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知识在古代养家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43.3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章 接受穿越,努力寻找能赚银子的方法
等宁繁再度苏醒,他已经有了赚钱的基本思路,那就是——
走一步看一步。
真不能怪他,原主记忆有限,性格老实呆闷,天天做活连镇上都没去过几次的人哪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而他刚穿越过来,除了见识到原主奶奶那嘴脸外,真的什么都不了解。
宁繁一睁眼就见他娘陈氏那张惨白的脸,眼泪珠子都在打转,一见宁繁睁眼,眼泪珠子就掉了下来,“繁哥儿,娘的儿子你可千万不能有事。”
宁繁最见不得女人哭,尤其还是原主他娘,以后也就是他娘了,前辈子他没见过妈,母爱一说也就无从谈起,但这辈子或许有个妈也不错。
“娘,你别担心,我死不了。”
“你真是吓死娘了。”
在外面的人也被引了进来,他爹宁二没去老宅里,手里端着个黑乎乎的碗,还冒着热气,满脸都是紧张,“繁哥儿,快、快把药喝了,孙大夫说喝了就好了。”
孙大夫刚走,留下几包药,说是既然醒了就没有大碍了,好好养着就成。
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了,这次买药又借了几家的银子,宁二想着早些把高粱收了就去镇上找短工,工钱便宜些也没什么,除了要还上借的,还得攒下冬天的口粮。
冬日里最是难熬,分家前他们还有一间屋子,至少不会漏雨还有条破芦花被,做完了活回屋依靠着取暖,今年就不成了,他没分到什么,连这间破屋子里的东西都是岳父小舅子送来的。
宁繁看见他端着碗的手上布满了裂痕,隐隐还透着血丝,一看就是常年做粗活的手,衣服也都是打满了补丁,头发也乱糟糟的,脸上满是饱经风霜的模样。
宁二虽然迂腐木讷,但好在还有自己的底线,虽然活的太憋屈,护不住妻儿,确是个能把自己最好的给他们的人,宁繁有些欣慰,还好不算太坏。
毕竟人不能选择自己爹妈,但若是自己的本性坏了,那就难救了,现在这样还能掰过来。
宁繁接过缺口碗,一股子难闻的药味漫出来,他憋着气一口喝下去,差点没呛死。
“哥哥吃。”小丫头哒哒哒地跑来往他嘴里塞了什么东西,竟然甜滋滋的,是块糖?
在古代糖应该是非常金贵的东西,指甲盖那么一块就得两文钱,可不是谁都吃得起的。
见到宁繁惊讶的眼神,小丫头笑得灿烂,弯弯的眼睛还带着哭过后的红肿,“舅舅给的,给哥哥,不苦。”
宁繁心里升起暖意,毕竟小丫头才五岁,正是贪吃的年纪,却这么乖巧可爱。
“哥哥很快就能好。”
宁繁喝过了药就躺下养神,他拖着这么个身体暂时做不了什么,得快些养好了才成。
三四天后,宁繁才算是下了床,也不再动不动头晕目眩,又过了两三天,孙大夫宣布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苦药了,他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
现在正是秋收前后,农人都在田地里忙碌,宁繁家田地少,但分完家后宁四叔将分得的田地一并托付给了二哥,地里的收成也分一成给他们,宁二自然是应下,天天在地里早出晚归,每日的午饭便由宁盛也就是宁繁他弟弟送去。
宁家二房的孩子名字是四叔取的,取繁、盛二字,寓意不错,而三丫则取名叫梨花,跟大房三房家的桃花、杏花如出一辙,一样的不上心。
艰难的咽下嘴中粘成一团又划嗓子的糊糊,这是看在他大病初愈的份上多添的,别人碗里的糊糊都是伴着半碗水的,而高粱面是高家借的,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谁家能天天吃白米饭?能吃一碗干的高粱米已经是不错的了。
宁繁脑子里都是红烧肉大鸡腿,从他睁眼到现在能下地走路十来天,吃的不是能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就是粗糙的高粱面糊糊,这人生简直了无生趣,同时也坚定了一定要赶快赚银子的想法。
“我等会想出去走走,家里柴火不多了。”
他娘不大赞同:“你的伤才刚好,柴火等你爹跟盛哥儿回来了去捡就成。”
宁繁摇了摇头,“我已经好了,连孙大夫都说出去走走有利于恢复。”
“那、那你带上梨花,别走的太远,早些回来。”
他娘性子柔弱,没什么主见,村子里孩子养的糙,而宁繁也确实已经大好,见他坚持也就同意了。
宁繁应了一声,心想着要去山下转转,指不定能发现什么好东西,家中实在一穷二白,连盐都是借了隔壁高家的,指望着一亩地的粮食过接下去的日子,大概只能祈求自己不被饿死。
不被饿死可不是宁繁的目标。
二房被分到的屋子离后山不远,这里房屋稀少没几户人家,显得十分安静清冷,宁繁倒是很喜欢这环境。
出门就见青山绿水,没有工业污染,连空气都散发着清新的味道,这是人潮涌动喧嚣热闹的大城市所有没有的。
好在虽然地方偏僻了些,距离小河却不远,不但打水非常方便,而有水就有鱼虾,这个时节正是鱼虾肥美的季节,宁繁拉着梨花毫不犹豫的向河边去。
河水清澈,靠岸边的地方甚至还能看清河底的砂石,不时有鱼儿冒头,简直没把“快吃我”三个字写在身上,看的宁繁眼热,却一时没有趁手的工具,要不回家手动做个鱼叉?
