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暴富,从1984进货开始

作者:我是沙发座 | 分类:都市 | 字数:68.1万

第一百一十三章 波澜不惊

书名:暴富,从1984进货开始 作者:我是沙发座 字数:4402 更新时间:2025-02-06 02:16:33

十月中旬以后,林区一天比一天冷了。

不过跟大兴安岭比的话,这边还是要暖和一些。

人们大都换上了厚实的衣服和鞋子。

住平房的家里火炕和火墙的热度足以。

还没有开始烧炉子。

清晨时分,市里火车站的月台上,此刻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顾维和顾建国跟那些提着行李背着化肥袋子,行色匆匆的人们相比,两人都背着个小包,一点儿都不像赶火车的人。

距离上车时间还有几分钟,顾维不放心的再次叮嘱道:“小爷爷,这一路上多加小心。等回了村里迁户口,如果卡着你,也别心疼钱,当破财免灾了。”

顾维之所以这么急着想让他们把户口迁过来,其中也有一些别的原因。

万一,顾洪河那些人不知什么时候忽然想起了这门亲戚,开始写信联系。

如果三人户口在村里的话,因为房子土地等等事情,顾建国他们肯定还会回去。

他又不可能时时刻刻的跟着。

事情就变得不可控了。

顾建国哭笑不得,他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点道理不明白可完了。

“我知道。倒是你们,我走以后,吃饭也别对付。我不是特意蒸了几锅馒头花卷和豆包,放在仓房的大缸里了吗?不爱吃米饭的时候就捡点干粮搁大锅热上。至于菜啥的你小奶奶做的也挺好吃,也不用总麻烦那个小四……”

顾维笑着说道,“放心吧,我也会做饭,肯定不会让小奶奶累到,等你几天以后再回来,没准我们还吃胖了呢。”

顾建国也呵呵的笑了,“那再好不过了。”

顾维把顾建国送上硬座车厢后下来。

直到火车鸣笛,缓缓的从他面前驶离,才收回视线。

这时,顾维突然听到了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下意识的转头望过去。

然后,目光一凝。

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只见徐开林两只手都拿着黑色的提包,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快步的朝他走来。

“顾哥。”

顾维有些惊讶,“你这是刚下车?李斌知道你过来吗?”

徐开林笑道,“我谁也没告诉,直接就过来了。没想到这么巧,顾哥,你要出门,还是过来送人啊?”

顾维坦言道,“过来送人。我帮你拎一个吧。”

徐开林急忙躲闪,“可不用,顾哥,我能拎得动。”

顾维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再勉强。

两人边走边聊的离开了火车站。

等他们到了服装店,看到窗户上的木头闸板已经放下来了。

因为时间有点早,店里只有李斌和周凯。

几个售货员还没有过来上班。

看到徐开林和财神爷一起出现在自己面前,李斌震惊不已。

“顾哥,老徐,你们这是……”

顾维早就料到李斌会有这样的反应,他忍着笑意解释道,“我去火车站送我小爷爷,刚好碰到了老徐。”

李斌做恍然状,“原来这样啊,那还真挺巧。”

徐开林从进了店里以后,就在四处的打量,不大的眼睛里泛着光。

之前林业局的店,他也曾进去看过,不过那时是夏装,裙子居多。

现在上了秋装冬装,感觉立刻不同了。

“顾哥,你这店卖的服装和百货都挺时髦啊,比省城百货大楼的货都要好。”

顾维还没有说话,李斌就抢先道,“一个破省城多了啥,这都是南面来的货,肯定时髦啊。”

徐开林有些认同他的话,“也是。”

顾维见状,笑而不语。

其实他拿货的时候,非常谨慎小心。

几乎都是符合八十年代风格的衣服,没有太过前卫大胆。

如果较真的话,隔了几十年的面料和工艺还是有区别。

幸好,现在渔村和广城那边的服装也越来越多样性。

各种服装展销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而大多数人对那些率先发展的地方,带着向往和厚厚的滤镜。

