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作者:憨包鸭 | 分类:历史 | 字数:125.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67章 给贾兰的选择
李纨一万个不想让贾蓉进门,可看儿子第一次邀请人做客便打消了念头。
贾兰在荣国府几乎没什么亲近的兄弟,前些年和贾环来往比较密切,但贾环后来和贾蓉去了成都府,他就更没什么朋友了。
李纨迈动莲步走到门口。
”进去吧!“
贾蓉总感觉李纨对他有戒备,不过他光明正大没什么见不得人。
走进稻香村,贾兰邀请贾蓉到书房说话,李纨先吩咐素云倒茶,然后一起进书房,她不放心儿子和贾蓉单独说话,谁知道会不会带坏儿子。
走进书房,看到满屋子的书贾蓉暗自点头,贾兰简直是荣国府“奇葩”一样的存在,宝玉的书房他没去过,肯定比贾兰的书房豪华,书肯定没贾兰的多。
走到书桌前随意翻了翻,看到桌上摆放着一张写满字的纸,好奇之下拿在手里。
是贾兰写得文章。
而贾兰呢!见兄长看他刚写好的文章,不禁有点紧张,眼前这位兄长可是举人出身,皇上钦赐的同进士出身。
贾兰对贾蓉的崇拜除一力扛起贾族重任还有在短短两年内考中举人,他博览群书自问史书上和兄长一样的人物也不多。
李纨见贾蓉一进书房就检查起儿子的学业,戒备之心稍减,她当然知道贾蓉学识渊博是科场前辈若是能指点儿子一二,足够儿子少走很多弯路。
尽管她不喜贾蓉,却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要是能够和他亲近会受益无穷,不过不行,贾蓉品德有缺。
“蓉哥哥,怎么样?”
贾兰紧张的问。
贾蓉确实是在认真看贾兰的文章,听到弟弟期盼的问话,看他一眼笑道:“你这般年纪做出这种文章不错,再过一两年县试不成问题。”
其实站在贾蓉的角度看,文章写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如果按照这种趋势中秀才不难但举人难,贾兰的短板非常明显,闭门造车。
得到贾蓉的肯定贾兰很开心,邀请贾蓉入座。
这时候素云端茶进来,家里突然来了男人素云有点紧张,稻香村除了宝玉偶尔来几乎没别的男人踏入。
“素云,你去找园里管事的婆子取来灯笼在外面等着,一会蓉哥儿回去用。”
李纨吩咐素云,大晚上贾蓉来她这被人看到容易惹出闲话,叫个婆子过来“见证”她能安心些,也有给贾蓉压力的想法,如此他便不敢乱来。
贾蓉哪里不知道李纨的心思,眼神直视她,后者避开去。
被人防贼一样防着贾蓉只能表示无奈,灯光照耀下冰冷的女子身材窈窕,就是穿着素了些。
贾蓉坐下。
“兰弟现在跟着哪位师傅读书?”
贾兰失落的摇头:“蓉哥哥,之前都是在族学跟瑞大哥、代儒夫子读书。”他没有名师教导,全靠自己苦读。
贾蓉颔首:“关于我在祠堂那日提出解散族学,在西郊庄园建立贾家书院你怎么看?”
突然问起这个,贾兰有点不知所措,贾族之事他向来不参与,有点犹豫,母亲教导不要随意发表意见。
“无妨,你是读书人,将来科举有策问,就当这是一道策问题就行。”
这小子胆子小了点。
贾兰看看李纨。
“蓉哥儿问你直说就是。”李纨温柔对儿子道,她知道贾蓉在指点儿子。
“蓉哥哥我可以称你为兄长么?”
“当然,咱们一辈儿,你喜欢怎么叫都行。”贾蓉也觉得蓉哥哥挺难听,兄长更亲近些。
“其实我很少去族学,族学太乱,家族子弟们都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无用,大家都在玩儿,瑞大哥也不怎么管,代儒夫子虽严厉但他年纪大了,不光是我,旁支几个和我一样的族叔也不去族学,母亲说还不如在家自学,我的学问都是母亲教的。所以我觉得兄长解散族学建书院很对,我已经和母亲说了,等书院开学就去,虽离家远些但能进益。”
贾兰和贾蓉说明了族学的现状,很支持贾蓉的做法。
而贾蓉想的是李纨不愧书香门第出身,亲自教导儿子学问。
这和探春、元春她们教儿子启蒙不同。
感受到贾蓉 的目光,李纨心一酸,不如此能怎样?满府有多少人在乎她们母子?儿子在公公婆婆面前根本不得宠,他们的爱都给了小叔子。
儿子很好,读书上进她能做的就是先自学后教给儿子。
“书院已经在筹备中,想来十五便能开学,书院的夫子你嫂嫂请的学识渊博的老儒,你去了一定一日千里。”
贾兰重重点头笑道:“我也这样认为。”
贾蓉想了想,犹豫道:“原本我倒是能教你,不过想来二三月间要去漠北打战,咱们主脉就你一个读书种子,将来你走仕途也能为我分担一二。兰弟,若我给你寻个师傅,但要你离京几年你可愿意?”
“啊?”贾兰没想到兄长有这个提议,他一心想的是去书院读书,兄长却要给他觅得良师,还要离京几年,这让从没离开京城的贾兰没了主意,下意识看向李纨。
李纨呢!同样错愕,贾蓉想做什么?
“蓉哥儿意欲何为?”李纨眼神不善,她第一个念头想得是贾蓉把儿子支开然后对她下手。
而贾蓉呢是真心为贾兰的前途着想,没有师傅教导,整日闭门造车将来即便入朝为官发展也有限。
“婶子先听我说完,我没有恶意。”
这个女人在荣国府处处小心的过分啊!
李纨不语。
“兰弟,为兄的意思是,第一科举从县试开始太耽误时间,我会想办法找吏部尚书钱大人给你弄一个监生的名额,问题不大,这样你可以少奋斗一二年;
第二,为你求师是基于你好学,但做文章一无名师教导,二无阅历是不行的,为兄为何当年要远赴苏州求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才你写的文章匠气太重;
第三,为兄要给你寻的名师乃是我的至交,翰林院冯良,雍乾六年的探花郎,他的老师正是礼部尚书钱大人,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不过,不久后他就要往成都府任职,想来二三年可回,你随他去蜀中读书,回来后参加北直隶乡试便可。”
这是贾蓉给贾兰铺的路,荣国府一脉必须有人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