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1章 没有人敢说实话,怕丢了小命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乾隆皇帝在山西大同白云寺行宫遭受过豆腐渣工程的袭击后,心里就有了阴影。再加上他一路西巡,发现了许多类似的豆腐渣工程,乾隆皇帝龙颜大怒,决定派刘墉到全国各地去巡查,惩治这些钻营取巧的贪官污吏。
刘墉领命后,就出发了。刘墉去哪儿,他没有说,他也和皇上一样,采取微服私访的办法,去查这些贪官污吏。
刘墉反常态而行之,他没有按照大家正常的思维方式去巡查,而是反向而为之。他带着侍卫番役们不去南面,而是向北而来,他们悄悄来到大同。
刘墉和侍卫番役们换上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拿上一个打狗的破棍子,假装成讨饭的乞丐,一边讨要吃喝,一边到四处走访密查。
刘墉来到大同市上一个茶坊里,这里是人员最为密集的地方,各色人都有,容易听到了老百姓的心声,也能够得到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
刘墉要了一碗茶,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坐下,边喝茶边听老百姓的聊天。
喝茶的老百姓七嘴八舌的说着社会上的新鲜事和各种新闻,刘墉认真地听着。他听了一会儿,发现老百姓好像不议论官府的事,不议论社会上的大政方针。
刘墉觉得有点奇怪,这不符合常理。一般说来,茶馆里就是一个社会缩影,各种身份的人都有,各种声音也都有。可是大同市的这个茶坊里,却是出奇的古怪。他们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任何与政府有关的话题,只字不提。
刘墉看着老百姓都没有提及此事,就只好主动出击。他端上茶碗,走到一个桌子边,问一群穿的破破烂烂的老百姓,说:“你们的日子不好过吧。”
哪知这些人看见刘墉穿的破破烂烂,问这样的话,都表现出惊恐不已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才镇静下来,
他们满脸堆笑地说:“这位客官,你说的是哪里的话,我们有皇上的圣明泽育,有知府的亲切关怀,日子过得好着呢。”
刘墉还想和他们搭讪几句,可是他们再也不理睬刘墉的问话,大伙儿一下子散开了。刘墉觉得非常奇怪。
刘墉看来在茶馆里是听不到真正的心声了,就走出茶馆,来到街上。
他又进了几家商铺,商店,酒馆,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得到的答复几乎是如出一辙,都说我们有皇上的圣明泽育,有知府的亲切关怀,日子过得好着呢!没有一个人说个“不”字,没有一个人对社会不满,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好。
刘墉查了几天,最后得到的是一样的结果,一样的回答,就像是高考题的标准答案,谁也是这样的。
刘墉一下子明白了,这些话不是出自老百姓心里的实话,而是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在监督和制约着他们。他们说的这些话,都是这个强大的力量教给他们的,让他们说这样的话。
刘墉在大同的明察暗访,一无所获,只得抽身往南。
其实刘墉之所以查不出问题来,原因是大同知府明保暗中做了手脚。这明保是够阴险的,他确实有应对上面检查的一种办法。
明保让他的几个亲信衙役,平日里扮做成百姓模样,作为他的内线,混淆在老百姓中间,听老百姓平日里在议论些什么,是不是背着他说他的坏话,或者抱怨发牢骚,或者议论朝廷的不是,或者说一些与朝廷大政方针不一致的话,然后他们把这些人的名字或者家庭住址记下来。
这些亲信衙役回来后把听到的,看到的报告给明保。明保就派人去把这些说反动话的人用绳索捆绑回来,游街示众,说他们扰乱社会秩序,大放厥词,判他们个寻衅滋事罪,然后砍下他们的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以儆效尤。
明保还假装不知道此事,对百姓说:“大家可以对我的管理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对我工作的不足,缺点,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不必担忧。我会对大家提出的意见进行慎重考虑,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我会对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的人,进行褒奖的。”
于是一些愣头青搞不清明保的阴谋,认为明保是个大清官,是个好官,能够接纳大家的意见,能够聆听大家的建议,能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为国家着想,一心为着皇上,没有私心,为人正大光明,不怕别人揭露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这些人就大胆地开始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指出明保的不是、缺点、不足、还指手画脚,不知天高地厚的建议明保怎样怎样做。明保表面上非诚诚恳的接受了这些人的建议,还表扬了这些人,说他们能够参政议政,为大清帝国的繁荣昌盛建言献策,值得褒奖。
俗话说,羊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有了领头的羊,有了领头的鸟,那些领头羊和领头鸟又受到了明保的褒奖,大家更是摸不着头脑,纷纷站出来,一股脑儿地开始炮轰明保,给明保提意见,提建议,说缺点,说不足。明保都诚恳地接受了。
结果没有几天,这些领头羊,领头鸟就被明保五花大绑地抓了起来,说他们信口雌黄,诬陷政府,污蔑朝廷,胡言乱语,煽动人心,寻衅滋事,聚众闹事等,把一系列罪名扣子他们的头上,把他们拔毛的拔毛,宰杀的宰杀,一个不留地让他们在人世间消失了。
明保这样把大同市折腾了几下,大同市的百姓明白了,要想保住自己的小命,就得谨言慎行,不能乱说,不能乱议论,要听明保的话,但是不能相信明保的话。尤其在人多的时候,有陌生人在场的时候,不能乱说,说不准那个人就是明保的内线。
如果让他听到了、不知道那天自己的小命就没有了,祸从口出,还是谨言慎行的好。所以,刘墉不能够从百姓的口中掏出实话来,百姓也不会对他这样的陌生人说实话的。
刘墉只好转身奔赴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