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6章 柴大纪做了替罪羊
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这话一点也不假。
柴大纪做梦也没有想到,林爽文被抓后,在京城菜市场门口枭示首级的时候,自己的人生也马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柴大纪内心悲愤不已,他排除万难,与诸罗县城民众一起坚守城池,终于迎来了大军,杀退了围困诸罗县城的林爽文匪寇。解救了诸罗县城之围,他还被乾隆皇帝予以嘉奖,授予公爵,本以为自己从此就可以飞黄腾达,官运亨通。
谁知世事难料,林爽文被消灭后,自己的末日也很快来到了,没想到诈降的李月夫一语成谶,自己的人头也和林爽文一样会被割下来示众。
此时的柴大纪已经五天五夜水米不进了,他一半清醒一半迷糊,虽然自己还没有死,可是只有躯壳,早已没有了灵魂。躯壳又软弱又沉重,而灵魂却在四处飘荡不羁,他整个人随心所欲出地缥缈在似梦非梦的幻境中。
恍恍惚惚中,他仿佛又来到了家乡,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来到了家乡的那口水塘前,可是水塘里水却不像以前那样清澈见底,现在一片浑浊不堪。
水面上飘满了枯枝败叶,飘满了死去的蛆虫蚂蚁,水塘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气。
恶臭气漂浮在整个水塘的上空,他被这恶臭气彻彻底底地熏恶心了。他想呕吐,可是又吐不出来。
柴大纪就在这种虚幻的梦境中喘息着,他不知道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地狱。
可能柴大纪怎么又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切都是福康安导演,和珅撺掇乾隆皇帝造成的一幕悲剧。
事情的导火线还得从那天嘉义县城被福康安解围之后引起的。柴大纪不拘小节,见了福康安没有行跪拜大礼,而且还和福康安并肩骑马进入了嘉义县城。柴大纪这就犯了大忌,令福康安极为不爽。
进入嘉义县城后,在嘉义县城内到处听到的,见到的又都是赞誉柴大纪的忠勇之词,福康安心中的不快又添了一把燃着的干柴,燃烧地更旺了。
福康安进城后,越看柴大纪心里越不舒服,他就暗地里给乾隆皇帝写了一封奏折,告了柴大纪的黑状。
福康安心胸狭隘,是个眦眦必报的人。他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说:柴大纪巧取豪夺,蔡攀龙奏报不实。尤其是根据俘获的林爽文贼寇的口供,他们说出了起义军造反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柴大纪处置不当,平日里柴大纪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强取豪夺,致使老百姓民怒沸腾,怨声载道。
当然,乾隆皇帝看了福康安的奏折,并不这样认为柴大纪。想想他当着军机大臣的面,含着眼泪给诸位大臣诵读柴大纪的奏折,柴大纪也不会是台湾林爽文起事的罪魁祸首。
乾隆皇帝了解福康安的为人,他猜想一定是柴大纪在那儿得罪了福康安。福康安一向自恃官高,而柴大纪一个诸罗县城的总兵,却得到乾隆皇帝的屡屡褒奖,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再说柴大纪又对福康安稍有怠慢,有些失礼,致使福康安心生不满,才弹劾柴大纪。
乾隆皇帝没有接受福康安对柴大纪的弹劾。乾隆皇帝认为柴大纪和蔡攀龙可能在对待福康安上有些不尽福康安的礼节之处,被福康安憎恨,才弹劾柴大纪和蔡攀龙二人。
所以乾隆皇帝直接给福康安回复谕示,说:柴大纪能够坚守诸罗县城,五个多月不被林爽文匪寇攻陷,可见柴大纪对朝廷的忠诚,蔡攀龙能够积极协助配合柴大纪坚守城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们不可能犯罪。并且语气中含有谴责福康安的意思。
福康安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审饬,岂能善罢甘休,他接连又上了几个奏折,不断地弹劾柴大纪。
福康安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为了能够把柴大纪打倒,打垮,打得他爬不起来,他就挖空心思地寻找柴大纪的犯罪事实。
他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许多柴大纪在诸罗县城的罪状。他列出了柴大纪在台湾两年多时间里贪污受贿的具体数额。他说柴大纪在诸罗县城贪污营私,致使岛内府中亏空,入不敷出,而且库存银两去路不明。
福康安费尽心思地想要把柴大纪整垮,就接二连三地给乾隆皇帝上奏折。乾隆皇帝本来是不打算查柴大纪的,可是经不起福康安的软磨硬泡,又怕伤了福康安的进取心,于是采取了和稀泥的办法。他一面告诉福康安专心围捕,一面派和珅到闵浙地区,调查黄仕简、任承恩、常青和恒瑞的事情。
可怜的柴大纪,除了福康安弹劾他外,和珅又在他的身上狠狠地踩了一脚。
和珅借助福康安弹劾他的奏折,又推波助澜了一下,最终柴大纪成了常青和恒瑞的替罪羊,他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送上了断头台。
和珅接到乾隆皇帝的圣旨后,就奔赴闵浙地区调查黄仕简、任承恩、常青和恒瑞的事情。
和珅当然不能把常青的事情给抖搂出来。如果常青出事,他也可能会受到牵连,他和常青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和珅能作出这样的蠢事吗?!
可是和珅又不能不查处一点问题来,不然怎么向乾隆皇帝去交差。他走马观开花地看了一趟,想到了福康安弹劾柴大纪的事,心中就有了注意。何不移花接木,把常青等人的罪状扣在柴大纪的头上呢?这样,既解救了常青等人,又满足了福康安的心意,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和珅这样一想,就决定用柴大纪替代常青等人的罪状,把柴大纪送上断头台。
人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我说朝中有人好保命。一个柴大纪因为朝中没有人,就替别人顶包了。而常青又被和珅罩着,就万事大吉了。
世道就是这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此话真的是经典,说出了社会生存法则,说出了混迹社会的真谛。
你不要以为自己会打打杀杀就了不起,其实在人情世故面前,打打杀杀算不了什么。人情世故才是真真杀人不见血的双刃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