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局中局
作者:麦腻腻 | 分类:历史 | 字数:134.6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七四章 战后安抚 105
原来,初时皇上听闻北辽皇室愿意妥协,向大通投降乞和,甚至是由如今北辽的最高掌权人萧太后亲自率使团进京和谈,自是大喜过望,同时朝堂上下具都是对此次能顺利收复北辽怀有着莫大的信心。于是皇上便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选定参与和谈的人选上,毕竟之后到底由谁来主导这场和谈,其后所能达成的结果必然也是大不相同。
而当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皇家商都院在和谈人选之事上,竟是未对对皇上的安排进行过多阻挠,彼时皇上这一派的一众朝臣,只是单纯以为皇家商都院如此做法,概是因着此番在北辽之事上的接连失利,才会让他们无奈放弃了此前的种种谋划,对和谈之事再不过多插手。
只是皇上却是小瞧了皇家商都院,未免过于轻敌了,之后自然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就在北辽使团刚刚入京之初,皇上和一众朝臣出于礼制方面的考量,自是先安排了对北辽使团尽了一番地主之谊,再加之北辽一行人又直言他们连日长途奔波,难免身体不适,且刚一入京就有不少人都病倒了,故而请求皇上能恩准他们先行修养一阵子,再说其他。
那时皇上自是认为此番早已胜券在握,便也没有对北辽使团过多为难,就这样,在皇家商都院和北辽使团有意为之的情况下,直拖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北辽诸人才在大通官员三催四请之下,勉强同意双方开始正式的和谈。只是随后的局势却是急转直下,直打了皇上这一派的官员们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就在皇上给麦高他们回信之前的那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京中两方的和谈刚刚开始了还没几日,北辽使团的态度就变得极为不配合,不仅提了诸多颇为苛刻的条件不说,甚至是一反之前对大通官员的谦卑恭顺,且对于北辽皇室贵族向大通称臣,北辽属地并入大通之事竟是都绝口再不提及,更是隐隐显出了几分意欲用关外大军相威胁之意。
随后皇上自是安排中书省,尚书省,枢密院向幽州关连发政令,想要靠着镇守幽州关的平国公世子等人,通过掐断北辽大军的供给,甚至是直接出兵讨伐,来给北辽使团施加些压力。只是不成想,幽州关竟是迟迟未能有消息传回朝中,于是不少朝臣开始质疑起皇上,对他最初定下平国公世子作为北伐将领的人选,认为有些太过草率了。
在这期间,北辽使团同皇家商都院也开始在京中搅风搅雨,竟是将麦高在北辽以及幽州关的一些所作所为,进行大肆渲染,甚至是歪曲,一时间朝中的风向骤变,弹劾平国公世子和麦高的呼声是愈演愈烈,就是皇上应付起来也是极为吃力。
那时朝中甚至是不少中立的官员也倾向于换掉平国公世子和麦高二人,应尽快召他们回京问责,皇上虽是知晓他二人毫无音讯多半是因着幽州生变,但苦于没有凭据,也是颇感为难。
而后麦高虽是顺利地送信进京,也讲明了河真州的情况,但是毕竟口说无凭,反倒是令朝中官员在皇家商都院的有意引导下,对麦高等人更为不满,那时皇上甚至是已经都做好了败退的准备,这才在几番犹豫之下给麦高他们回了那样一封信,无非是仍心存侥幸罢了。
不想后来也就半个多月的光景,就在朝中局势岌岌可危,皇上几乎已是再无力阻拦之时,皇家商都院以镇国公府为首的一系人却是态度突变,而北辽使团竟也是恭顺了不少,皇上立时便猜到了必是麦高等人在幽州关做了什么,消息已然传回京中,被皇家商都院内的人知晓,这才迫得他们不得不妥协。
而年关之前的奏报也的确证实了此事,果然是不出皇上所料,正是因着麦高等人顺利地围剿了北辽大军,并将一众留守的将领和贵族尽数斩杀,这才令北辽使团和皇家商都院再无周旋的余地,也导致京中的局面骤变,皇上自是大喜过望,便趁热打铁,开始迅速推动北辽与大通的和谈之事。
如今和谈的条件双方基本已经谈妥,所有北辽皇族日后都将定居京中,皇上会封他们个空有其名的异姓王,至于其他的北辽贵族也都会按照原有品级封爵,只是一样都没有任何封地罢了。而居住之所则是随他们在大通境内任意选择,自是也可留在京中,无论定在哪里,皇上都会在他们选定的地方赐下宅子,如此也算是起到了安抚之意。
而北辽原本的百姓和军队还有关外的所有领土,都收归大通所有,初步定下,日后会设立辽北五州进行管辖,待到和谈签署完毕,朝廷便会安排官员前来幽州,接掌此处的一应事务。
恭亲王此来,一是为了详细了解清楚这边的情况,也好待到回京禀明皇上,二来就是要与平国公世子和麦高等人商议一番,对后续北辽安抚之事拿出个详细的章程来,以便回到朝中可让群臣进行讨论。
听罢恭亲王的这一番讲述,直到此时,麦高与平国公世子二人才终于真正放松了下来,忍不住相视一笑,其中含义怕是只有他二人才最是明白。
恭亲王也不急,而是温声对着面前的二人道“本王此来会停留数日,你们也无需着急,不妨好好琢磨一番,待到本官看过关外各处的情况后,我们再议此事也不迟。”二人忙恭声应是。
麦高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恭亲王此来幽州之前,不知京中可有姚家的消息。”
恭亲王看着麦高意味深长地道“你手段倒是狠辣,此番可算是将姚家彻底得罪狠了,姚家自是已经举家进京了,毕竟事关太祖遗物,你又已然上报与皇上知晓,他们若是不及时自证清白,怕是日后再难有翻身的余地了,更何况还会祸及军中的姚家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