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帝国之殇
作者:骘彧 | 分类:历史 | 字数:52.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再现四面楚歌
白鹤谷底。
黑衣黑甲地秦军看似霸气,实则肚内空无一物,形同虚设。
秦军自行军至禺都城下,至夜深夜,未进一粒米,未喝一滴水。
此时的秦军,已然没有了白日攻城时的壮志豪情,取而代之的是满腔哀怨与恐惧。他们身处绝境,敌人正居高临下箭矢相对,若是突围出去,必定死于乱箭之中;如若坐以待毙,只能等死。
“季将军,您倒是拿个法子啊?!”付九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上窜下跳。
“拿什么主意?突围,让兄弟们白白送死?还是卖国求荣,背负骂名?”季廉没好气地教训道。
“难不成就在这里干坐着?无粮无水,我们迟早要不攻自破。”付九显得很激动。
“那不然呢,楚国有意要招降我们,所以暂时应该不会轻举妄动。我们只需在此闭目养神等待援军到来即可。”季廉淡定地端坐在地,毫无紧张急躁之色。
“那援军会来吗?”
“一定会的。我想,我们之所以没有在这里寻到张谙的十万伏军,必定是他们被楚国贼子用卑鄙的手段给引开了。即使是这样,他们也打不败我们的部队。据我所知,此时楚军在这里的至多也就五万兵马,而张将军有十万呢!若是我们在此等候,他们必定前来驰援。倘若此时突围,你看!”季廉指了指上方的两万白衣白甲的手持弓箭和滚木擂石的楚军,付九随着季廉手指的方向寻去。季廉曰,“若是我军强行突围,单不说被他们的弓箭、巨石、滚木射死砸死多少,就单单在我们外围的三万重兵重甲的楚军,在兵员上,我军就处于劣势;况且我军一日之半未进食,未饮水,而敌军早已经酒足饭饱,体能上我们也不是对手!”季廉顿了顿,随手指了指地上的一些散乱的兵器,叹了一口气道,“起初我们为了配合元帅的计策,佯装败退,将所有的盾牌和远程杀伤力兵器都扔了一路子,此时我们手中只有近身战斗的兵器。”季廉又指了指外围的楚军,曰,“你再看看敌军,人家有近一万的骑兵,还有枪盾兵,谷顶有弓箭手,可谓是兵种齐全。我军只有步兵,兵员还少于楚军,弓箭都用在攻城上了。若是强行突围,根本没有胜算,白白搭上兄弟们的性命而已。”
付九听了如梦初醒,知道突围是不可行的。沮丧的问道:“难道我们真的只是在这里傻傻的等着?”
“怎么能是傻等呢?援军一定会到临的,你不必担心也不必过问了,早些休息吧。”说罢,喝退付九,席地而眠。
其实,在季廉心中也没有底。他不知道援军会否能在他们被全歼之前杀回来。只是,他是这军队的主心骨,即便军队乱了,他也要时刻向士兵们展露出一副“胜利在望”的心态。其实,他早已经六神无主了。在他眼中,郑升这个有勇无谋的酒囊饭袋能在众人之下信口开河地将整个作战计划侃侃而谈,难保他不会下达更可笑的指令。尽管此时季廉内心忐忑不安,却也是无可奈何。
整个秦军阵营,或席地而坐,或垂头丧气,尽管月色皎洁,他们也无心欣赏。他们也害怕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渐渐的不知是谁起头,唱起了家乡的民谣,带动了整个军队的哀声吟唱。整个谷底,尽皆秦音。
“将军,要不要管管?末将怕再这样下去会军心大失,后果不堪设想!”付九惴惴不安的向季廉请示。
“你敢去吗?当时当地,他们心中只想怎样全身而退,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老婆孩子热炕头。你这个时候去遏制他们的思想,岂不是自寻死路?他们此时可不分什么尊卑主次,谁能给他们活路,谁安抚他们,谁就能主宰他们。你心中也是这样想的吧!”季廉白了付九一眼,付九目光闪烁,有意躲避季廉的目光。季廉抚掌一笑,道,“人之常情嘛,我也是如此。你此时切不可过去,若是你此时以身犯险,他们不把你生吞活剥了才怪呢!他们不是唱秦音吗?由着他们好了,或许这样能给他们些许希望,增强他们的斗志。”
“将军你听,秦军在唱歌。他们会不会是在传递什么信号?”下参将许荣随朱晔在谷顶另一端观望。听到歌声很是惊异,便有此一问。
“哈哈哈,他们这是想家了。”朱晔一笑,解释道,“这是秦地的民谣,他们此时传唱,证明他们已经崩溃了。”
“原来如此。”
“许参将,此情此景是否与当年西楚霸王垓下之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嘿嘿,恕末将见识浅短,这垓下之围是?”许荣为自己肚子里空无点墨而尴尬地笑了笑。
“唉,你呀你。行军之人也要多读书啊!”朱晔恨铁不成钢的拍拍许荣的胳膊,遂耐心解释道,“垓下之围是楚汉争霸时,汉王刘邦将西楚霸王项羽围困在垓下。为了在心理上瓦解楚军,刘邦派各地官兵传唱楚地的歌谣。项羽和众军听到歌声以为楚地被刘邦全数占领,故而军心涣散,最终刘邦趁此机会击败项羽,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也建立起了汉王朝。”
许荣听了便拍手称绝,连连奉承朱晔:“哦哦,原来如此,朱将军真是博古通今啊!末将受教了!”
