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七零:军少的腹黑娇妻

作者:君子有谦 | 分类:现言 | 字数:17.5万

第51章 招娣

书名:重生七零:军少的腹黑娇妻 作者:君子有谦 字数:4443 更新时间:2025-02-19 02:08:11

辣椒酱厂说扩大规模,立刻扩大规模。

现在旱情的影响,地里活儿全部都停了下来,这会儿村里的壮劳力全部都集中过来帮助建设厂房。

在有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向周边又扩建了出来。

顾念把辣椒酱厂账面上的钱拿了出来,继续盖砖瓦房。

大家伙儿对于这件事都乐见其成,所以干活儿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偷懒,比平日里在地里上工还要积极。

厂房不到十天就全部盖好,而且院子里还修的平平整整,不光厂房修好了。

很多人这回修水渠的积极性都有了。

因为顾念给陆八斤出主意,谁家派人修水渠,尤其是修水渠表现积极的话,那么可以优先得到加工厂一个工人的名额。

全村男女老少都上阵。

谁家也生怕自家少了这个名额。

所有人都看到加工厂前面工作的工人,每个月那都美滋滋的拿钱回去。

听说加工厂的工人现在一个月都拿50多块钱的工资,而且逢年过节还有福利。

上一次过端午节的时候还给发了江米,粽叶和红枣。

天热的时候还发了白糖,绿豆。

给女同志还发卫生纸。

光冲这个不知道眼红了多少人。

这回自家也有可能有这个待遇,谁家想要落后。

他们村子如火如荼,干的轰轰烈烈,而顾念这里又发愁了另外的事情。

现在厂房扩建好了,设备东西全都好了,但是原材料的问题很严重。

因为村子里原本订的那些辣椒合同,因为大旱的缘故,现在都没办法履行。

就算原来的合同可以履行,可是他们扩大生产规模之后,需要的原材料要比以前多得多,这个光靠村里人种也不够。

原材料需要大规模采购,而且在他们县城办不到,他们县城受了旱灾,现有的这些原材料肯定不够。

顾念给吴桂芝打了个电话。

这个舅妈是个好人,而且是真心想帮他们。

吴桂芝听完这话,“要不然去省里吧,省里有专门的批发市场,我听说过。那里货源齐全,让村里开个介绍信。”

“要不然就去川省,听说川省还有南省那边的辣椒非常多。”

吴桂芝给她出谋划策。

顾念一听也是他们这边遭了大旱保不起,省城里也不一定有这么多货源。

看来得到外省跑一趟。

可是出省一趟,这可是大事儿。

两天以后顾念和徐志和陆恒三个人一块儿上路。

本来应该徐敏陪着顾念去,可是徐敏要负责加工厂的管理,加工厂现在没了人立马就会出问题。

而且他们这一次出门身上要带大笔的钱。怕路上出岔子,必须带两个强壮的男人,这才选了徐志和陆恒。

陆恒是自家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心思。

徐志是村里老支书的儿子,以前当过兵,退伍回来了就在村里工作。

因为当初受过伤,一条腿有点儿瘸,但是并不妨碍地里的劳作,更重要的是,这位徐志曾经在南省当过兵。

这也是选了徐志的缘故,这样省了在当地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几率。

顾念也知道这不是后事,这会儿没导航,没有网络,想查询任何东西都比较困难。

而且很多批发市场都在一些很偏僻的地方,而且这些批发市场目前来说都属于国营的,没有什么私营企业。

就算是公私合营,可是也没那么好找,但凡是能找到的都在电话本儿上。

如果没有电话簿就很难找到这些地方。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人生地不熟,的确是需要走很多弯路。

