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九天揽月
作者:凤凰苗苗 | 分类:历史 | 字数:80.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章 举人张宝骏
吴天佑对张宝骏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就是这太平军的身份。太平军早期砸佛寺毁孔庙,在士人眼中如同洪水猛兽,纷纷自发组建乡勇起兵抵抗。
所以,他在实施政策时会因地制宜做很大改动,和其他太平军有巨大区别。继续让世人误以为是太平军,就怕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会让其他太平军的行为败光。
张宝骏也不由地陷入沉思,习惯性来回踱步。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弄得不好,会过早引起太平天国高层的注意和猜疑。
“军帅,我军的确需要一个独特的名称对外宣传,以示和太平军的区别。扬威军这名号就不错,我们只要加大宣传,淡化太平军色彩就可以了。唯一麻烦的是这身太平军的军服,士绅及民众的痛苦记忆太深,短时间内怕是难以抹平。”
“军服?”吴天佑心下不停思考。自己心里对太平军军服并不反感,也谈不上喜欢。但更倾向西式军服,特别后世的德国军服最是喜欢,现在还有很深的印象。
只是,这真要把军服换了,深究起来,是形同造反。而且,最近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在进行中,民众对西式军服的反感,怕是不会比太平军军服少。
“不行。现在换掉军服,太过敏感。”
“还有一个方法,那就弄一面扬威军特有的旗帜。”
“这个可以有。就这么办。除了我还保留太平天国的标准旗帜外,下面所有部队,都使用扬威军军旗。我的意思,为了有明显的区别,就用长方形的横旗。至于具体的内容,一会儿你和贺黎明、杨文才他们二人商量一下。
我现在委任你为扬威军幕府幕僚,主管地方官员的任免、升迁、考评。你对徽州的官场比较了解,就从徽州开始。以后,我军控制区的所有官员都在你的管辖范围。”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张宝骏始料未及,心里却瞬间暖烘烘的。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
吴天佑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一举一动绝不是无的放矢。对于一个降官,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不仅需要博大的胸怀,更需要有高度的自信和对自己充分的信任。
“哈哈,我们出去吧,想必覃指挥使和陈部长都等急了。”吴天佑站起身,走出书房。张宝骏紧跟其后一起来到县衙大堂。覃陈二人见到,立即过来见礼。
吴天佑回过头对着张宝骏:“奇文过来,我正式介绍一下。”
“张宝骏,字奇文,现在是我扬威军幕府,主管官吏事务。”然后又向张宝骏介绍覃陈两位,“这位是内卫指挥使覃超,这位是军需部部长陈观堂。大家彼此熟悉熟悉。”
众人寒暄入座,吴天佑开始发问:
“你们二位过来,有什么事?”
“军帅,你要求收集的船只已经办妥,共收集到23艘大船。”陈观堂汇报说道。
“很好。陈部长,你立刻着手安排,我们要更换军旗,除我的帅旗外,全部都要使用新的扬威军军旗。
首先要更改陈德才的前营和建设3队的旗帜,这些船就是他们出征用的。至于旗帜的具体情况,一会儿会通知你。”
“是,军帅。我立即去办。”说完一个敬礼,出去办事去了。
吴天佑接着吩咐亲卫,去传唤前营旅帅陈德才和建设3队队长。随后回过头问覃超为什么事。
“军帅,英王带部队驰援太湖城,在6天前就已经和湘军开战。据了解,几天恶仗下来,太平军伤亡了七八千,湘军才伤亡2千多,形势很不乐观。
如果照这个比例打下去,哪怕是比湘军多一倍,太平军也是凶多吉少。”覃超有点郁闷地答道。
吴天佑一听,伤亡比差不多1:4了,怎么回事?湘军进攻太湖,我军驰援,是敌攻我守的态势,就算是太平军的战力不如湘军,也不应该打成这样啊?这得多脑残才能打出这个战损比,英王难不成在梦游吗?