所以,一句南面来的货,可以秒杀一切。

随后,李斌把这两天的营业额和账本交了。

王淑芬和陈虹也过来上班了。

徐开林还没有吃早饭。

顾维因为起得早,没有多少胃口。

在家只吃了一个煮鸡蛋,喝了一碗粥,折腾到这会儿也有点饿了。

他们叫上了李斌和周凯一起出去吃饭。

对于李斌的哥们周凯,顾维印象很不错。

自从来了这里上班,通常白天他也像金宏飞一样待在店里。

金宏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跟王淑芬处对象。

而周凯却有所不同,他曾跟顾维说过,想要多学多看些东西。

等吃过了饭,周凯回了店里帮忙。

顾维和徐开林李斌直奔火车站,回林业局一趟。

一路上,三人畅所欲言的聊了很多。

不过,大家都有意的避开了关于手表和对象的话题。

下车后,顾维他们刚到服装店附近,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

第一百一十三章 波澜不惊

李桂芝探身出来,搓搓手说道,“顾维回来了。李斌,你们也过来了。”

李斌和徐开林连忙异口同声的叫人,“嫂子。”“小奶奶。”

顾维不等李桂芝问起,就直接说道,“放心吧,我小爷爷坐的车厢人不多,也许困了还能找地方睡一觉。”

李桂芝瞬间安心了不少,“那就好。你们饿不饿?我给你们做点啥吃的吧。”

“不用,都吃过了。”顾维又继续说道,“小奶奶,你也跟我们去后面吧。”

看到李桂芝又闲不住的在店里,顾维其实十分的无奈。

本来经过这次犯病,他不想再让李桂芝受累了,还打算弄一个更轻巧不累的活计。

可惜,她根本不听。

李桂芝也知道顾维的一片好意,想让她好好养病,不要再累到。

可是,她得做个有用的人,实现点价值。

不然,岂不是对不起人家的这份好。

“我没事,真的。英子和小语她们也不让我干啥,就坐那收收钱,这点活要是再干不了,我不就成废人了。”

李桂芝都这么说了,顾维也不好强硬的非不让她干。

“那好吧。不过你可一定要注意。”

李桂芝连忙承诺,“我绝对不会再犯病了。”

顾维扯了扯嘴角。

奶奶那么一说,他就那么一听罢了。

病这种东西,任何人都无法左右。

徐开林上次过来,顾维还没有买下隔壁。

李斌自从开业后一直留在市里,也是第一次过来。

所以,等进了院子,他们都有话说。

“这么一打开真大!”

“是啊,两户变一户,感觉都不一样了。”

顾维笑着点头,“的确。”

他邀请两人去新房子里参观了一番。

屋内重新进行了粉刷,窗户也加了防护栏。

卧室的地上铺着原木色地板,再加上一些新家具,俨然跟旁人结婚的新房差不多。

李斌和徐开林对视一眼。

两人暗暗猜测,没准财神爷已经或者快要有对象了。

要不然,应该不会收拾成这样。

顾维可不知道两人心中所想,很快带着他们去了隔壁客厅落座。

闲聊一会后,就回了西屋取货。

在顾建国没有回来之前,顾维还打算住在这边的西屋。

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什么事情也能及时的知道。

上次他路过省城,曾经跟徐开林许诺过便宜的电子表。

现在人过来了,目的明确,他肯定要说话算数的兑现。

“你们先看看吧。”

顾维随意的拿了两只电子表递给他们,一种是腕表,还有一种是挂在脖子上的款式。

李斌和徐开林带着些崇拜和激动的接过,仔细的端详研究起来。

然后,霍然发现,这两种电子表无论是材质还是外观,比在市面上看到过的要高档一些。

而一想到这些表的价钱,他们都兴奋不已。

徐开林喜形于色的说道,“顾哥,这电子表太好了吧。卖5块10块的那么便宜,我都有点舍不得。”

李斌现在虽然暂时干不了卖表的事情,但以后找机会肯定还会重操旧业。

他也由衷的说道,“这个绝对能碾压其他人的电子表。尤其这种挂在脖子上了,相信很多孩子都想要。要不然卖的贵一点?”

