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为后:误惹妖孽七皇子
作者:墨菲 | 分类:古言 | 字数:247.6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二十四章 投签
第四百二十四章:投签
七皇子说话直接明了,半分也不顾忌皇后的颜面。
而他所说的话,更是让许多大臣们一直在心里疑虑的事情。
他们并不相信皇上会册立年幼的九皇上,而皇后在后宫一直压制众妃嫔。
之前皇贵妃在时,或许还有人可以制衡,自从皇贵妃失势,皇后凌驾所有人之上。
就连一向行事谨慎,与世无争的云贵妃,皇后都半分容不下。
即便皇上薨世,云贵妃也只能混迹在妃嫔之间哭上几声,根本不敢上前一步。
试想这样的一位霸道皇后,若真让她的嫡子九皇子坐上皇位。
莫说皇宫里,只怕整个天下都成了她们母子二人的了。
反倒是七皇子,虽然行事荒诞狂傲不羁,但又何尝不是皇上过于宠爱的结果。
而且七皇子毕竟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西烈国一战,也算立下奇功一件。
至于平日坊间所传虽然没半分好事,但若细究起来,好似也没做过什么十恶不赦之事。
相比之下,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支持七皇子坐上这个皇位的。
所以,此刻面对如此僵局,谁都没想各人心早似乎都在暗自谋算着。
场面僵持了一会儿,突然有人大声禀奏道:“娘娘,老臣有一言或可解此困局。”
皇后听得有人自荐有了主意,诧异地看过去。
见是军机处的李大人,自然不敢轻视,说道:“李大人可是有了什么想法?”
李大人抻了抻衣袖,然后慢慢走向大殿中央。
大臣们看到是军机处的要大人,一时都在猜测他会说出些什么。
反倒是一直守候在殿门口的青鸾,看到是这个人说话倒有些急了。
青鸾本来不认识军机处的任何一位大人,但那日在凌王府她刚好就见到了此人。
此刻见他站了出来,便知道事情更加繁杂的。
虽然她现在是将军,随时可以走上大殿去支持七皇子。
只是她不知道皇后与凌王会出什么后招,这样的话倒还不如继续隐在暗处。
此时大殿上一片寂静,李大人清了一下嗓子。
说道:“皇后娘娘,您虽说有皇上口谕,但看着众大臣们的反应,似乎还是有所质疑。他们并不是不想念娘娘,只因九皇子实在年幼。最重要的是,此刻这大殿之上,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实在不止九皇子一人。”
皇后一听这么,心中立刻惊觉。
“李大人何出此言?你所说的有资格之人又是谁?”
“按照皇家血脉亲疏,臣觉得不单单九皇子可即皇帝位,七皇子、凌王殿下,他们也都有这个资格。”
李大人这句话,犹如大殿上响起了一声惊雷。
这件事情几乎人人心知肚明,可谁又敢提及。
因为,只要有七皇子在,凌王即位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除非皇上亲自下旨传位,否则任何时候只怕都会有谋逆的嫌疑。
但此刻,军机处的人竟然将此话说了出来,明白人心里也就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唯独皇后,虽然一直以来她并不是完全信任凌王,但总存在侥幸心理。
这会儿有人公然说了出来,让她有些猝不及防。
皇后慢慢从坐位上站起,眼睛扫视着殿下众臣。
缓缓说道:“都有资格那便如何?难不成你们都要违抗皇上的旨意吗?”
“娘娘,微臣并没有见到皇上的旨意,自然也就算不得违抗。”李大人躬身说道。
表面上虽然十分恭敬,但话语里明显强硬了许多。”
“那么李大人意欲何为?”皇后问道。
“微臣觉得,既然大家各持已见,那便看看到底有谁会获得朝臣的支持。”
听得这话,皇后假意沉思,眼睛却偷偷看向凌王。
凌王并不回避,但两样也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个时候,皇后才知道凌王已经不是当初的凌王。
此刻面对满朝臣子,她只能硬撑下去。
于是说道:“好啊,哀家倒要看看到底都有什么人忤逆皇上的懿旨。”
“好,微臣现在就去安排。”说着,李大人转身走入侧殿。
片刻后,从大殿屏风后面走出几个宫女。
她们将手中各自拿着一把竹签,走上前将竹签分发给殿上各位大臣。
接着又有三名宫人走出来,宫人的手中都捧着一个粗口的花瓶。
花瓶上分别贴着写有九皇子、七皇子、与凌王名字的字条。
李大人走到前面,对众大臣说道:“诸位同僚手中各自都有一要竹签,你们觉得谁可承继皇位,便将竹签投进写有名字的花瓶中。”
“李大人的意思,得签数最多都可继皇位?”一位大臣问道。
“这个,皇上没有遗诏,在下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为替皇后娘娘解困。除非,诸位中谁有更稳妥的方法,否则便依从此法吧。”
李大人谦恭地解释着,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不忘提及是为皇后解困。
却不知道此时的皇后已经是银牙紧喝,只怕诛他满门的心思都有了。
李大人的一番安排,凌王殿下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表半点意见。
至于七皇子,他虽然觉得这件事情无论对谁有利,终究是太过荒唐。
毕竟谁来继承皇位是事关国本的大事,不管怎样都不是抽签能决定的。
于是不由得在心里暗笑,不知道凌王与军机处的人怎么会想出这么愚蠢至极的方法。
但他此刻并不想多说,似乎也不在意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自然是闭口不言。
这种情况下,大殿上的王公大臣们自然也就不便多嘴了。
反正大家也都有着一种好奇心理,很想知道这几位皇族正统到底哪个更得人心。
只不过,众大臣并并不是庸碌之辈,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十分谨慎的,思虑再三。
暗自对比着三人的品性、能力、还有在他们内心中觉得最有即位资格的人。
大概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这些大臣们才算投好的签字。
为示公正,李大人吩咐宫人将花瓶中的竹签当堂点清报数。
最终结果,七皇子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