“这那算是博古通今啊!”朱晔显得不以为然,继续道,“不过,此情此景与当年可是有些区别。哼哼哼!”朱晔冷笑三声,讥笑道,“项羽当年可是带着二十余骑冲出重围,砍杀汉军几百人呢!他季廉配不上项羽的胆识与魄力,要不然的话,他不会坐以待毙;我也当不起刘邦的威名。四面楚歌是汉王散布的动心曲,而此时秦军自己就内乱了。哈哈!行了,别磨蹭了,为避免夜长梦多,早些动手!”
朱晔讲完典故,便吩咐许荣前去准备。
秦军此夜凶多吉少!
午夜,竹屋中。
穆风端坐在一把做工小巧的凳子上。
“汤来喽!”闻人琼皎端着一碗香飘四溢的热气腾腾的蘑菇汤从竹屋外的厨房中进门。
“哇,好香啊,姐姐,你的手艺真不赖呀!”琼皎将蘑菇汤小心翼翼地放在穆风面前的桌子上,穆风道谢后便拿起汤匙,轻轻舀了一勺汤,欲送进嘴里。
“慢着,小心烫!”琼皎急忙提醒道。
穆风并未停止手中的动作,笑道:“就算是放了毒药,但只要是姐姐做的东西,也会让人难以抗拒。”
穆风一口而尽,脸上洋溢着满足感。
“就你贫嘴!”琼皎起身拿出丝帕为穆风擦去嘴角上流出的汤汁。穆风犹如小孩子一般,作可爱状,琼皎笑着娇柔道,“都多大了,怎么跟个小孩子似的!快跟姐姐说说,你今天去做什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危险了。”琼皎转而一脸担忧状。
“姐姐真的要说吗?”穆风一脸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哎呀!”
琼皎往穆风脸上掐了一把,穆风疼得“惨叫”一声。
“说不说?不说的话姐姐可要动粗了哦!嗯?”琼皎娇嗔的说道。
“果然是最毒妇人心啊!姐姐你这也太狠了吧!”穆风捂着被琼皎捏的发红的脸蛋儿,求饶道,“好吧好吧,我如实招来!不过要姐姐你先闭上眼睛!”
“还搞得神神秘秘的!”琼皎小嘴一嘟,欣然同意,缓缓闭上眼睛。
穆风从腰间摸出一个紫色牡丹花纹锦囊,从腰间挂钩上解了下来,缓缓打开。从里面抽出一根发簪。
“姐姐睁开眼吧!”
琼皎睁开双目,眼前一亮。
“哇,好精致的簪子呀!”琼皎欣喜若狂地接过簪子,仔细端详着,爱不释手。
只见那簪子通体奶白,剔透玲珑,簪身雕刻着绝妙彩凤,簪头有一朵牡丹绽放,几许流苏垂下,为玉簪平添了几分动感,流苏随风摇曳,清脆入耳。
“来,姐姐,我为你插上。”
穆风细腻地犹如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温柔如玉地轻抚着琼皎香扑扑的柔顺秀发,慢条斯理地亲手为琼皎插上。
“哇,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穆风见琼皎之模样,便取来了铜镜,对着镜中这位“仙子”赞不绝口,各种甜言蜜语萦绕在琼皎耳边。
琼皎对着镜子,很是满意地嘴角轻轻上扬,但还是保持着皇家公主的气质,非常矜持。琼皎放下铜镜,拉起穆风的手,含情脉脉的说:“你忙活了一天,就是为了给姐姐弄这个?”
“不是啊,我们刚刚相识之时,一起到宣武城逛街。那时候宣武城还是楚地。你走到一家首饰阁楼的时候就对这个簪子爱不释手,只可惜那时我们没有带足够买簪子的银两,所以你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不,我突然想起……”穆风正傻乎乎的说着,琼皎便一把抱住了他。穆风不知所以然,欲挣脱开,可是不知怎地却手无缚鸡之力。为化解尴尬的局面,只得弱弱的说,“姐姐你……快勒得我喘不过气来了!”
“穆风你没事吧?!”琼皎闻言赶忙松开,拍拍穆风的后背,抚摸着穆风的胸口,为其顺顺气。
“我没事。”穆风佯装喘不过气来,咳嗽了几声。
“都怪我用力太大了!”琼皎自责的说道,并摸了摸穆风被掐的发红却也消退了的脸蛋儿,心疼道,“还疼吗?都怪姐姐,出手重了。”琼皎话语中尽是自责之意。
“都说过没事了。”穆风按住琼皎的肩膀,严肃的说,“我呢,就是采蘑菇的时候突然发现天色尚早就去给你买了点东西而已,不料耽搁了时辰,反倒让你和姑姑担心了,应该道歉的人是我才是啊!”
琼皎连忙摆手,示意穆风不必如此。
穆风调笑道:“好了好了,说了那么久,这可口的蘑菇汤要凉了,我们现在趁热喝吧。等着姐姐,我去给你盛一碗。”穆风说着便风风火火地跑出竹屋。
竹屋中,琼皎拔出玉簪,细细打量,不自觉地便把泪珠低落在簪子上,心中暗自思量:我会一生一世对你好的。
屋外厨房,穆风正在漫不经心地往碗里舀着蘑菇汤,此刻,他心中多种情感纵横交错无法表达。他是秦军元帅,他是冯祜。而心中另一种力量默默告诉他,他已经摆脱不了穆风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