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 分类:历史 | 字数:43.5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九十章 内奸
第193章 内奸
刘晏,字士安,要说最为人所知的事,大概是年幼时期名震京师被称为神童的轶事。
但对于魏王来说,想要得到此人肯定不是因为对方以前是神童。
今年已经四十一岁的刘晏,脸上早就没了年幼时的童稚,而是多出了几分倔强和坚毅。
过人的才学本事没让他走上自负的歪路,反倒是让刘晏早就看清了世事,连带着心里对平民百姓时常有一份怜悯。
刘晏曾任太子正字一职,自是认得李亨的。
更不用说,后者现在已经是大唐天子。
“臣刘晏,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严武,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亨微微颔首,道:
“起来吧,地上凉,
赐座。”
两名小宦官当即各自搬来两个绣墩,刘晏和严武也就谢恩坐下。
殿里还生着炉子,就算外面是三九严寒的大雪天,这儿也是极暖和的。
天子是有意表现出施恩的态度,两人虽然也毕恭毕敬,但总是让人觉得有那么一丝不对味。
看着这两个没有半点客气,脸上表情都像自己欠他们多少钱一样的大臣,李亨心里也唯有苦笑。
刘晏多少有点关二爷的脾气,看到达官贵人往往有些倨傲。
相比于他,严武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严武就是那位严武,面容俊朗,身上没有半点书生意气,反倒是一派武将作风。
他的生平经历与高适类似,曾在哥舒翰手下做过判官,都是军中的文官,但要说到掌军的经验,也同样是有的。
唐时官员虽分文武,但就算是文官,也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国的。
李亨和严武有正事要谈,便先把没那么重要的事拿出来说说。
“吴郡到长安路途遥远,朕仓促召你还京,倒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臣得见天颜,已是感激涕零。”
李亨的眉宇里的深沉又增了一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规规矩矩的回答,再也提不起他的兴趣,反倒是让他越发烦躁的想起另一件事。
群臣要求天子迎上皇还京。
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大臣们就是用这种规规矩矩的语气回答当时的天子。
而自己,现在还敢说要比得上、甚至是超越父皇吗?
四夷不臣,国库空荡,民不聊生、更不用说河北河南已然形成割据,不臣之心已然显露。
李亨眼里烦躁之意愈重,语气也就越和缓低沉。
“叛贼虽灭,而关内、河东、山南等处受战乱之害足有岁余,钱粮匮乏,不要说供给各军镇,就连周济百姓都已是极难。
天下民生凋敝。”
“朕任你为河南度支郎中,兼任侍御史,替朕,好好监管河南钱粮。”
监管河南?
刘晏有些迟疑,心想着河南遭受战乱之苦不在关内之下,莫非朝廷还打算从里面抠出油水来?
那这位圣人,还真是有些...天真。
在拿走百姓最后一口粮食前,他们任凭索取。
若是你连这点活路都不给他们剩下,
他们必反。
刘晏做过一地县令,很清楚贵人和庶人的分别。
贵人歌颂风雅,自认生来尊贵;但没有人的高贵是天生的,所以自以为站的很高的那些人,当风吹来的时候,他们摔得就会更惨。
至于庶人的命从来都不算命,至少贵人不觉得,久而久之,可悲的是他们自己都不把命太看重了。
所以爆发农民起义的时候,农民军手段酷烈,杀戮极多,往往被史书痛斥。
因为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感受到生命的宝贵,这和怕死惜命是两回事。
刘晏深深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当他开口准备劝说的时候,高高坐在上面的天子却道:
“外面下着雪,送刘郎中出去的时候,仔细照看着点,不要跌着了。”
明明是极亲切的吩咐,落在刘晏耳中,则变成了毋庸置疑的逐客令。
他站起身,平静道:
“微臣告退。”
李辅国走到他身边,笑道:
“咱家伺候刘郎中出宫,请吧。”
“朕,其实有很多话想跟你说说。”
刘晏走了,李亨的态度又热切几分,全是对着严武的。
严武依然是一脸的平静。
“关内、河东都不太平,回纥人攻陷了黠戛斯,而最让朕担心的是...
河东守将仆固怀恩,太原府尹辛云京,这两人,都与魏王有过往来。
可信,又不可信。
河北、河南...朝廷已经鞭长莫及,淮南节度使尽了全力,但也只是扫除了永王,而永王现在还落到了他的手里...”
李亨眼里带着深深的厌倦。
“季鹰,河东,不可有失。”他喊了严武的字,沉声道。
“臣在河东一日,河东便永为大唐所有。”
严武适时跪下。
谈话持续了半个时辰,当严武告退的时候,宫内依旧飘着大雪,而外面站着一道有点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