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嫡小姐:夫君,请矜持!
作者:安隐 | 分类:古言 | 字数:6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4章 江中打捞
孙英听葛微澜这么说,汗流得更多了,他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大人,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卫贵哪敢编故事来骗您,敷衍您呢!
我想他是喝醉了,记忆和我的不一样,所以他说的也和我说的不一样。”
“那你的意思是,被打劫的那天晚上,卫贵和奚步都喝醉了,只有你还清醒着?”葛微澜问。
“是……是这样。”孙英忐忑的说,这个葛大人的脑子转得太快了,而且她还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物,她问问题的时候无意中就给下了圈套。
葛微澜迟迟没有说话,而是若有所思地盯着孙英看,孙英觉得葛微澜的目光十分锐利,似乎能洞穿一切。
葛微澜盯着孙英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孙英觉得自己要被她看穿、看透了,她才收回目光。
“嗯,没有什么其他的事了,你们可以回去了。”葛微澜对孙英说。
孙英听了这些话,如释重负,他有些不可置信:“大人,我们真的可以回去了吗?”
“真的。”葛微澜说。
孙英听到葛微澜肯定的回答,『露』出一丝笑容,“小人告退。”他向葛微澜行了一个礼,就走了。
“去吧!”葛微澜说。
她看见孙英走到卫贵身边,和卫贵说了几句话,卫贵首先是惊讶,然后便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几乎看不见他的眼睛了。
卫贵又向葛微澜的方向看了几眼,察觉到她的目光后,又马上看向另外的地方。
葛微澜看着他们走远,他们边走边交谈,走着走着,似乎产生了分歧,便争吵起来……直到他们越走越远,变成了两个小圆点……
根据刚才的对话来看,孙英和卫贵,明显有一个人在撒谎。
他们那晚真的遇到了强盗吗?如果遇到了强盗,那奚步为什么只字不提,可能是因为他喝醉了所以不知道吗?
如果那晚他们真的遇到了强盗的话,那孙英说的是真的,还是卫贵说的是真的?
卫贵说,那些强盗没有搜奚步的身,而是直接将他扔进了江中。
而孙英则说,那些强盗是搜刮完奚步身上的所以财物之后才把扔进江中的。
可是奚步的银子还好好的在他自己身上,根本没有丢,如果那些强盗真的搜了奚步的身,那些银子怎么可能还会留在奚步的身上?
这么看来,就是孙英在撒谎。
卫贵是卫隆的下人,是赵王府的人,孙英是奚京以前救下的人,葛微澜曾在赵王府见过他一面。
孙英和赵王府似乎有些渊源,他和赵王府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他知道刘赛飞在赵王府吗?
葛微澜站在烽火台上,眺望着远方,将头脑中凌『乱』的思绪一条一条地理清。
忽然间,她脑中有灵光闪过。
首先,想知道那晚他们的船到底有没有被打劫,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江水中打捞奚步的绸缎。
奚步带了绸缎上船,若是那晚真的遇到了强盗,那么那些绸缎肯定都被强盗劫走了,应该打捞不到。
如果在江水中打捞到了那些绸缎,就说明他们那晚根本没有遇到强盗,孙英和卫贵都在撒谎。
葛微澜想到这里,就派大理寺的衙役和自己一起去江边。
然后,巧的是,葛微澜在江边遇到了不久前刚刚离开大理寺的孙英和卫贵,他们两个人拿着一些工具,似乎是打捞东西用的。
葛微澜看到他们,他们显然也看到了葛微澜,卫贵脸上的表情有些惊恐和慌『乱』,孙英相对比较镇定,但是他的脸『色』也很难看。
孙英和卫贵都很错愕,他们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葛微澜,葛微澜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们。
似乎有什么东西要浮出水面了……
葛微澜挑眉看着他们,问道:“你们两个来这里干什么?”
“钓鱼,我们钓鱼,哈哈哈……”卫贵脱口而出,尬笑着。
孙英没说话。
“钓鱼?你们钓鱼都不用鱼杆而是用锄头吗?”葛微澜看着孙英手中的锄头,有些讽刺的说。
“我们的鱼杆坏了,所以用锄头充当一下。”孙英硬着头皮说。
呵呵,这样蹩脚的借口怕是连他自己都不会信吧!葛微澜心想。
“哦,真是不巧,今天我受人之托要来打捞一些东西,你们换一块水域钓鱼吧!”葛微澜开门见山地说。
她也没再追问孙英和卫贵来这里的目的。
孙英虽然因此松了一口气,但是见她不追问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他还是有些诧异。
“是,那我们先走了,就不打扰大人了。”孙英对葛微澜说。
“哎,就走了,可是我们还没……”卫贵有些激动地说,孙英瞪了他一眼,他的声音就越来越小,最后直接听不见了。
“还没什么?”葛微澜问道。
“还……还没开始钓鱼……”卫贵有些沮丧地说。
卫贵说完,又看了孙英一眼,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那要不要我让你们钓完了,再打捞东西呢?”葛微澜语气危险地问。
卫贵没听出葛微澜的警告和讽刺,他以为葛大人是认真地询问他们,高兴地说:“要,那样的就最好不过了。”
卫贵说完,下意识看了一眼孙英,孙英又瞪了他一眼。
卫贵有些委屈,他又说错了?说错什么了啊?
“呵”,葛微澜嗤笑了一声,问孙英:“孙英,你觉得呢?”
“谢谢大人的好意,不过不必了,我们怎么能打搅大人办理公务呢?
钓鱼的话,我们重新找一片水域就好了。大人,我们先告退了。”孙英说完给葛微澜行了个礼。
“嗯。”葛微澜点了点头。
孙英见葛微澜应允,就拖着依然云里雾里的卫贵走了。
在他们走后,葛微澜就指挥衙役们在江中打捞。
大理寺衙役人多,且有纪律有组织,所以效率也高。
他们打捞了一会儿之后,打捞起来了各种各样的杂物——有价格不菲的梳妆奁,有一些垃圾,还有一些梳子,发簪之类的物件,但就是没有绸缎。
葛微澜也不急,江水很深,且面积也不小,要想找到那些绸缎,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之后,有人来报,“报告大人,我们打捞起了一包柔软的东西,你看看。”
那个衙役把一个包袱递给葛微澜,葛微澜接过来看。
这个包袱也是用绸缎做的,手感很滑,一『摸』就知道质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