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情劫
作者:细嚼慢咽品人生 | 分类:武侠 | 字数:148.8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89章 千里归途②
宁静决定在这之前,冒险再去买一些,她之所以对北夏印象不好,除了在新京城皇宫受夏桓姐弟拘禁之外,还源于她不懂北夏言语。
每次都碰到些蛮不讲理的人,第一次为了买米粮,差点被人捉了去,还被迫自卫不得已杀了人。
第二次买米又被人敲竹杠,她不得已花了近十倍的钱买了一袋米。
事后还被人打劫,若不是她手中的手弩,震慑住了那些蛮子,后果不堪设想。
在她心中,北夏就是蛮夷之地,民众也都是野蛮无知的,跟他们完全没道理可讲,她此生都不想再踏入北夏半步了。
快到万寂山的前一夜,遇到了一个小村庄,宁静还是带着夏雪天一起去买米粮。
虽然还够吃好几天的,但她听说万寂山艰难险阻道路崎岖,以她们的速度,至少要十余天才能通过。
庆幸的是,过了万寂山,就是乌蓝国境内了。
她们牵马来到小村庄,夏雪天仍然是发挥翻译的作用,见出来的是个老婆婆,宁静与夏雪天,客气的对老婆婆行了一礼,并说明了来意。
老婆婆知道她们的来意之后有些无奈,她带着宁静夏雪天两个人,去她家米缸看,意思再明白不过,不是她不愿意卖,实在是她家也没有米粮了。
北夏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一路上,百姓都缺衣少食的,这些年也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啊!这些百姓没有吃食如何挨过这漫长的岁月,岂不是只有等死的份?
老婆婆说的话,通过夏雪天一知半解的翻译,宁静大概知道了原因,是军人搜刮走了她们的粮食。
宁静愤愤不平,后来老婆婆带她们去了粮食囤积处,见外面有许多士兵把守,宁静让夏雪天,去跟那些士兵打招呼。
夏雪天本就讨人喜欢,再加上她刻意装出的小大人模样,逗得那些士兵纷纷上前,想看看夏雪天,究竟是谁家的孩子,竟如此有趣。
等把守米粮的人聚齐之后,宁静突然出来,拉着夏雪天就要往回走,那些士兵纷纷挽留夏雪天,让她多玩一会儿再走不迟。
宁静笑了笑又折回来,等那些人聚齐之后,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一阵粉状物撒向那些士兵,几息过后,那些人纷纷倒地。
宁静让夏雪天转告婆婆,立刻通知各家尽快过来取米粮,不可贪多,保证自己家能挨到新米出来即可。
一定要将粮食藏好,别再被找到了,上面问起来就说米粮被不知名的强盗抢走了,如此就可以脱罪了。
婆婆感恩戴德,宁静与夏雪天装了自己需要的米粮,放马背上就离开了这个村庄。
她不是救世主,凭一己之力只能救这些人不至于饿死。
说白了,百姓过得如此穷困潦倒,还不都是统治者无能,也就是夏家肖家不作为,才使得百姓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们两家忙着争权夺利,都不顾百姓死活。
宁静为身在北夏的普通百姓,而感到悲哀。
还是舅舅统治的乌蓝国,最令人向往,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虽然国力弱小,国土面积也不如另外两国大。
但终究是让舅舅蓝家几代人,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乌蓝国成为百姓心中的人间乐土。
她们驮着两袋米粮与哑女汇合后又继续赶路,赶路期间哑女病了几天,宁静让她骑马赶了几天路,这几天才算好些。
若没有哑女帮忙,她不可能面面俱到,哑女有孕在身,本不应长途跋涉,宁静自己也一样,不过哑女的月份比宁静更大一些,因此也更凶险,但她们都有不得不走的理由和原因。
两个女人都想逃离,北夏新京城那座牢笼,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生在新京城。
于是只好结伴一起逃离,她们都想开始新的生活,告别新京城,就是告别了过去。
所以尽管历经千辛万苦,她们都毫不退缩,一直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依为命的走了近一个月了。
哑女病好后,夏雪天也病了,也幸亏宁静身上带有各种药,才得幸免于难。
万寂山果然是万籁俱寂,放眼望去,她们走在山脚下,眼见山高万仞,山顶积雪仍未消融,像戴了顶白绒绒的帽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溪流让她们吃足了苦头,脚每天都会打湿,晚上再烘干鞋袜。
夏雪天就是在过万寂山时病倒的,为了尽快赶路,不得不将吃过药后晕睡的夏雪天,绑在马鞍上继续前行。
母虎的食物还是能勉强供应的,偶尔能打到狐狸野兔等小型动物。
母虎若吃的少,宁静挤奶也相应的减少了,马匹就比较麻烦,虽然雪融化了,但放眼望去植物少得可怜,且都在山上。
宁静每日免强给马匹割些枯草和枯藤应付,但也总不是个办法,后来见马匹日渐消瘦,宁静不得不煮粥喂马。
还好最后那次补充的两袋米粮够她们吃很长时间了。
即使每日煮粥喂马,也还是可以坚持十来天,算算时间,应该够撑到乌蓝国了。
她们在万寂山走了十来天,才终于穿过那座,令两国边境百姓,谈之色变的贫瘠山脉。
但是她们成功穿过了,只是母虎瘦了一圈,马匹也瘦了一圈,哑女与宁静也是瘦了一圈,夏雪天最惨,瘦得就只剩皮包骨头了。
为此,哑女总担心她会夭折在路上,还好夏雪天终是挺过来了。
她们即将走出万寂山时,所有人都不禁回头望着来时路,夏雪天弱弱的哭出声问道:“舅舅,我们是不是离开那个可怕的地方了?”
宁静也是忍不住喜极而泣道:“没错,过了这条河,我们就能开心快乐的活着了。”
哑女情不自禁的上前抱着宁静,宁静知道她感激自己,不好意思的道:“虽然是我带你们逃出来的,但没有你们母女相伴,我也走不到这里。我们算是相依为命,互不相欠。”
她们来到两国交界处,前面就是一座石桥,石桥很窄,下面河水湍急,上游狂泄而来的河水,拍打着两岸石壁,和中间的桥墩,使石桥桥面不停的微颤。
河水拍打河岸及桥墩发出的声音,好像愤怒的咆哮。
眼看着石桥下怒浪滔天,众人心里也都犯怵。
这座桥是有来历的,当年北夏挟持乌蓝国太子妃和皇孙,强行要求与乌蓝国联姻,这座桥就是为了联姻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