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九天揽月
作者:凤凰苗苗 | 分类:历史 | 字数:80.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9章 补网
四人全部心中大震,这下玩大发了。
“扬威军有多少人?”刘铭传急忙问道。
“大概2万。我们营官让我过来通知大人你们。”
“昆山方面有消息吗?”
“没有。我是直接从正仪过来的,那边情况不清楚。”
刘铭传挥挥手让通信兵退下,然后恨恨说道:
“这吴天佑胃口不小,就凭着四五万人想围歼我数万大军,做梦吧。不过,全部走肯定大家都走不了,吴总兵(吴长庆),是我留下还是你留下?总不可能把洋大人留下吧?”
吴长庆心想,洋大人是肯定不能留下的。而你刘铭传是部堂大人的红人,如果留下你,自己就算回去了,也没好果子吃。
而且,跟大队走未必是安全的,扬威军完全可能取大舍小。
“刘总兵,就我留下来断后吧。”
看到吴长庆主动申请留下断后,刘铭传暗道,算你识相。
“这样,你率本部、5千援军及太平军降军阻击正面扬威军,我把所有火炮留给你。最少要给我们争取三天时间。能做到吗?”
吴长庆长叹一声:“我只能尽力去做。”
刘铭传心想,这话听起来让人很不满意,可现在这种情况下,谁又有本事保证一定能做到呢?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行,那你就去准备吧,我们入夜就动身撤离。”
等吴长庆出去后,刘铭传和戈登和士迪佛立说:
“两位洋大人,你们看这样安排是否妥当?”
妥当,这有什么不妥当的,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两人心想,只是你特么的都安排好了再问我们妥不妥当,是不是太假了点。
刘铭传接着说:“我们应该派信使去和李部堂汇报,让他派出部队,接应我们突围。”
对于这种安排,戈登和士迪佛立二人当然没意见,都表示同意。
不过,刘铭传的如意算盘算是白打了。下午申时(15-17时),李鸿章的通讯兵带来致命消息:攻击常熟的3万扬威军突然南下,围攻昆山,让他们快速回援。而且,通讯兵也确认,正仪另有一股2万左右的扬威军。
刘铭传好一阵才回过神来,等通讯兵退下后,紧急找来其他三人商议。
“刚刚得到消息,部堂大人在昆山遭遇扬威军3万大军围攻,要求我们回援。现在,昆山方向共有5万扬威军,对面有4万。而北面是阳澄湖、南面是吴淞江。大家说说,怎么办?”
三人听后都大惊失色,这扬威军是下死手了,非要吃掉这数万大军。
戈登说道:“事到如今没什么好考虑的,突围只能是昆山方向,我们才可能回得去,也有机会和李鸿章合兵一处。就按原定方案,只不过这次是要拼老命突围罢了。”
士迪佛立:“要想突围成功,我们必须带上火炮,哪怕是因此拖慢行军速度,也必须全部带上。”
刘铭传:“我们撤退后,下半夜,吴长庆部也后撤,撤到太平军投降的那个营地,那里有比较完善的战壕,可以有效抵御扬威军。”
吴长庆没意见,反正是殿后就是等死,在哪里死并不重要。
苏州城里的吴天佑,此时也接到了郭长芳的通报,成功占领正仪。同时,严三狗也传来消息,按时抵达昆山,正在攻打昆山。
吴天佑长吁一口气,总算把这帮英法联军关到笼子里了。下一步,就是怎么把他们抓到手。毕竟对方一共有4万大军,一个不小心,敌人就可能突围出去。
吴天佑在地图前沉思。猛然间,只见吴天佑面色大变,从容的笑容从脸上迅速消失,换上一副凝重的面容。他犯了一个大错:心太大。
如果是绿营,别说4万,10万也可以这么打。可现在的对手是武装到牙齿的淮军、常胜军以及英法联军,双方战力相差无几,这样布局就太过危险了。
孙子兵法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自己一直倡导使用参谋团来规划战役,偏偏到了自己头上,却是靠拍脑袋决定,基本很少用参谋来规划作战,失误啊。
于是,吴天佑立即派人叫来了内卫覃超、亲兵师师帅韩俊、骑兵师师帅格根塔娜、第二师师帅、炮兵一师师帅五人,布置任务。
“第二师除留2个旅防守苏州,其余部队立即接手亲兵师阵地,给我看住当前之敌;
骑兵师立即出发,从南面绕过淮军防线,穿插到淮军后方,跟踪敌军主力。记住,在射程外吊住他们就行,以迟缓他们的行军速度;
亲兵师韩俊,也是从南面绕过防线,追击敌军,逐一吃掉他们的殿后部队;
炮兵除攻城炮外,把所有在射程之内的可疑目标全部轰平,工程炮旅监视敌军火炮。大家立即行动,覃超留下。”
等几人离去,吴天佑马上说道:
“覃超,立即传令严三狗,让他放弃攻打昆山,赶到正仪和郭长芳汇合。郭长芳为正、严三狗为副,把这帮逃回的敌人给我拦住了。
记住,他们这么打我不管。我只关注8千英法联军和5千常胜军、关注士迪佛立和戈登。淮军有的是时间解决,不行就放了他们。
立即派人把命令传出去,分五批连续传送,每隔半个小时一批,确保郭长芳和严三狗能够收到命令。快去吧。”
下达完一串命令后,吴天佑无力地躺在椅子上,真特么的累。
不过,他还是发现自己还遗漏了一件事,又立即把卫兵叫来,让他们派人向第一近卫集团师韩鹏传令,取消攻打吴淞口并在吴淞口设炮台的命令。
和英法两国暂时还不宜翻脸,威慑威慑就够了。如果再吴淞口设炮台,就不是威慑是赤*裸*裸的威胁了。面子上过不去,英法想不翻脸都难。
而在断后队伍中,太平军降军的几个天将、天福是最最郁闷的。本来投降就是为了活命,偏偏投降后还是炮灰命,1万2千人的部队,1万没了,就剩2千。
而且现在看来,很快会变成扬威军的俘虏,这到哪说理去。
撇开断后部队不说,当士迪佛立等人得知扬威军骑兵向南出发时,就预感不妙。也不等什么天黑不天黑了,立即带领部队撤退,往昆山方向逃窜。
下午,一路相安无事。
夜晚,淮军等也是马不停蹄急速赶路,没有遭到任何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