鲜时,经由辽东等地,亲眼见证了奴儿干部分地区。
他的记载中大明对辽东的掌控,还是很严格的。
崔溥记载的奴儿干,社会繁荣,民生安定,这一点与万历后期,大明在奴儿干依旧有384卫,再次做了印证。
崔溥的奇异之旅,正面反驳了——大明对奴儿干区域的控制,并非是某些人嘴里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污蔑!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弘治初期,历经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父子的治理,大明国家繁荣,军事实力庞大。
军纪严明到了浙江这样的内陆省,军卒调动依旧迅速。
边疆广大到了奴儿干这顶桂冠,依旧处在明朝大军的绝对掌控中。
这一点,不但与今日世人的印象截然不同。
甚至,与明史、文人笔记,记载的朱祁镇、朱见深父子形象,也是截然不同的!
而与史书中,文人吹嘘的自己多么爱国忧民,截然不同的是——
军方纪律严明!
而文官呢?
崔溥数次记载,自己遭受文官索贿的情形!
——大小是个文官,就会公然索贿。
不得不说,这可真是讽刺!
……
大明风气开放程度,已经不输盛唐之时。
这一点,不单单体现在女子装扮上,也不单单体现在女子能够逛街上。
连华夷之辩的右衽,都不再遵守——
足以证大明疆土,早就不再局限于昔日的汉家核心地盘了。
也只有疆土广袤,大量边疆新子民的融入,才使得昔日华夷之辩核心的右衽,已经逐步被人遗忘。
崔溥记载中,江南一带普遍左衽,正是因为这一带是航海贸易的主导地。
少量夷人的涌入,那叫“奇装异服”。
如果大量身穿奇装异服的夷人涌入,自然会带动一些人的模仿,乃至引领社会风气。
如此,那就叫时髦了。
这与明清古籍中,将苏州新式样货物,称为“苏州样”,也再次做了印证。
而崔溥记载中的江南风气,则从侧面应证了我的推断——明朝的禁海政策,禁的只是皇室主导下的海外贸易!
实际上,崔溥记载的明朝中叶,江南就普遍左衽,除了证明了江南海外贸易的兴盛之外,还足以说明另外两个问题——
“为什么西洋景教三柱石皆是江南人,为什么徐光启之后,传教士发展信徒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无他!
唯利益尔!
徐光启加入西洋景教后,(景教:基督教)每年最少需要上缴自己10%的财产!
他是圣人?
舍弃了自家利益,助人为乐?
请记住了,任何一个宗教——虔诚信奉,无时无刻无不牢记信条者,99.%(九的无限循环)都是底层信众!
高层……
呵呵!
玩的就是一个营销,要的就是一个利益!
宗教的狂热分子,只能也只会从底层信众中产生。
宗教高层——唯利罢了。
不敢说绝对正确,但是,绝对符合常态。
但凡群体,只要产生了阶层,就会产生了利益……
……
百姓穿衣随便,连华夷之辩基础的右衽也不遵守了。
而朱由检,还是要在大明军中继续推行右衽的。
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将归化人融入华夏,而不是让华夏变成了反向被人融合。
正本清源——
这是朱由检要做的事情。
……
实际上,军装的改革,对于军队实力的提升,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套铠甲,哪怕是最轻便的锁子甲,不算武器,都有十好几斤重。
棉甲和札甲,则更加沉重。
甚至,将领身上的铠甲,足足大几十斤之重!
在任何时代,防护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兵器时代,需要的是能够防住大刀劈砍、箭矢攒射的厚甲。
哪怕牺牲机动性,在获得更大的战斗力面前,也是可以容忍的。
而今日的大明,已经进入初级火器时代,原本那笨重的铠甲,开始拖后腿了。
甚至,往日为了防护腿部,特意加长的裙摆,也已经不再重要。
毕竟装备了手榴弹、多管荣光系列之后,大明军队已经不在倚重肉搏取胜了。
普遍装备皮甲,解放士卒的体力压制,成了摆在朱由检眼前的重头戏。
大明的一众工匠,经过仔细验证之后,设计了新式皮甲。
新铠甲,不但削掉裙摆,只有一件上衣。
甚至,就连胳膊部位,也只是防护到臂弯处的半袖铠甲。
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套镶嵌了精钢护心镜的皮甲,才不到十斤重。
省出来的重量,拿来多配备几枚手榴弹,大明军队的战力,将会成倍提升!
袄儿都司大战之后,得到了几十万只牛羊马骡的尸体,朱由检哪里还会缺少了制甲的皮。
龙州的设立,成为了控制草原的桥头堡。
大明以后——再也不会缺少皮甲了!
朱由检的到来,带给大明的,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
高坐在马背上的皇帝,抬眼四看。
在步兵的侧方,还有三个小方阵。
他们的军装,漆染的花花绿绿。
这是朱由检下令制造的大明皮甲版迷彩服。
这些小方阵,就是大明的特种兵。
领兵者,都是武监的太监。
他们的名字,只有一个——勇卫营。
这些士兵,别看数量不足五万,然而,却是朱由检能够不惧任何人的保证!
也是他留给继任者的法宝。
王承恩设置在郧阳(后世十堰)群山之中的一系列兵工厂,专门给勇卫营制造武器。
军中不会大规模配备的12管荣光手枪,他们人手一柄!
甚至,他们手中的复汉枪,已经不再是纸壳子弹,而是铜制的定装子弹!
内部定名为迅雷铳二式。
这是为了纪念赵士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