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帝国
作者:无人车来也 | 分类:科幻 | 字数:168.7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三章 拯救汽车的竟然是马粪!
同学们愕然看着王老师。
王老师继续笑眯眯地说:
“前面说过,19世纪末的伦敦有30万匹马。
万马齐奔,听上去很浪漫,但这个数字同时意味着伦敦每天要清理3000吨马粪和30万公升马尿。
马尿相对好解决一些,自然蒸发就可以(代价是伦敦的大街上常年充斥着尿骚味)。马粪处理起来可就麻烦了。
为了保证街道至少不被马粪覆盖,伦敦政府想了不少招,比如他们曾花钱雇农民收取马粪当肥料。
但到了冬季农闲季节,肥料就变成了废料,出多少钱也没人收。
大量的马粪被堆在城郊空地上,自然风干、晒成粉末,迎风飞舞。
更添乱的是,由于繁重的劳动,拉车的马匹一般工作三年就会死亡。
这意味着伦敦每年还要清理十万具马尸,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马是在拉车过程中直接累死在道路中央,常常要等到散发出尸臭才会被清理。
19世纪大多数欧洲都市都在马粪、马尿、马尸的包围下,毫无市容可言。
英国人甚至预测,照此下去,到1950年,伦敦将被掩埋在9英尺高的马粪堆里。
1898年,在米国纽约举行的首届国际城市规划会议,议题内容就是‘人类如何在未来一个世纪处理马粪围城问题'。
与会专家都被当时的交通问题难倒了,协商工作毫无成果,原定10天的会期,3天就草草收场了。
因为当时已经形成了像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等大型城市,而运输工具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包括交通大拥堵,保险成本高昂,消耗燃料巨大,还会排放有毒气体,造成噪声污染。
我指的不是汽车,而是当时的马车。
看到了吧,这些指控和现在对内燃机汽车的指控是不是很像?
然而,当汽车到来后,事情慢慢地起了变化。
汽车尾气这个东西,在今人看来是污染,但百年前,与快要围城的马粪相比,它已经相当环保了,正是汽车这一‘环保'的优点,让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放松对其的管制。
保守的官员们终于决定试一试了,而当他们的屁股一旦跟汽车司机坐到一起,看问题的角度立刻就不一样了:
汽车发明人卡尔·本茨有一次在德国巴登开车,车上载着一名当地的父母官。
按照当地的规定,汽车时速不能超过6公里,所以本茨先生只能以这一龟速行进着。突然车后方的一辆马车超越过去,马车夫回过头来放肆地嘲笑他们。
官员被激怒了:‘怎么连马车都跑不过,给我追上去!'
本茨故作无奈地说:‘想追上容易,可政府有规定啊……'
‘见鬼,别管规定了!给我追!'官员愤怒地大叫。
闻听此言的本茨先生按住心中的狂喜,一脚油门踩下去。
汽车立刻超越了马车!从此,再也没有被追上过。
据统计,自1896年英国政府废除‘红旗法案'之后,仅伦敦一地,马车铺、马车公司和马车夫就进行了上千次罢工。
然而,这些罢工活动在之后的20年之内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首先当然是马车夫们也认识到技术革新的力量不可阻挡——罢工每进行一次,忠实于马车的老客户们就流失一批,直到马车铺关门大吉。
而马车夫们发现,当一名马车夫要比汽车司机难得多!
他们既要学会控制马和马车,还要照料马匹以及马的‘故障'。
与之极不匹配的是,马车夫由于马车铺份子钱的压榨,其收入极低。份子钱一度达到了收入的23。
马车铺也不容易,因为照料马匹的费用本身就极高。
相比之下,汽车司机的驾驶技能和汽车的维护成本则低多了。于是马车夫们也纷纷跳槽去做了汽车司机。
当时大英帝国有两家着名的马车公司。一家说‘我们是大英帝国第一流的马车服务公司',另一家说‘我们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提供者'。
第一家立足于马车服务,目光短浅地视新生事物汽车为钢铁怪物,使尽浑身解数想要压制和排斥。
第二家意识到汽车可能完全会取代马车成为更便利的交通工具。100年后,其品牌‘罗尔斯罗伊斯(劳斯莱斯)'声名赫赫,而第一家马车公司早已无人知晓。
现在我们都知道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等,都是后来新创建的,而不是从马车公司转变而来。”
说到这里,王老师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茶。
同学们在纷纷议论:
“这就像打仗,一方进攻,一方后退,真有趣!”
“落后的马车,终究输给了先进的汽车!”
“时代总是发展的呀!”
……
沈笑夫一阵蛋疼!按照这个趋势,电动车更有生命力是历史潮流,而自己在学与行偏偏抽签抽到了反方!
电动车没有生命力,这个反方怎么当啊?
正当沈笑夫心慌以乱的时候,王老师接着说:
“我们以史为鉴看汽车未来。
目光回到现在。以前,汽车行业还在讨论涡轮增压、缸内燃烧这些内燃机技术。而现在,汽车公司明确了向电气化的趋势。
无论是老牌柴油机用户德国大众还是坚持混合动力二三十年的丰田,都纷纷发力纯电动汽车。
各大公司认为纯电动、智能化是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其中还包括了互联网企业和新晋新能源汽车企业。
其主要的驱动力是内燃机的排放问题(和100多年前的马车排放问题多么类似)。
从事内燃机行业的不少人认为内燃机产业链那么长,涉及从业人员众多,未来依然会是主流。
对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内燃机和电动机会同时存在。
而在某一个时刻,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后,内燃机在汽车行业会被迅速替代。
至于从业人员数量多,这不是变革的阻碍,想想当时伦敦的10万马车行业从业人员吧!
我的感觉是,内燃机的命运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手里。有种‘我杀死你,与你无关'的无力感。
汽车智能化则毫无疑问是趋势,更智能的汽车替换目前传统汽车的变革要比动力系统的变革更快。
虽然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方向是电气化,但内燃机本身也在不断进步,谁知道内燃机完全被替代是什么时候呢?
毕竟,从汽车被发明出来到马车完全被替代,也花了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在内燃机被完全替代之前,从事内燃机的人还得继续研究内燃机,以提高燃烧效率。研究电池的人继续研究电池,提升电池密度,降低电池成本,提高充电速率。
只是对各大汽车公司而言,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变化,储备和研究多条技术路线,以防止再过半个世纪,自己的公司会像一个世纪前的马车公司一样——消失不见了!”
同学们纷纷点头。
忽然,刘军民同学举手提问道:“王老师,那我们该学习内燃机汽车技术,还是电动汽车技术呢?”
大家纷纷点头:“对呀!我们该学什么呢?”
王老师摇摇头,笑着说:
“你们处在最好的时代,同时也处在最坏的时代!
正像我刚才说的,在内燃机被完全替代之前,你们既要研究内燃机汽车,又要研究电动汽车!
当然,两边孰轻孰重、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则要视情况而定!”
“啊——!?”同学们一阵惊叹!
这么难啊?
沈笑夫则在琢磨,学与行的辩论赛该有多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