他们出发的很快,买的是站票,连座位票都没买到。

库房里的原材料已经很少了,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就是必须带货回来。

这会儿运输可没那么快,就算是他们一来一回真的找到货,恐怕也得十天半个月。

顾念和徐志,陆恒三个人铺了一块包袱皮,坐在火车的过道里。

不光是他们,其他人也一样,过道里做了很多买站票的人。

顾念出门的时候特意把身上的钱分成了三份儿,这年头儿唯一不好处就是出门都得带现金。

而且现金还没有太大额的现金。

最大面额现在只有10块钱呢。

他们要进的大批量货物,靠这样的现金的确是很危险。

所以出门的时候在里面穿的背心和裤衩儿上面都缝上了口袋。

所有的钱都贴身被缝在口袋里。

这会儿天气还有点儿热,又不能穿很厚的衣服。

多亏这会儿的人们都不穿很合身的衣服,大多数衣服都会做的宽大一点。

不然的话很容易让人看出身上装着钱。

三个人身上因为都揣着钱,所以路上非常警惕。

这年头儿小偷抢劫的可是很多,一旦发觉他们身上有钱就危险了。

三个人坐在过道的角落里,两个大男人把顾念夹在中间,这样以防万一。

这一趟火车要坐三天两夜,从他们这里到川省,那可是远的很。

第51章 招娣

三个人正靠着火车地昏昏欲睡,就听到旁边坐的人正在低声说话。

“听你的口音像是西北的,是西北哪里的呀?我也是西北说不准,咱俩还是正经的老乡。”

“我是晋北的。”

“哎呀,还真巧,我也是。我就说听你口音像是老乡,这是去哪儿啊?”

“婶子,我是去我舅舅家,家里也揭不开锅了,舅舅说帮我寻了一户好人家。”

“哎呦,可怜见的,这年头日子都不好过。”

“是啊,家里弟弟妹妹都饿的不行,听说我要是嫁过去的话,那家人给十斤粮票五块钱。”

顾念听了这话微微一怔,怎么这个话有点儿熟?

略微抬头朝旁边看过去,正好对上一个年轻姑娘略微有些羞涩的脸。

姑娘长得又黑又瘦。

个子并不高,瘦瘦小小的。

顾念仔细打量她的五官,果然从这消瘦的五官里居然依稀找到了十几年后熟悉的那张面孔。

这不是招娣吗?

这是年轻时候的招娣。

心里微微顿了一下,她遇到招娣的时候是自己日子过得已经不错了,养猪场扩大招聘人手。

当时招娣带着自己的女儿找上门儿来。

自己看招娣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不容易,所以就把她留下了。

后来招娣在养猪场干活非常出众,又勤快,又能干,虽然说文化不高,可是能吃得了苦。

她和招娣年龄又差不多,慢慢的就说的来话。

后来招娣的男人几次三番的找上门来问招娣要钱,当时在养猪场闹得不可开交。

梁凤明觉得招娣惹是生非,想把昭娣开除。

招娣半夜悄悄的来找自己。

就是那一次她才知道招娣的经历。

招娣原本是好人家的姑娘,结果就因为家里穷,正好赶上灾年,没办法,为了家里弟弟妹妹能活下去。

舅舅给她介绍河省一户人家,招娣一个人坐上了去舅舅家的火车。

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毫无良知的骗子。

那个人贩子舌灿莲花,把这可怜的姑娘骗到了川省。

川省当时是在全国数一数二的穷地方,那里的姑娘都恨不得跑到外面去讨生活。

谁还乐意嫁到本地来?

