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医到良相
作者:杨思大老倌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四百三十五 徐徐 图之 四
要知道这些尚书侍郎都没这么大的胆子,收点外快还要替人半点事情,哪里敢直接往自己家里搂钱的?
差。
一定要严查!
其实根本没用多少力气去查,六部九卿十五个衙门的司务都,在证据面前都一五一十的坦白了。
既然是贪污,户部还带人去这些罪犯家里抄家,几十户人家平均每户都抄出近万两银子,还有大量田产铺面,珍宝古玩等。
小吏大贪,还在京城官场民间引起轰动,《大明新闻》还刊登了此事,官场议论纷纷,民间义愤填膺。
向青山也在朝堂上说了,现在事情已经出了,要考虑的是如何杜绝这种漏洞!
他的建议是在户部下边设立一个新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各部衙门的办公用品的食材的购买,公开招标,统一采购,户部按照各部衙门人数来分配物资。
这样就能最彻底的杜绝贪污。
一开始各部对此到无所谓,但都察院不满意,说户部还要新设衙门,这会造成冗官闲差,还要增加朝廷的俸禄。
既然户部整天在哭穷,再新设衙门有这必要吗?
兵部金房也站出来说,照向青山的办法,往后各部衙门都要仰仗户部的鼻息,照成事实上的一家独大,这很不好。
这么一说,各部尚书都醒悟过来,坚决不同意向青山新设立的物资统购机构。
向青山本来想让立功的罗勇进加入这个衙门,可惜百官都不同意,他只能另想办法。
既然统一购买大家不同意,向青山退而求其次,“那就按照各部衙门的定员人数分发办公经费,三月给一次。
但凡衙门购买物资,签订合同时必须要有都察院和户部的官员在场监督,看看是否高价购买,随后再由户部拨款。”
这样最好了,反正那些个尚书侍郎也没想要在这上头捞钱。
现在正好是五月,月底就举行第一次拨款。
那被抓的几十个贪污犯司务,全部被大理寺处以腰斩,他们的家属被充军辽东新开设的长春镇。
户部已经算过,这么一整顿,能给户部每年节约近十万两银子,再加上削减晋王府一系的的俸禄,这一年就能省下二十万两银子。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哦!
诺大的辽东,一年的赋税银子也到不了二十万。
对于有功之臣罗勇进,向青山还招他到户部的尚书值房喝茶,聊聊家常,算是给他造势,几次后给他提为户部衙门的照磨。
也就是后世的档案局长,这是个正八品官。
向青山:“这个官没啥难度,只要加紧尾巴,老老实实的做人,将来还可以再升。”
这也是在兑现自己的承诺。
堂堂双料尚书,说话必须要算话!
看到向青山把户部搞得有声有色,最近闲着的汪直也坐不住了,他他一直想要给皇帝最信任的人梁芳添堵。
他也派人到街上打听各种食物的价格,同样记录在小本子上,然后拿着单子到御膳厨房去查账。
这一差,问题更加严重,同时被查的尚膳监主管太监,也被吓的晕死过去。
乾清宫,龙书案,成化帝也在汪直拿来的价格单,和尚膳监的采购账本做对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成化帝看到,外头一个鸡蛋只要一文钱,而尚膳监的采购账本上写的竟然是一两,外头一百斤一袋子的上好白面只需750文,而尚膳监的采购账本上写的竟然是五两。
其他任何一种食才的价格,都要比市面上贵上至少十倍!
殷鉴不远,成化帝就是在不问世事,他也知道这其中的猫腻。
另一边梁芳心里气的要死,他即恨汪直多管闲事,也很手下尚膳监太监蠢笨如猪,外头对这件事已经闹的沸沸扬扬,早就该把账目给抹平了。
现在还死不改悔,活该要被查出来。
这要是一查出来,就要牵扯到自己的头上了,这可不妙。
梁芳一个眼神,就有机灵的手下悄无声息的“去了外边。”
汪直更是在一旁添油加醋,“皇爷爷,这么多被贪污的银子,要是丢打成珍宝收拾,万娘娘就是浑身带上也带不过来啊。”
“混账,简直是肆无忌惮!”成化帝一拍龙书案:“来呀,去把尚膳监太监给我拿来!”
一会时间,捉拿的人一脸沮丧的回来报告说,尚膳监太监已经上吊自杀了。
“自杀了?”成化帝一脸疑惑。
汪直又有话说了,他说尚膳监太监之死,就彻底断了后边被贪污银子的去路,是有人要他死的。
这种小把戏,皇帝不用想都能明白。
汪直继续添堵,说宫里的钱都是给皇帝的花销,被宵小贪污了,那就短了皇帝的花销,这些人全都罪该万死!
这话真的说道皇帝的心坎里去了,成化帝越发的生气。
沉吟片刻,皇帝下令撤走尚膳监全部采买,让汪直换上他的人,同时下文户部,让户部派人监督宫里的采买。
一直没吭声的梁芳还建议,宫里不管多少银钱的交易,都要让户部的人到场监督,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
“这都是陛下的钱,宫里在富裕,也架不住有人伸贼手!”
皇帝笑了,还笑骂梁芳:“这狗奴才倒是忠心。”
一句话,让汪直的苦心经营全都泡汤,他只能收起爪子;按下浮躁,继续等待合适的时机。
五月底,户部按个衙门人头计算办公经费的事高的很有声势,而各衙门能拿到的办公银子却下降很多。
还有来取银子的官员嫌少,户部的官员还把脸一板,问:“怎么,多了是不是还想伸贼手哇?”
这句话堵的人哑口无言,只灰溜溜的走了。
盛夏,余晨钟从辽东特意赶到京城和向青山会面。
对于能干的老部下,向青山还是很喜欢的,下班后还带他到家里小酌。
这又在京城引起小小的轰动,要知道自向青山担任吏部尚书以来,他可是从来没主动邀请过下属到家里吃饭。
羡慕嫉妒不在少数,可他们自知不是向青山的嫡系,想要投靠现在也晚了,只能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