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唐旧梦
作者:烟云客横渡积水潭 | 分类:历史 | 字数:106.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9章 丰收
回到家中已经到晚上了,吃过晚饭,张三来到花园旁边三间单独划出来的禁区,看望和慰问了留守看土豆的士兵。
这一队士兵总数有十五位,吃住全在这个禁区之内,只需厨房每日送来饭食便可。
看完土豆,张三回到卧室,想着要早点把土豆种到地里,不然家中住着这些人还真是不舒服。
好在,村正说再有两三日地里的小麦便可以收获了。等小麦收好后,也就可以着手种土豆了。
张三也很是期待这批粮食的收仓,不算上庄户的粮税,光自己那五百亩永业田应该也能收获不少粮食。
这样一来,自己的酿酒计划便可以开始了。
张三这两天先是去看了造纸的进度,又和村正一起到地里查看了一番。
明天,村正将动员全部庄户抢收夏粮,趁着天气好,早点把粮食放到粮仓才能安心。
大唐对粮食安全也尤为看重,也会让各地官员下到各个村庄督察粮食收获情况,并严厉打击影响粮食抢收的事件,以及后期粮税的收取,都会有监察官出没,防止官吏勋贵等谋取百姓的钱粮。
视察完全部麦田,当晚张三便让张大壮和张劲把事先准备好的镰刀、独轮车分发到各家各户,对于独轮车村民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有了这个便捷的运输工具,村民能够更快地将麦穗运出地里。
张三又让张二狗事先按照张家村的田地分布清理出三块空地,用石碾子压实路面作为打麦场。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天不亮张三便起床带着小妹、小玉还有府里的仆役一起参与到收麦的队伍中。
整个张家村原先共有永业田三百二十亩,一百多户人家,平均一家才有两三亩地。加上一些荒地,每家每户也不超过五亩地。
张三划分的五百亩永业田是原来的官田,由于张三家中人手少,靠着自己的力量是没办法收完这五百亩田地的,还好有庄户们的帮助。
“三哥,你要不要休息下。”
张三带着草帽,站起身来喘口气,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干过活了,张三一亩地的小麦还没割完就已经感觉腰酸背痛了。
还不如旁边的小妹和小玉两人,她们都比自己干得多。
小玉拿来水壶,张三喝了一口水说道:“我没事,你们也注意些,累了就休息下。”
“公子要不我给你捶捶背吧?”小玉看到张三一直用手捶着腰问道。
“没事小玉,你也够辛苦的了,我休息下就好了。”张三笑着说道。
此时的张三无比怀念前世的联合收割机,就这几百亩地,一天也就搞定了。
看了一下几人才割完这一点小麦,张三咬咬牙继续干起来了。
没有收割机,一切只能靠人力来了。
“这麦子真瘪,一亩地也不知道能收多少麦子。”张三揉开一穗小麦,看到手上干瘪的小麦不禁感叹道。
“不管了,有总比没有的好,这些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啊,俗话说得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啊!”张三自己给自己打气道,再次卖力收割起来。
由于张三分发了新式的镰刀,再配上独轮车,整个张家村收麦子的速度比往年提高了三四倍。
看着一车车小麦从打麦场脱粒运回家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这一刻无疑是最幸福的。
自家小麦收好,村民也赶到张三的田地中帮着收麦,张三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让厨房每天都准备充足的肉食送到田地里,犒劳大家。
在众人齐心合力之下,张家村的夏粮终于都赶在变天之前抢收下来。
张三看到辛辛苦苦几个月五百亩地才收获不到两千斤粮食,简直欲哭无泪。自己这还是官田,可以说是这片地区最好的田地了,平均亩产也才三百多斤,那些庄户的收成肯定是更差了。
“还好有那些土豆,等七月份种下之后,就能有足够多的土豆,到了明年,张家村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等土豆推广开来,整个大唐就再也没有饥馑之忧了。”张三在心中想到。
后面两天,张家村的庄户们便拉着粮食来到张三家中交粮,张三本来是不想要的,上次和村正说了之后,村正严词告诫张三不能坏了规矩,虽然你本意是为乡亲们好,但是传出去恐怕会给自己带来祸事。
张三一想也是,万一被人安上个邀买人心的罪名就不好了。
反正以后时日长着的,张三再换其它方式回报村民算了。
张三成立的公社也是秉着造福乡里的目的,现在造纸坊已经开工,村民也多了一个进项,后面酿酒坊再开起来,张家村这一百来户人都会有事可做了,还有张三计划的养殖等等。
这些都需要人手,只要有了活干,村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小玉现在是家中的大管家,张三先前教会小玉新型的记账方法,此时已经派上用场,正在记录村民上缴的粮食。
张富贵在一旁协助,张三已经和村正说了,以后张富贵便跟着张三,做张三的二管家,协助小玉处理一些不方便小玉出面的事情。
张三家中只有自己一个男丁,很多事情都要张三自己来做,让富贵来帮自己,主要是张三觉得富贵人踏实可靠,又是同村人,用着放心。
等一切忙玩,已经是十天后了。
张三让造纸坊和制糖坊的工人恢复开工。房玄龄几天前,也派人送来了一套活字印刷的泥章,一切准备就绪,张三便计划明天便去长安把书坊开了,在此之前还是要想个招牌才好。
有了响亮的名字,才好做后续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