“哥哥,这个不好吃。”
梨花拉了拉他的衣角,小脸上都是不情愿,“腥,不好吃。”
腥?宁繁想了想,村子里的人都穷,一滴油恨不得掰成两滴来花,连盐都不舍得多放一颗,没有调料怎么可能做得出好菜?尤其是鱼这种生物,若是没法去掉腥气味道确实不好。
就在宁繁想跟小丫头讲讲道理之时,余光却瞥见了一抹红色,他快步上前扒拉开荒草,下手快狠准的摘下颗红果,仔细的看了看,又闻了闻味道,不禁一喜,果然是他想的东西,枸杞!
这可是现代人最爱的养生利器,试问哪个养生达人没泡过红枣枸杞茶?也是最常见的中药,望着荒草中点点的红色,宁繁两眼放光,可就是第一桶金!
哪怕不能卖出去,晒干了留着自家慢慢吃,对身体也好。
爹娘弟妹一个个都瘦得跟竹竿似的,脸色蜡黄,是得补补气血。
“小妹快回去拿个竹篮过来,哥哥得把它们都摘下来。”宁繁边说边上手。
小梨花非常乖巧,哒哒哒就往家里赶,没多久就抱着比人还大的破旧竹篮,跌跌撞撞的模样看的宁繁心里一紧,立刻将它接了过来,将衣兜里的枸杞洒进篮内,红红的一片,非常好看。
太阳偏西过半时,宁繁与小梨花摘下了满满一篮子,河床边已经成熟的枸杞几乎都被他两摘下,或许过几日还能再来一次。
此刻倒是体会了偏僻的好处,没什么人来,识货的人也少,让宁繁捡了个大便宜。
宁繁拎着一大篮枸杞往回走,正好与也往回赶的二郎撞了个正着,宁盛看着自家大哥手里的竹篮,皱了皱眉。
“哥,这红果不好吃,有股子怪味,你采它做什么?”
难道是觉得好看?确实有小姑娘觉得好看采一把回去放在屋子里,看着喜庆,可这么多也不像是用来看的,奇怪。
宁繁小声道:“这是药材,我在孙大夫那里见过,晒干了可以试试拿去医馆卖。”
宁盛一听孙大夫,立刻相信了这番说辞,柳树村只有这么一个大夫,救死扶伤很是受人尊敬,连带着看向大哥的眼神都带上了崇拜。
“那我们快些回去,太阳还没落山,马上就能晒。”
对于赚钱,宁盛也是迫不及待,一刻也不想耽搁。
高婶子拉起陈氏,又抱起小梨花哄了哄,才对着陈氏道:“婉娘啊,哪怕是为了儿女,你也得立起来,可不能再让你婆婆这么欺负了。”
婉娘是陈氏的闺名,高婶子与她是一个村子里嫁过来的,又年长几岁,关系自然亲近,她看不上刻薄的宁家老太太,也看不上只会忍的宁二,说话一点都不顾忌。
陈氏擦着眼泪点头,哭过一场后,本就不大好的脸色更加苍白,宁繁看得有些心虚,心里想着怎么给她补补。
“我明白,总算是分了家咳咳,如今繁哥儿也好了,我们勤快些这日子总能过下去,我这心里有盼头。”
宁二听见妻子这么说面露羞愧,自己明明是最勤快肯干的人,一家子却是过的最差的,想着就拿起麦子更加用力的打起来,想着快些做完好去镇上找份短工。
“你心里有成算就好。”高婶子叹了口气,又看了眼埋头苦干的宁二,摇了摇头。
高婶子坐了会便回去了,很快又抱着两个大白菜上门,陈氏连忙推拒却被高婶子一瞪,“都是自家种的不值钱,再不收下我就跟你急。”
陈氏无法只能收了。
“你们将后院的地开垦一片出来种些菜,以后搭个鸡笼还能养鸡鸭。”
陈氏点头,“等相公忙完了秋收就开垦。”
“到时候我给你送些种子过来,我这就先回去了。”
高婶子走后,陈氏掰着白菜叶子,清水煮白菜,没滋没味,宁繁看得直皱眉,但现在家里除了盐什么都没有,连油都没有一滴,哪怕他有心想炒个菜都做不到,算了,皱着眉头咽吧。
家里没有蜡烛这种奢侈的东西,天一黑就得上床睡觉,家里只有三间破屋子,一间爹娘住,一间三个小的住,还有一间厨房兼杂物,不够住啊。
次日,宁二天还没亮就急匆匆去了地里,早饭依旧是糊糊,天气倒是不错,适合晒枸杞。
宁繁吃过早饭后又带上个高粱面窝窝头,准备去山里一趟。
陈氏一听去山里,立刻想起他是在山里磕的脑袋,顿时反对,“不能去,繁哥儿你才刚好,怎么能去山里?”
宁繁见他娘两眼泪汪汪就头大,他最怕女人哭,“我不去深山,就在山脚转转,竹林里这个时节或许有笋子,我去找找。”
他再三保证绝不去深山处,又有宁盛表示一起去并会好好看着哥哥,陈氏才松口,背起竹篓带着弟弟逃似的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