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情深
作者: | 分类:现言 | 字数:40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6章 改稿
晚上,向健召集的改稿会参会人员比中午的会议少了近三分之二,除了分管院领导和院办公室主任,就是隔离病区领导班子成员、中西医医护负责人,引人注目的是额外请来了三名医院的家属代表。
向健的开场白后,首先由吕伟简述撰写两封信的考量、使用医生个人和病人个人名义及表格的好处,不知大家能否认可这种写法,还有文字方面有无不妥,都请畅所欲言,大家一起修改,尽量使信发出去后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最后,吕伟诚恳地说:“我本是一个乡下个体中医,水平十分有限,只是有一份服务的热情,才不揣浅陋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提,不必客气和顾虑我的面子,不管各位讲什么,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
说完,他抱拳转了半个圈,以示敬意。
这招果然灵验,大家发言很直爽,没有遮遮掩掩。
有的说写得很好,这么短的时间能写好两封信确实不容易,只对三四处文字提了润色的建议;
有的说,两封信都以匿名的形式写,也许群众会怀疑不真实,不知该不该相信,最好写出医生和病人的具体姓名;
有的说,不能写医生和病人的具体姓名,本来信就不是哪个医生和病人写的,只是一种假托的方式而已,即使医生写吕伟医生个人的姓名,那病人写谁呢?恐怕没人愿意;
有的说,双江大学医学院在全市同行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无论名气还是实际地位和水准,都只是处于中上,排不了前三,两封信一发出去,会不会显得我们太高调了,会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各种意见都有一定人气,看不出哪种意见占绝对优势。
吕伟犯了难。可能又会争论一番,他想。
一轮发言完毕,向健指名家属代表发言,要他们一个一个地讲,要他们根据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网络上了解到的市民的普遍心态,从普通市民的角度,看这两封信写得如何?
三名家属代表发言大同小异,都讲信写得好,有说服力,基本能解除大家的恐慌心理,只是落款“一个隔离病区的医生”、“一个新*肺炎病人”,看起来令人很不舒服,像是告状常用的那种匿名信,最好修改一下。
家属代表发言完毕,有人附和,说这个建议好。
吕伟也肯定这个建议很好,请大家思考修改。
……
会场一时静悄悄的,没人发言。
过了大约五六分钟,一名家属代表建议:“是否能写成‘隔离病区医生吕某某’、‘新*肺炎病人刘某某’?”
吕伟听了,感觉比原来好些,但是还有点不对劲,病人的隐私完全可以不公布,医生普及相关防治知识是正大光明的事,为什么也要匿名呢?匿名了,市民反而不一定相信是真的的了。
他站起来说:“病人写‘刘某某’,居民看了好理解,说人家有隐私。医生还是写具体姓名好,显得真实有说服力,说明这些知识是医生经过病区的具体工作摸索出来或通过检验的,是确实有效果的。如果大家不介意我可能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的话,就用‘双江大学医学院外地驰援医生吕伟’的名义写吧。”
周亮华首先发言表示赞同。
接着,陆续有三四人赞同。
其他人犹豫着,没表态。
向健环顾一下会场,拍板说:“我看,大家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也赞成。”
说罢,他带头鼓掌。
大家都跟着鼓掌……
掌声停下,向健请院领导讲话。
分管副院长安排办公室主任对文字作最后润色,再交给他,他请示院长后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