可怜的招娣被卖到了川省最偏远的大山里,仅仅卖了20块钱。

她那个丈夫不是东西。

本来就比招娣大20岁,本来家里穷的叮当响,是凑钱买了这么一个媳妇儿回来。

可是偏偏一心一意要生儿子,生了三个女儿,两个都被扔到了后面的山上死了。

第三个女儿,要不是招娣拼了自己的命护了下来,不然的话会和两个姐姐一样的下场。

因为生不下儿子,丈夫成天对她拳打脚踢,家里的公公婆婆也对她动辄就打骂。

招娣和女儿的日子过的风雨飘摇就是为了护着女儿,招娣不知道挨了丈夫多少打。

眼看着女儿稍微大一点儿了,没想到丈夫居然动了念头,要把女儿用200块钱彩礼,嫁到隔壁村子的一个比女儿足足大20岁的屠夫家里去。

招娣第一次反抗丈夫就是带着女儿离家出走了。

那会儿政策早就好多了,她带着女儿在外面流浪打工,维持他们俩的生活。

她知道不能回去,回去女儿就完了,就这样流浪到了顾念他们村子在顾念的养猪场干活。

顾念知道了这件事,二话没有说,直接帮着招娣把她那个无良的丈夫直接送进了监狱。

后来养猪场遇到了最大的一场猪瘟,所有的猪都死完了。

被要债的冲上门。

而那个时候梁凤明胆小怕事,早就躲到了城里他的弟弟妹妹那里,留着自己一个人应付那些债主。

那些债主冲动之下对她拳打脚踢,都是招娣每一次冲在前面紧紧的把自己护在了身下。

两个人算是真正的姐妹情。

不过可惜招娣的身子骨早在那些年被丈夫磋磨中坏了根本。

招娣早早就英年早逝,她把赵娣的女儿送到了城里。

那孩子虽然没文化,但是是个知恩图报的,后来嫁了人之后虽然嫁的远,但是每隔三年,五年总会回来看看自己。

当然她后来和梁凤明落魄到那个的时候,招娣女儿是想要把她接走的。

可惜顾念不想连累她,毕竟梁凤明和自己捆在一起,她要走,梁凤明就要跟着他们。

他们跟招娣女儿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招娣女儿已经结婚,有自己的孩子。

凭什么要养他们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到时候会让招娣女儿为难,说不准还会引起家庭矛盾。

再说他们两个若有这样的下场怪梁凤鸣,凭什么要让招娣女儿为了他们承受这样的负担。

于是她故意断了和赵娣女儿的联系,和梁凤明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去捡破烂。

可是她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能早一点儿遇到招娣,如果可以让招娣不被人贩子卖到那可恶的那家人手里。

也许招娣有不一样的生活。

毕竟招娣的舅舅不会害自己的外甥女儿,听说招娣的舅舅给她找的那户人家还算殷实,而且男人也是老实肯干的勤奋人。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出行居然能够遇到招娣。

招娣本能的感觉到有人正在看着自己抬头,却对上了坐在对面的一个姑娘的眼神。

那姑娘的眼神望着自己,仿佛里面在燃烧着火焰。

招娣本能的有些慌张,想要往后躲一躲,她不知道为啥一个陌生的姑娘为什么看着自己会这么激动,仿佛认识她一样。

可是他俩明明不认识。

招娣慌慌张张的低下头。

旁边的婶子却笑着说道。

“十斤粮票五块钱,你舅舅就把你许出去了,你舅舅是亲的吗?”

“我舅舅是好人,在我们那儿3块钱就能娶一个媳妇儿。这个彩礼已经不少了。”

招娣有些害羞。

“傻姑娘,我们川省那边娶一个媳妇儿至少要50斤粮票20块钱。”

旁边的婶子一脸的慈祥,这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人。

大概是生活过得不错,大圆盘子脸上面缀满了肥肉。

猛然让人一看倒是像个弥勒佛一样,就是这副面孔才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什么50斤粮票20块钱?这么多?”

傻姑娘显然被这个彩礼给震惊了,那双眼睛瞪得圆圆的。

“要是有这么多粮票和钱的话,那我弟弟妹妹就不用饿肚子了。”

这年头儿家里子女多,当长姐的一般都很有责任心。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是他们的责任。

顾念听赵娣说过,他最小的妹妹就是因为家里遭了灾,以后给饿死了。

那位婶子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骗你干啥呀?我们那边儿不好娶媳妇儿,所以为了娶一个媳妇儿,那是砸锅卖铁。你说你长得模样又不错,要是嫁到川省去,可别嫁到你舅舅说的那,人家好的多。

再说了,我听你这意思,嫁人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家里,一看你就是个好姑娘。既然是这样,干啥不找个好人家呀?”

一副为了招娣考虑的模样,立刻把这刚出门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哄得满眼感激。

“婶子,可是,可是我已经跟舅舅说好了。”

“那有啥说好的呀?要不然这样你先跟我去看一看,如果你觉得那里不错,然后再去跟你舅舅说一声。

反正又没领结婚证,你想一想50斤粮票20块钱,能让你家里的日子翻天覆地,弟弟妹妹都能过上好日子。

要不是咱俩是老乡,我才不管你这种闲事儿呢。

瞅着你也是个孝顺姑娘,我才不忍心你嫁到那穷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