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作者:阿勇老哥 | 分类:科幻 | 字数:9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5章 捅刀子
“鹏”式民用航空客机是一架万能改装机型。
像它这样特殊的机身,改装成大型的海上巡逻机更为恰当。
如果不讲究速度的话,完全可以替代巡逻舰艇在南洋周边海域侦查巡视。
加满油的它,完全可以做到48小时不间断的高空飞行。
一般来说,从高空发射雷达波所探测的范围至少是水面舰艇的5到10倍。
在空中滑翔的速度就算是再慢,也比在水面上的快艇更快。
“鹏”若是改装成预警机,优势会更加明显。
除了高空滞留时间长外,它本身装载的设备就会比一般的民航改装机型更多更大型。
最大起飞重量越大的飞机,通常个头也越大,允许安装的雷达天线也就越大,看得就越远。
也正是这些优点,传奇—909已经被军方看中。
他们准备先期购买两台这样的飞机,在XF做好改装的准备。
考虑到他们可能只需要能够飞起来的机身,姜余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就只报价10亿人民币。
这是很厚道的价钱了,能不能有10%的利润都有点悬。
毕竟是凤凰航空的开门红订单,但这样的巨额优惠以后是不会再有了。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
人家波音747开出的价钱,都足够买4架传奇—909。
姜余虽然不准备卖高价,但一倍的利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不以后怎么搞研发,怎么养活这么多工人?
传奇—909首架原型机还要经过几次试飞才能最终定型。
听说还要去北极圈,去罗布泊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去测试。
姜余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兴致去等。
在琼海呆了两天后就和杨校长回去了。
陈思国准备在这一两个月多造几架909、901这样的飞机。
他打算在七月份的新加坡航空展和八月份的第一届珠海航空展亮相,并且争取到国际订单。
传奇—909所有的指标都大大超过了国际民航总局规定的标准。
至于能不能拿到北美、欧盟的适航证,姜余是不担心的。
就算是拿不到,他们的飞机想进入国内,也是不可能的了。
所谓的标准,只不过是一张准入门槛而已。
既然,更加环保节能的传奇—909都通不过他们的标准。
那么,桦国的适航标准也不是他们所能够接受的。
姜余回到京都就成立了一家“空中快运”航空管理集团。
他准备在全国的人口集中的地级市都建设飞机场。
这些飞机场不管是合资还是独资,对他来说影响不大。
只要有了这些机场,那些客源就会源源不断。
就像北美、巴西那样,那些中小型机场,遍布了全国各地……
“老杨,我准备建一所航空高等教育学院,有木有兴趣掺和一下?”
杨校长表示无所谓,只有姜余能够掏钱打基础,其他的那还用去考虑吗?
帅气多金的飞行员!
高挑又漂亮的空姐!
这可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
他还真不担心招不到学生。
这可是私人院校,学费可不低哦。
去年新开设的三所汉语言编程短期培训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还算是蛮高的,工资待遇也不错。
这间接的扩大了京都理工在教育圈内的口碑,提升了学生们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的京都理工大学可是香饽饽,全国几乎无人不知晓。
杨校长把古问天的1亿美元捐款也拿了出来,他准备在豫省打造一所新的京都理工分校。
那地方人口多,生源多,名牌大学却只有一所。
此时去占地盘,绝对是个好时机……
若不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员工,姜余还真的不想去掺和教育行业……
为了建设机场,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姜余交代古问天去欧洲,找时机让“空客集团”放点血。
上次不是赢了110亿美元吗,这下正好有发挥余地了。
发达国家的民航市场基本饱和,生产的飞机明显供大于求。
空客现在所处的形势可谓是岌岌可危。
北美三大民用航空制造公司已经发布了整合公告。
在明年年底,包括麦道公司在内的两家公司将合并到波音集团。
在最近几年的竞争过程中,空客本就一直处于下风。
波音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接近了60%以上。
而空客也从早几年的35%的占有率逐渐降到了可怜的18%不到。
现在面对合并后的波音,他们能不能保持住10%的占有率还是个问号。
毕竟,空客在短程业务上,确实没有什么优势,波音737系列基本上吊打他们。
他们现在正在发力的超远程航空客机又被波音747死死的压住。
传奇—909、919的横空出世,将来很可能就是压垮他们最后一根稻草。
那时候的空客公司基本上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这时候还不做空他们公司的股票,简直就没天理了。
不过,现在这两冤家都正在为了“合并案”打嘴炮、打官司,没时间搭理姜余。
在他们眼中,这所谓的凤凰航空制造公司就是一只蚂蚁,随便伸出一根小手指就可以轻易碾死。
趁着这个空档期,姜余不仅仅要猥琐发育,更要在他们身后狠狠的捅上一刀,放点血……
……
华城钢铁冶炼集团。
这家集团几乎被姜余遗忘了。
没被收购之前,他们还是一家微不足道的乡镇企业。
那时候的年产值,听说还是只有几万块钱吧?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姜系企业中几乎没存在感。
自从被收购后,姜余自始至终都没去过这家公司。
为了支付被拖欠了工资,他好像就拿出过一次钱出来。
至于投钱增资、更换设备,都是没影的事儿。
这家“乡镇冶炼厂”被收购后,一直由陈松代管,总经理的位置至今都没有变化。
说真的,要不是陈松打电话过来征求意见,姜余早忘了这个茬。
这家公司的人数、经营范围、年产值等数据,他通通都不知道。
这还是陈松的秘书送过来的公司年报后,他才明白自己差点错过了一个人才。
姜余从头到尾,仔细看了这家公司大半年的发展史后,刷新了他对陈松的认知。
尤其是对他的管理能力非常佩服。
自从接手“冶炼厂”的管理后,陈松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