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作者:重铸天朝 | 分类:都市 | 字数:57.3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5章 大获全胜
“皇上,臣冤枉呀!臣真的和阉党的人没有丝毫的关系,更没有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呀。请皇上明查,还臣一个清白。”郭允厚实在是没有想到这把火能烧到他的头上,毕竟他与东林党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因此,炸惊之下,显得十分的慌乱。
崇祯皇帝看了看郭允厚,转过脸问赵南星道:“赵爱卿,你看呢?”
说实话,他真是对郭允厚不太了解,仅仅是认识而已,因为郭允厚管的是户部,这是一个管钱的部门,和整人扯不上任何关系,再说了,郭允厚本来与阉党众人的关系就不怎么好,所以在天启皇帝和魏公公驱逐东林的行动中显得相当的低调,根本就没有给崇祯皇帝留下什么印象。
至于崇祯皇帝上台后的这两个月,他只是按着天启皇帝的路线在向前走,并且很多事情都是由内阁直接处理了,就是由他处理的事情,由于这时的朝廷有钱,只要他一说出来,户部就能给他支钱,所以,就是他上台两个月了,他也没有对这个户部尚书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不像他打倒阉党后,户部空的能跑老鼠,他上朝后每天都能遇到要钱的事,把他愁的整天和户部尚书打交道,所以那时的户部尚书他是最熟悉了。
这时则不然,所以说,崇祯朝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他自己弄出来的,他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小孩,只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但一旦捅出了篓子,他就没有办法了。既不能承担责任,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选择让家长来处理。只不过,宠他的天启皇帝已经被他给弄死了,再也没有人帮他解决问题了。至于他亲近的那些人,人家根本就不和他一心。
所以,崇祯皇帝只能每天把自己安排得忙得很,好以此来证明他的努力,但直到他死去,朝廷就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是一个也没有解决。
“皇上,根据臣的了解,郭大人与阉党虽然有勾连,但程度不深。至于说他贪污受贿,这个臣不敢保证,臣的意思是让有司查一查,也好证明郭大人的清白。”赵南星轻轻的说道。
好吗?赵南星这个话听起来好像为郭允厚说好话,但其实是又给郭允厚补了一刀,什么叫和阉党勾连不深,这不等于就是说他和阉党勾结吗?就崇祯皇帝的那个恨阉党入骨样子,光凭这一点,郭允厚就落不了好,再说了,大明官员哪个能经得起查的,只要一查那肯定就有问题。
所以,赵南星的这句话一说出口,郭允厚就有点急了。
“赵大人,赵大人,您不能这样呀!我什么时候与阉党的人有勾连了?又什么时候有贪污了?”郭允厚一边冲赵南星施礼,一边说道。
“郭大人,你是说老夫胡说了吗?你在阉党的内阁中当了那么多年的户部尚书,能没有一点勾连吗?再说了,老夫也没有说你一定贪污受贿了,老夫只是建议皇上让有司查一下有什么不对?如果有司一查之下,你郭大人既没有与阉党有勾结,也没有贪污受贿,到时皇上一定会还你清白的。”赵南星不慌不忙的给郭允厚解释道。
“赵大人……。”郭允厚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崇祯皇帝有点有耐烦了。
“好了,郭大人,赵爱卿的办法很好,你要是没有做这些事哪就让有司衙门查一查有什么呢?你放心,如果有司衙门查出来指控你的事你都没有做,朕会还你清白的。还是说你真有问题呢?”崇祯皇帝说道。
“这……”郭允厚张着大嘴是有苦说不出,这时的他已经明白了赵南星他们的目的,那就是看上了他家的财产。毕竟大明的官员没有人能经得起查的。但这种话又不能直接和崇祯皇帝说。
“来人,把郭大人给带下去。”崇祯皇帝一看郭允厚没话说了,就命令左右的大汉将军道。
紧接着,由瞿式耜首先开炮以同样的理由又把吏部尚书周应秋给拿下了。
看到事情这样顺利,可以说只要他们东林弹劾谁,那崇祯皇帝就会处置谁,于是,在场的东林党人是士气大振,众人纷纷上场,对其他的官员进行弹劾。于是,仅仅一个上午,在朝堂上的所有非东林官员是全军覆没,东林党人是大获全胜。
本来,到这个时候,那就应该分果果了,毕竟那么多的官员被抓,留下了大量的官位,并且很多还都是很高的官位。那么这些低级的东林官员是不是应该补上去了。
但赵南星这时提出,由于内阁是今天才上任的,再加上职位众多,所以内阁需要考察一下才能给崇祯皇帝拟定名单,因此提议今天就先到这,等明天内阁考察好时再议。
崇祯皇帝想了想也表示同意,再说他这时也感觉到饿了。毕竟对他来说,今天上午是战果卓着,把朝中的阉党及其依附者都给一网打尽了,想着马上就要在东林众君子的扶佐下实现君贤臣明的理想,他就感到十分的兴奋。而这么多好消息怎么能不给一直支持自己的皇嫂分享一下呢?
崇祯皇帝和赵南星他们下朝时都是非常的高兴,而此时的英国公张维贤可就有点傻眼了。自从他在朝堂上接崇祯皇帝的封锁京城的各个路口、抓捕阉党的旨意后,他就下朝来到了京营的营地。
此时的京营早就不是明初的三大营了,自从土木堡之变于谦主导的文官把军队的指挥权从勋贵手中夺走后,京营就成了后娘生的,军饷是从来没有按时发过,并且由于发饷是由文官主导的,所以这个饷银也就成了经手文官的财源。
每次发饷,这些文官都要扣下一部分。到明末时,京营的军饷已经成了在京所有文官都有份的财源。其中内阁拿大头,兵部拿小头,其余文官是每人都有一份,再加上最后到这些勋贵手中他们再拿一份,所以,真正发到士兵手中的可能只有他们应拿军饷的一半不到。
而且由于上面扣的银子太多,所以就是这一半的饷银也发不了多少人。因此,勋贵们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减少士兵的人数。也就是吃空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到明末时,本来二十万京营的人数,实际上只有三万不到。余下的都是空饷。
所以,很多的皇帝想解决京营的问题,最后都因为阻力太大不了了之。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等于和京城所有的文官加上勋贵做对,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实力和魄力来做成这件事。
而且就是这三万不到的京营,物资也是严重不足,所以,京营几乎从来就不训练,毕竟你要训练就得让士兵吃饱饭,也要给他们合适的装备,这些都是要钱的。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的文官和勋贵们怎么能舍得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