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80.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夜谈(二)
李利出任河东太守之后,在河东干得非常出色,把河东治理得井井有条。旋即又二话不说,就对着并州动手了,还把上党给夺了下来。在这中间,大家看到了很多东西。
李利的手段了得,河东地面,叛军、山贼、世家豪族关系复杂,盘根错节,但在李利面前,不是灰飞烟灭就是服服帖帖。
李利的进取心强烈,不甘心蛰伏于河东一地,有着扩大地盘的强烈欲望。在目前来看,李利的外扩,对于朝廷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李利知兵事,统率能力强,能够想到联合於夫罗来一起攻打并州,这是一着天马行空的妙棋。
李利知进退,当初他不奉诏而出兵,朝廷议论纷纷,他丢了个上党太守之位出来,又与李傕达成协议。于是安然无恙的过关。
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不帮他。为何不在他身上压注赌一把。这并州,是朝廷的并州,袁绍私命官员,几时想过朝廷的感受?现在自己这边出动兵马,把自己失去的再度拿回来,又有何不可?
钟繇以前对袁绍、曹操等人也充满了好感。可是后来一看,不对劲啊。这袁绍在关东干的就是损公肥私的活啊。还有曹操,自立为兖州牧,把朝廷派去的兖州刺史金尚打得大败而逃。他这是想干什么?
金尚字元休,在士大夫群体中很出名,与第五巡(字文休)、韦康的父亲韦端(字休甫)一起号称三休。这么一个人物,在刘岱死后出任兖州刺史,却被曹操带着人马给赶走了。这让朝廷颜面何存?
或许是从那时起,钟繇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已经乱了,从前的法度、秩序也已经乱了,不说荡然无存,但遵守的人也不多了。这个世界,已经只认拳头,强者为尊。朝廷势弱,所以无法号令天下诸侯,控制天下。如果想要恢复到以前的状态,那么把希望寄托在关东诸侯的身上,那是绝无可能的。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让朝廷这边,自身也强大起来。本身强大,又有正统的名分。这才可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重塑秩序。
荀攸对于钟繇所说的一切,他都懂。他也对李利充满了好感。不然也不会因为李利的一封信,他就立马跑到并州来了。
但帮李利是一回事,认李利为主公又是一回事。钟繇刚才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通,还不是想拉着自己一起,与李利定下君臣名份?
这事,荀攸可下不了决心。袁绍是家世簪缨,门生故吏无数,然后他又在家里守父母丧一共六年,养望养士,前后不知道折腾了多久,才能够名扬天下,让天下士人归心。曹操虽是宦官之后,但他是太尉之子,世袭侯爵,又从小跟袁绍、袁术等人一起交游,尽量掩去了身上阉宦的色彩,然后确实能力出众,所以也有人追随。
但除了这两个,你再看看天下诸侯,哪个是能够留住人才,让他们可以死心塌地、不离不弃的追随的。孙坚、孙策父子俩算一个。只是孙坚已死,孙策还没起家。后来孙权能够坐领江东,全凭父兄遗泽。江东的文武,绝大多数都是孙坚、孙策拉拢的老人。
刘皇叔也算一个。刘备在诸侯之中底蕴最薄,条件最差,历史上他能够后来居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完全就是靠的人格魅力。当然,现在他也没有发迹,虽然领了个徐州,但刚接手这个烂摊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坐得住呢。
李利现在连关东任何一个诸侯都比不了,地盘、资历等等,都是他的短板。年轻是优势,也是劣势。年轻代表着无限可能,或许能成功,或许会陨落。未来的事,谁知道?
荀攸的心态,和贾诩一模一样。贾诩跟着李利到了河东,亲眼目睹了河东一切事情的发生,连他都没有下定决心要彻底绑在李利身上,何况荀攸乎?
很多事情,只能顺其自然,条件成熟了,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而像钟繇这样把事情挑明,反而不好。不过,今晚这事,好像不是钟繇以往做事的风格啊。于是荀攸就笑道:“元常,今欲为惠民之说客乎?”
不待钟繇回答,荀攸就正色道:“惠民,世所罕有之英杰也。吾自长安至此,便是惠民相招。吾等同为汉臣,自当戮力同心,共图大事,匡扶汉室。”
钟繇倒不是想给李利做说客。只是他离开了长安,到了上党这里之后,深入接触了李利的体系,这才发现,朝廷那边暮气沉沉,李利这里生机勃勃。这让他心中就觉得要靠着朝廷自强自立,只怕是难了。
在朝为官多年的钟繇,深知朝廷体制的腐朽和缓慢。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只是朝廷上下,却没有人有那个勇气和决心。为公者少,谋私者多。既然如此,何不跟着李利,一起破而后立,打造一个新的大汉朝呢?
钟繇想的可不是造反。而是想辅佐李利一起发展事业,扩大地盘,然后把朝廷那边的年轻官员,可造之材都调过来在李利的地盘里培养,如此一来,将来朝廷的栋梁之材就有了。把一批人才培养、磨砺出来,未来的国家不就有希望了吗?钟繇想的就是以新政去革除旧政。他想的是政治体系的改革,而不是起了异心。
他以前还只是一个朦朦胧胧的想法,直到今天,李利冒着风雪而来,雪中吟诗,风姿特秀,却是让他心驰神往,而后便打通了思路,从而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他一个人也干不了什么事,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荀攸的身上了。
谁曾想,荀攸给出的回复让他有些失望。同为汉臣,荀攸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大家都是汉臣,名位上可以有高低尊卑,他可以辅佐李利一起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但他效忠的只能是天子,汉廷,而不能是别人。
李利倒也没想过钟繇、荀攸纳头便拜这种美事。在他看来,步步为营,慢慢增加好感度就好。现在大家先一起在并州干事业,有了共同奋斗的经历和情谊,未来还怕你跑了不成?
历史上老曹同志一直把自己塑造成汉朝的头号忠臣,在横扫天下之后,就逐渐露出了自己的嘴脸。由丞相而魏公,再由魏公而魏王,温水煮青蛙,慢慢剪除汉朝的铁杆忠臣之时,也为以魏代汉制造声势。他虽然在世时未曾称帝,但他一死,尸骨未寒,他儿子可是立马就篡汉当了皇帝的。
李利觉得,他也可以按照曹操这个套路来啊。而且他比曹操年轻几十岁。未来说不定还是可以过一过皇帝的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