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长孙
作者:南山堂 | 分类:穿越 | 字数:11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8章 渭水书院成了热门目标
“张屠夫,听说你想让你家大郎去考渭水书院?”
西市之中,刘大娘从公共马车上面下来之后,就直奔张屠夫的摊子而去。
这个消息是她昨天刚刚听说的,迫不及待的想要过去确认一下。
毕竟,刘大娘的儿子也就比张屠夫的小一岁而已。
而作为老相识,刘大娘对于张屠夫的眼光还是很有信心的。
“是啊,之前一直都想着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拜在哪个勋贵的门下,为此也没有少花钱。
但是勋贵就是勋贵,我们这种屠夫家庭,人家哪里看得上啊?”
虽然张屠夫在长安城里头也算是薄有资产了。
但是跟真正的勋贵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点。
这个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那你这一次怎么就想通了,愿意让大郎去渭水书院呢?
你之前不是说渭水书院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匠人子弟吗?”
刘大娘很是不客气的追问着。
毕竟,这个选择也是关系着她的儿子的前途。
她能不重视吗?
“此一时,彼一时啊!匠人在大唐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存在,你又不是不知道。
但是这些年,渭水新城那边的匠人的地位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最关键的是这些匠人子弟进入到了渭水书院学习之后,不仅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到官场,更是有机会直接成为各个衙门的胥吏。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去处。”
张屠夫对自己的儿子的前途有一定的幻想。
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儿子的前程,再努力也就那样子了。
“国税总局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招募过一批胥吏了,你又不是第一次知道。
为何现在就改变主意了呢?”
刘大娘穷追不舍的问道。
也就是他们两个的关系非同一般,要是换一个人这样子问,张屠夫估计就要翻脸了。
“你应该也听说了吧?朝廷要改革各级机构了,整个大唐会由中央朝廷、道、州、县的组织结构来构成管理体系。
据说单单为了构筑这个体制,大唐需要的官员数量就已经翻了一番了。
原本一些没有机会成为官员的人,也都借着这个机会进入到了官场。
像是渭水书院的学员,如果没有功名在身的话,正常也就是只能进入到衙门当一个胥吏。
但是今年不一样,只要通过了考核,哪怕是灭用参加过科举,也有可能成为七品以下的官员。
听说整个渭水书院,至少会为吏部输送一百名的官员呢。”
张屠夫说着话的时候,充满了浓浓的羡慕。
渭水书院可以直接向朝廷输送官员。
这个就很要命了。
对于张屠夫这些人的吸引力,一下就暴涨了。
以前大家还有点不是很看得上渭水书院,觉得里面的人在瞎搞。
但是在关系到自己核心利益的时候,个个都比猴子还要精明。
“你的意思是进入到了渭水学员之后,有可能直接成为大唐的官员?那岂不是跟科举中举了一样?”
刘大娘说这话的时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
也是许多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
“是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是有这样子的可能,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朝廷搞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各个机构的缺员情况,估计会长期存在。
这个时候进入到渭水书院学习,完全就是过去摘桃子了。
不需要冒什么风险,就可以顺利的掌握一些权利。
谁会不喜欢呢?”
张屠夫跟刘大娘是老熟人了,彼此的信任程度很高。
所以说话也是说的非常直白。
甚至都有一点犯忌讳。
“你的意思是过个三年,等到大郎从渭水书院毕业之后,还是有机会进入到官场之中?”
关系着自己儿子前途的事情,刘大娘觉得怎么确认清楚都不为过。
“这个东西就不确定了,但是我觉得值得毛冒险一下。
反正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冒险的成本并不是很高。”
张屠夫这么一说,刘大娘也很快就有了主意。
“今天回去之后,我就跟我家大郎也商量^_^院学习。
要是愿意的话,到时候他们两个还有个照应。”
刘大娘很快就有了决定。
虽然这种事情,正常是应该家中的男丁去拿主意的。
奈何刘大娘嫁人之后,男方过了就得病死了。
所以家中的许多事情,基本上是刘大娘说了算。
这也算是唯一的好处了。
……
“大郎,你这个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大了?”
太原郡王府里头,郑观音有点担心的跟李承宗说着话。
作为皇太后,郑观音其实是非常关心朝中大事的。
但是她做事很有分寸,绝对不会轻易的去插手政务。
只是这一次的改革,动静实在是有点大。
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对意见,但是这种情况下,郑观音更加担心了。
“阿娘,您放心,各方面的事情六部都已经考虑全面了。这一次是增加了相关的管理人员,并不是大幅度的减少人员,想来是出不来什么乱子的。”
李承宗满脸自信的样子,并没有完全让郑观音放下心。
“这朝中的官员和勋贵世家,做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正常来说,不管是什么改革,都是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的。
而这部分人一定会跳出来反对。
但是这一次的道州县改革,居然没有什么人站出来反对。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情呢?”
郑观音别出心裁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了这个事情。
不得不说,她的这个解释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
不过,李承宗这一次的态度可是非常的坚决。
吏部都已经在准备具体的官员安排了,各个道的划分都已经放出风声出去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再说了,自己没有不发的理由啊。
“阿娘,孩儿做事,喜欢讲究双赢。如果大家都能从改革之中获得好处,那么改革就会很顺利的推进下去。
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