特么的,湘军6万来攻,你12万大军迎战,太湖城还在我军手中,打成现在这样完全不应该啊,英王不可能就这点水平。
一问之下才知,由于湘军攻击迅速,在英王大军未到之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合围太湖,并于太湖城外,布置了三道防线,采用战壕围困太湖守军。
现在是守军出不来、援军进不去。英王不得已只能强攻敌阵,打通内外联系。局势就演变成我军进攻、湘军防守了,伤亡是直线上升。
靠!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是遇到高手了。别说是太平军了,就算是我后十三军、或是西洋列强的精兵,现在对战壕这种防御战术也没有有效的方法,只能拿人命填。
吴天佑也很头大,这战壕确实不好打。现在还不是战壕最难打的时候,配上轻重机枪的战壕,那才要命。
战壕不是打不了,记得后世的电影《亮剑》中就有方法,李云龙当时就是用战壕对付战壕,把战壕挖到对方战壕的前沿,然后不计代价集团冲锋,一举灭了山田大队。
第22章 举人张宝骏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攻打战壕里的敌军,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除非你有坦克,那直接碾压过去就得了,可自己哪地方弄坦克去。
这种打法完全是在拼消耗,正中敌人的下怀。现在,英王就算想撤都难了,一万多太平军被湘军保卫在太湖城里,不可能丢下不管。
最后,吴天佑只能长叹一声;“现在,只能看英王的了,希望他能够找到应对之策。我马上写一封信给长兄,你安排人立即送过去。”
说完,便起身走向书房。片刻功夫,吴天佑出来把书信交给覃超。让他立即去办。等覃超离开后,吴天佑侧过头对张宝骏说:
“奇文,你在这徽州也有三四载,对当地的商业情况了解多吗?徽商可是大清三大商帮之一,我们现在就在徽州,得抓紧机会,把他们网罗过来,大家一起发财。”
张宝骏听后一震。说实话,文人在心底里依旧是瞧不上这些商贾的,哪怕他们穿金戴银,身家百万,那依旧是贱民一个。所谓士农工商,这商处于末位,是贱得不能再贱的贱民了。可瞧军帅这模样,似乎是非常看重商人,这怕是取乱之道啊。
“军帅,商贾之事微臣了解不多。毕竟农桑才是根本,商道是细枝末节,军帅不用这么看重商人。以免以后上行下效,伤了根本就麻烦了。”
张宝骏的反应在情理之中。吴天佑深知,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熏陶,重农抑商的观念深入人心,想在短时间内凭三言两语改变他们,就是天方夜谭。
于是也懒得争辩,颇为无奈地说道:
“奇文苦心,重农桑是根本所在,我肯定牢记在心。只是,我军急需大笔银两。现在我军官兵军饷,官员的俸禄,都是战场缴获所得。
我军每月军饷及俸禄,加上粮食,每月开销不低于20万两。还有,购置枪械弹药,开支也十分巨大。光靠农桑,我军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钱财。
经商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没能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用别人打,我们自己就玩完了。”
张宝骏清楚,这确实属实个大问题。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有钱未必万能,没钱却是万万不能。说到筹集资金,抢劫、抄家也能做到,但这种无耻的暴力敛财手段,会严重破坏原有的经济格局,以后想发展经济就难了。经商,不失为一个生财之道。
吴天佑话音刚落,张宝骏还没来得及接话,就看到前营旅帅陈德才和建设3队队长匆匆赶到,来到跟前就是立正敬礼,行的是标准的军礼:
“报告军帅,卑职奉命前来报到。”
吴天佑用手指指右边的座位。“都坐下吧。”
二人坐下后,吴天佑拿出一张地图摆到桌上,指着上面就对着二位说:
“这次叫两位过来,是有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英王和曾国藩在太湖城附近激战,战事胶着。为了配合英王的行动,我决定派你们前营和建设3队,沿大共水南下,过昌江把沿途的浮梁、景德镇、饶州府的府治鄱阳都给我打下来。
据我们的情报,浮梁和景德镇都是1000绿营兵,鄱阳是两千。不过,湘军有4千援兵赶往鄱阳。”
二人听到有仗打,都起身敬礼。“军帅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好。这次出征,旅帅陈德才为主将,建设3队配合行动。怎么打,陈德才你说了算,我不管。这里,我就只有几个原则。
首先,是保存实力,不要死拼硬打;其次,大造声势,营造一种不打下南昌誓不回头的效果;三、只打击地主恶霸和官商;四、清军援兵到鄱阳后,打得下就打,打不下就及时撤兵。部队一个月内退回这里。还有什么疑问吗?”