当初李斌拿给顾维的那只电子表甚至都不如这些。

顾维波澜不惊的笑道,“反正我只提供货,卖多少钱自己说了算。”

“好的,顾哥。那这些货有多少,我要多少。”

徐开林脸上笑意不减的急忙脱下了外套。

顾维眉头微挑。

看到徐开林身上缠了一圈一圈的钱。

在这个年代,出门坐火车带大量的钱,还真得这么干。

不然,被小偷盯上损失可就大了。

两人当着李斌的面,顺利的完成了交易。

徐开林因为着急回去,去李斌家看望了一下以后,就打算坐了当天下午的火车走了。

不过离开前,他给顾维留下了一个提包。

顾维送完人回屋,打开以后,发现里面全是红肠和大列巴之类的省城特产。

数量这么多,即使在物价低的年代,也要花不少钱。

这份诚意和心意,他肯定会默默记在心里。

顾维随后拿了一些去了前面店里。

给赵正英和林语她们分了一些。

起初俩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这红肠是肉灌的,其他特产也都不便宜。

“顾哥,这是人家大老远给你带过来的,我们吃一点尝尝味就行了,可不用给这么多!”

“是啊,现在天凉了能放住,还是你们留着慢慢吃吧。”

顾维就知道会是这样,他笑着说,“朋友送了一大包,我们还有很多,根本吃不完。”

“英子,这些不仅仅是给你家的,还有赵婶他们,你下班以后去裁缝铺一趟。”

赵正英的表情顿时松动了。

因为她知道,真正论起来,顾维跟父母和弟弟的关系要比他们好太多。

李桂芝看出顾维是真心的想要分给她们,也笑盈盈的说道,“咱们这关系就别客气来客气去的。小语,你中午也带回家去,给小航尝一尝。我记得他挺喜欢吃面包……”

林语心里充满了感动,不论顾家有什么好吃的一般都惦着他们。

最后在顾维和李桂芝的双双劝说之下,她们才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同时,又都期盼着赶紧下班,让家里人也跟着尝一尝。

中午,顾洪杰放学回来,看到家里有那么多好吃的,高兴的不行。

他拿着半根红肠,痛快的吃了几口以后,才想起来问,“我爸现在坐车能到哪儿?”

顾维看了眼手表,估算了一下。

顾建国插队的那个农村,如果在现代走公路的话,估计几个小时就到了。

奈何,八十年代这时只能坐绿皮火车,在山里绕来绕去的慢极了。

而且到了县里后,还得到乡里,之后才是村屯,总之太折腾和不方便了。

“应该走一小半了。”

顾洪杰咀嚼的动作变慢,仰起脸,看着顾维问道,“我爸回了村里以后,能顺利的把户口迁回来吗?”

他从小在村里长大,知道某些人都是什么德行。

当初,村里的知青回城,都要给好处。

他爸也想带着他们回到城市里生活,当然也想了一些办法,可惜没有成功。

所以才会有后来老袁家人回村里吃席,他们扑奔过来的事情。

顾维非常清楚顾洪杰的担心,摸了摸他的头顶宽慰道,“把心放在肚子里,肯定顺顺利利。等你爸回来,你们的户口办下来,就不再是盲流了。”

“不是盲流可太好了。”

顾洪杰因为户口问题,挨过不少的欺负和委屈。

虽然到了新学校新班级,老师同学都对他不错。

甚至因为都知道了服装店是他们家亲戚开的,很多时候也对他另眼相待。

但他终究是外地农村来的,不是本地坐地户,或多或少的也会受到孤立和轻视。

赵家和金家人收到了省城的特产,也都非常的感动。

根本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就纷纷送来了不少的吃食。

大大的充盈了顾维他们家的食物储备库。

而何广峰在顾建国走后,积极的接过了做饭的活计。

因此,不论是李桂芝还是顾维,都没有多少机会摸到锅铲。

一天三顿饭,吃的很是丰盛。

顾维在饭后摸了摸自己的八块腹肌,有点担心再这样吃下去会变成一块肥肉。

幸好,顾建国几天后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