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女小绣娘
作者:没有小鱼干 | 分类:古言 | 字数:8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四章 去县里
陈秀梅眼里只有银子,硬是做出一副受害者姿态,赚足大家的同情心。
围观的村民慢慢散开。
陈秀梅拉着一脸怨气的王珍珍回屋,估计是跟她解释张家聘礼的事情。
想了想,王妙真悄悄趴在门边偷听。
屋子里,王珍珍一屁股坐下不高兴道:“娘,你干什么把我的钗子给她?还有两个月孙绣娘就要带我去县里,到时候没这金钗,被人家抢了风头怎么办?!”
陈秀梅叹气:“那东西本来是张家送过来的聘礼,被你拿去当然要还给张家。”
“什么?!”王珍珍一怒而起:“我的东西凭什么给人家?聘礼又怎么了?她不是要嫁过去了,那就是我们家的东西!”
王珍珍道:“娘啊,你想想张员外为什么忽然反悔了,说不定是王妙真搞的鬼,你想想,说好的聘礼就没了,不心疼吗?”
陈秀梅一拍大腿,能不心疼吗?!
“既然这样,咱们不如去探探张员外的口风,聘礼一定要留下来。”
陈秀梅被她说的有些心动,她见识浅,一向听丈夫和儿女说的话,珍珍既然这样说了,一定有道理,这些聘礼她着实不想给。
王珍珍见她犹豫,又添了一把柴火:“而且,小宝这年纪也能够送去读书,娘你就算不考虑家里,也要考虑小宝吧。”
王小宝今年十岁,早就到了读书的年纪,只是她一直不愿送他去,不过王珍珍说得对,小宝的确需要银子去县里,再说过几年等他大了,还要攒钱娶媳妇。
这聘礼,一定得想办法留下来。
陈秀梅当即做了决定,去县里找张员外说清楚。
门外的王妙真听了一耳朵,这两个不愧是母女,惦记张家的银子还要找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不过她倒是可以借这个理由去县里一趟。
次日陈秀梅拿昨天坑来的钱租了辆牛车。
王妙真道:“二娘,我跟你一起去吧,家里柴米油盐不够了,我去县里买些。”
陈秀梅眼眸微闪,王珍珍跟她小声说:“娘,你带她一起去,张员外不是还没见过她的样貌?说不定就后悔了呢。”
陈秀梅于是听她的,带上王妙真一起去。
王妙真来到这个世界,虽说脑海里有原主所有的记忆,但原主一次都没有出王家村,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县里。
牛车慢悠悠地行驶,不到半个时辰停在县城门口,赶牛车的是另一个村里的马大哥。
马大哥道:“我就送你们到这里,牛车两个时辰后回去,若是你们还想搭这趟牛车,两个时辰后在这里集合。”
陈秀梅连忙应下,带着王妙真向县中心走去。
张员外家就坐落在白河县,最里面的富贵区。
王妙真进来道:“二娘,我去买些东西,二娘如果有事可以先去做,一会儿还在马大哥说的地方集合。”
陈秀梅啊了一声,愣愣道:“你不跟我一起去?”
王妙真奇怪:“二娘做什么要我跟着?”
“这个……”陈秀梅支支吾吾,总不好说自己是带她来见张员外的,于是道:“这县里你又不认识,到时候跑丢了怎么办?你先跟着我,回来的时候再去铺子里买东西。”
王妙真确实没来过,为了不让陈秀梅起疑心,便先答应。
她心底早就知道陈秀梅要做什么,因此半点不慌。
跟人打听找到了张员外家,陈秀梅望着辉煌阔气的门匾,眼底暗羡不已。
等他们家小宝高中,到时候也能住上这样大的屋子!
陈秀梅理理衣服,重重敲门:“有人吗?有没有人啊?”
张家大门紧闭,敲了半天都没人应,陈秀梅有些奇怪,这时一旁一个小门里走出两个小厮,上下打量她们几眼,见陈秀梅跟王妙真穿着麻衣,一副寒酸样子,眼底露出不耐烦。
“乱敲敲什么,我们家老爷今天没空!”
陈秀梅连忙陪着笑脸说:“两位大哥,我是张员外的丈母娘,今天是带女儿看看张员外来的!”
小厮:“……”
“我们老爷的丈母娘?”两个小厮又仔细打量着她,府里几位夫人个个家里富裕,什么时候有这么寒酸的亲家了?
见他们不信,陈秀梅拉过王妙真道:“这位就是张员外未来的夫人!”
小厮:“……”
张家只有一个夫人,就是几位姨娘都不敢自称夫人,这是哪里冒出来的?
陈秀梅不知道自己被两个小厮嘲笑了个彻底,脸都笑僵了,心道这张家下人怎么如此没眼力见,未来丈母娘来了,竟然还将她们拦在外面,不请她们进去坐坐。
“你们如果有事要找老爷,就请明天再来吧,今天没空。”小厮说着就要关门。
陈秀梅诧异道:“可我们都来了,张员外就是再忙,也能见个面吧?”
小厮推开她十分不耐:“说了没空就是没空,别缠在门口。”说着砰地一声关紧门,差点撞到陈秀梅的鼻子。
陈秀梅气得差点背过去:“什么人啊?不就是个员外,比官老爷的官威还大!”
陈秀梅的认知里,排场最大的就是官老爷,这张员外在她看来,就是家里富裕有钱,根本比不上官老爷。
王妙真不忍直视地退后,离她一些距离。
古时候的员外就是富豪商绅拿钱买的一类官,有些员外比清官的面子还大,陈秀梅这几句话完全暴露了她无知的性子,若是被小厮听到,估计立刻便会治她不严的罪。
陈秀梅骂骂咧咧地离开,王妙真趁机道:“二娘,我去买些东西。”陈秀梅烦躁地摆摆手,丝毫不在意她要买什么。
王妙真揣紧银两,往白河县里头走去。
白河县是百年老县,靠近县城外面是一圈餐馆,看装饰比较简陋,方便过路的人讨口水喝顺便吃个便饭,中间是些卖菜的小贩和铺子,最里面是装潢最精致的酒楼。
一路走来,两边商贩都在尽力推销自己的东西,还有边走边呦喝的糖贩子,王妙真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街道边还有卖女子手帕和香粉的,陈秀梅平常绣的帕子和鞋垫就拿到这里卖。
王妙真拿起一条手帕仔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