“如果普通地主武装主动进攻我们呢?”陈德才问。
“任何敢在我扬威军面前拿起武器的,一律就地消灭。你们赶紧去准备吧,明晚出发。”
在湖州前线,由于最近的战事顺利,整个湘军士气补短板高涨,连带军官们也对局势乐观起来。对面12万长毛大军不过如此,战力不足,空有数量而已。
连日激战,长毛伤亡已过两万,而自己这边死伤6千多而已,众人已没原来那么大压力。照此打下去,长毛再死个2万来人,估计就撑不下去了。
更好的消息是,太湖城里的长毛连续几次突围,都被湘军狠狠打了回去,伤亡惨重,估计守军就剩万人左右,且弹药不足,粮草将尽,形势非常有利。
“大帅,前方急报。”亲卫进来禀报。
“快让他进来。”
信使很快进了大帐,跪拜道;“奴才是霆字营信使,奉命前来向军帅禀报。我霆字营遭到长毛军猛烈进攻,损失惨重。交战一个时辰,我军损失近1500人,已难以为继。请大帅早做准备。”
鲍超的霆字营虽然属于湘军,但并不属曾国藩直辖,而是属于胡林翼一系。这次太湖大战,胡林翼和多隆阿两人作为前线指挥,霆字营向胡林翼请求援兵即可,并不需要通报曾国藩。这次通报,显然是鲍超感觉事关重大,以私人身份禀报军情,让他有所准备。
“可知是哪支长毛军在进攻?”
“是左五军1万3千余人。左五军火器众多,战力强横,我军仅有4千余众,难以抗衡。”
信使退下,曾国藩的好心情也没了。来到地图前,仔细端详起来。霆字营是固守在太湖城东北20里处的小池驿。
从信使汇报的情况看已伤亡过半,能否坚持的住很成问题。一旦失守,后面的两道战壕防线很难阻挡左五军的攻击。如果让长毛打通太湖城的内外通道,湘军这仗就没法打下去了。
曾国藩就这样,一直呆在帅帐里,思考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局面。直到亲卫把饭菜端过来,才发现已经到了酉时三刻(17:45分)。匆匆吃罢,便抛开战事不管,端起茶碗细细品味。
品茶如品人,人品如茶品。曾国藩是《中庸》的忠实信徒,中正平和是其信奉的人生真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是其一生的追求。
一个人喝茶,其意不仅在止渴,更在于鉴赏其色、香与味,体会其苦、甜与醇,领悟其淡、雅与和。自省自悟,品出茶的真性,体会人生百味,达到天地人和相通的境界。当你端起茶清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是否也在品味你自己呢?
“大帅,饶州府600里加急,信使已在帐外。”亲卫一声禀报,打断了曾国藩的思绪。
“传他进来。”
信使急匆匆来到跟前,递上文书跪拜道:“奴才拜见大帅。发匪后十三军兵发饶州,请大帅速发援兵,以防不测。”
“后十三军?”曾国藩拿起文书,嘴里还自言自语地念叨着,难不成是吴天佑去打江西了?仔细一看,文书上清楚写到,发匪后十三军前锋部队数日前突然发起进攻,连续攻占了浮梁、景德镇。
两日前,从景德镇发兵,大小战船60多艘、1万精兵,向饶州府治鄱阳进发,估计再过两三天就可到达。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让人担心的是,扬威军既不强行剪发,也不打砸孔庙,寺庙和道观也不冲击。打击的对象就只有官府、旗人、官商和土豪劣绅。
号召有志之士当奋起抗争,不做满清的奴才。说实话,曾国藩清楚,这样的口号,在士人中很有市场。毕竟,男人立身处世,谁喜欢去做奴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