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作者:诗酒信徒 | 分类:历史 | 字数:69.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叔父,听我的没错
这是第一次到汧县,夏侯绪怀着激荡的情绪乘着马在街道上缓缓而行。
汧县以前是个军事重镇,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所以成为运粮的重要中转站。
街道上行人虽然较为稀少,但也没有太大的混乱,反而干净整洁。
马超,韩遂深知西凉军和胡人自由散漫,无视军纪,因此扎营都在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要么就在关隘,道口处。
因此汧县内的民众事实上基本没有受到过迫害。这让夏侯绪有些欣慰。
马蹄哒哒的走在石砖路面上,不一会便到了县衙。
几个门口的士卒眼尖,上来就为夏侯绪和身后的亲兵牵马。
夏侯绪满意的点点头,这贱贱的模样要是被夏侯渊看见,估计一拳能轰死夏侯绪。
步入太守府,发现诸将都已经坐定,主座上的正是夏侯渊。
“伯远,数你最慢,快快坐正。”夏侯渊说着。
夏侯绪慌忙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定,尴尬一笑,逗得诸将都笑。
夏侯绪环视了一周,大多都是熟人,关键是大将似乎也没留下几个,只有张合,其余要么是小年轻,要么是不出名。
夏侯霸就在自己的下首。挤眉弄眼,夏侯绪不知其意,正欲问清楚,夏侯渊轻咳两声,开口说话。
“马超韩遂虽然逃至上邽,元气大伤,然而可用之士尚有五六万,更兼马超勇烈,极善用兵。
故我意撤兵长安,以待时机!”
夏侯绪还在等待着下文,结果却是陷入了大家都沉默的时间段。
看来夏侯渊是真的不打算进军了,夏侯绪则是等其他将领先开口劝谏,然后自己再附议。
夏侯绪左等右等,等不来一个开口的人,只得自己硬着头皮出列,“启禀征西将军(曹操临行前加封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此时万万不可退兵!”
夏侯渊听到是夏侯绪说话,没好气的笑道:“时值十一月,天寒地冻,漠北苍凉,将士们难行,你这小子为何不让本将退兵?
难道你不喜欢热炕头,我等诸将就不能喜欢热炕头?”
众将又哈哈大笑起来。
夏侯绪一阵汗颜,怎么叔父身为主将,嘻嘻哈哈,一点也不严肃?
夏侯绪尊敬的鞠了一躬,“启禀征西将军,末将不退兵理由有四。
其一,以诸将之意,想必定然是退军,然而马超必然也能想到。
所以我军应当再乘其不备,攻其不意,马超一战可定。
其二,马超英烈,更在胡人心中乃为天人,集合一只数万的兵马也是容易,如果乘着喘息,得到大军,想必来日再难攻克!
其三,我军多为北人,体格与西凉相近,若在寒冷中大战,马超军势必战力也不会太高,我军完全有把握战胜马超军。
其四,我军士气正盛,西凉兵士气正弱,此时不克,更待何时!”
“嘶,”夏侯渊听完夏侯绪的话,陷入了沉思,似乎在权衡利弊,又似乎在与思想做抗争。
其实这都是夏侯绪的托词,为了不让夏侯渊低估马超在羌胡人中的地位,也不低估马超在羌胡能借到的并力。
因为在夏侯绪的印象里,马超借到羌胡可是又夺回了天水,还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大大延缓了曹操攻略汉中的步伐。
让刘备有了足够的时间进军巴蜀,这可是个连锁反应,所以,无论如何,夏侯绪都要劝夏侯渊进兵。
此时沉默的诸将也开始窃窃私语。夏侯霸第一个站起来,“我觉得伯远之言有理,昔日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我等不取西凉,更待何时?”
“不可,不可,尔等身为将军,暖衣厚甲,士卒补丁衣服单薄,恐怕此次出军兵无战心!”
“怎么不可?只要速战速决,不会迁延日久,在入冬前必然打得下凉州,再不济也能夺下魏郡,天水等地。”
“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忘悉粮道乎,进军险峻,战线铺展,粮道易断,此非建业,乃是送命耳。”
你一言我一语,吵来吵去,喋喋不休。
夏侯渊有些聒噪,却没有生气,躺着享受这热闹的场景,喜欢看将军们争的面红耳赤的样子。
还真是一个奇怪的嗜好。
最后张合咳嗽了两声,众将都安静下来,等待着张合的看法。
“末将以为,应当退回长安!”
夏侯渊坐着身子,问:“隽义缘何这般说?”
“无他,既然我军能一次击溃马超,那么第二次也能击溃马超!今日既然快要入冬,士兵连月征战,那么不如回长安。”
夏侯绪一听火气上来了,你这是什么理由,糊弄人?
夏侯绪在下面想反驳,嘴秃噜习惯了,直接高声一喊:“叔父,听我的没错!”
众将纷纷望向夏侯绪,夏侯霸则都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
夏侯绪硬着头皮,说道:“这,这。”
夏侯绪憋了半天,也没想到更新的理由。
然后又退回了座位。
这时候不光是夏侯霸,其他的人也都笑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说动了,还是夏侯渊真的忧虑马超的能力,夏侯渊沉思一番,还是决定暂且驻扎在汧县,并不撤回长安。
但是也没下令进军,而是以静制动,等待时机成熟。
夏侯绪还想再劝,夏侯霸将夏侯绪死死按住,夏侯霸力大,夏侯绪动不了,夏侯霸眼神示意千万别再劝了。
因为他懂夏侯渊的脾气,什么时候点到即可。
夏侯渊看着下面也没有谁再反对了,于是就这样商议好。
在汧县驻扎,粮草军械全由凉州刺史韦康提供,中转站为扶风县。
散会之后夏侯绪就往军营而去,自己统领的一千多虎豹骑的穿衣自己操心了。
于是夏侯绪在汧县已经准备好过冬了。
最让夏侯绪念念不忘的其实是冀县,因为冀县有一个天才少年,现在还没长大,正是姜维。
又是一颗好苗子,自然不能被诸葛亮再掳了去。
夏侯绪则是打算再把姜维交给王观,多姜维一个不多,少姜维一个不少。
真是曹魏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