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走了个神
作者:学非所用 | 分类:悬疑 | 字数:51.8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八十五章 文化基因
“才三十二岁吗?”这个年纪当领导实在是过于年轻了。这不是年少有为的问题。这是会不会被坑的问题。
村子很小,世界却很大。在老狐狸当道的世界里,就算是四十岁也不过是一个容易被占便宜的新人。一个三十二岁的人再怎么天纵英才,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经验。
江湖险恶,这样的人在老狐狸眼中根本就是一块大肥肉。他还很理想化。可能人家随便说点好听的,他就把鱼送了。
“确实是年轻了一点,但是他非常有才华。”谈到这个郑无涯,张教授的眼角都堆着笑。
我觉得有没有才华跟有没有领导能力完全是两回事。李白够有才华吧?李白晚年还给送人头,投靠了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永王。
这还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李白,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李白,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李白。
会演歌剧的不代表会唱京戏。这真的是两回事。能够成功的人是因为人家本身就两样都会。
很多人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是一种错觉。我自己就常常有这种错觉,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像我这种小卒吹吹牛还行,真做起领导来肯定抓瞎。
当领导从来不靠知识,主要靠眼光,靠大格局,靠人格魅力,关键时候还得靠随机应变的厚脸皮。我就完全不行。
一想到那位握着死敌的手把酒言欢,转身把不堪大任的发小打发回老家,还让朝不保夕的我感激涕零的领导,我就知道当领导一门高深的艺术。
“请问,这一派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呢?”我还是问问比较好。万一人家两样都会呢?
“主要是保护着作权,提倡创作自由。”张教授笑着说道。
“难怪您这么喜欢他。”人总是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人和事。
其实也还行,郑无涯没有飘,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虽然他说是要建立乌托邦一样的世界,但是做起事情来还算脚踏实地。
“是的,我确实对郑无涯有几分偏爱。有才华的年轻人谁不喜欢呢?特别是在他不会捣乱的情况下。”
我刚想夸张教授两句,张教授紧接着又说道:“我知道,很多人对郑无涯有偏见。这也是三戒派不太受欢迎的原因。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那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读书人最大的作用。”
“抱歉,我确实是对他有点偏见。我比较务实,总觉得他讲的很多东西跟现实严重脱节了。
虽然我不否认他的才华,但还是觉得他没有什么领导经验。
您知道的,我是一介武夫,对读书人不太了解。还请您给我讲讲读书人最大的作用。”
比起这些弯弯绕绕来,原身确实还是喜欢依靠武力解决问题。不是因为原身不聪明,而是因为原身的武力值比较高。
其实,我还蛮羡慕这具身体的武力值的。要是我在现实世界中能有这具身体十分之一的武力值就好了。
张教授清了清嗓子,又喝了一口茶,一副要讲很久的样子:“人类社会跟动物世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因为有了文字,我们的孩子才可以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继承祖先花几千年的工夫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佛祖赐予的如意宝。
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很多依靠本能的动物会因为反应不及时而走投无路。但是我们人类却可以靠着祖先们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躲过一次又一次的灾祸。
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基因。比起进化缓慢的自然基因,文化基因的优势非常明显。
看看我们的周围,三百年前的人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就在眼前。这就是文化带给我们的成果。”张教授说着用手扫了一下两旁的空气。
这个我知道一点。我曾经看过一本科普书说章鱼非常聪明,而且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章鱼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海洋文明就是因为章鱼没有人类这样代代相传的文化。
虽然真假不知道,但是故事里的神兽好像都得有血脉传承才能变强大。
“文化的作用还不仅于此。正是因为有着相同的文化,数以亿计的人才会聚在一起,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纽带。相同的文化可以瞬间拉近两个素不相识的同乡人的距离。
而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没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就没有连续不断的史书巨着,就没有延绵不绝的文化。
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的。包括科技也是人类文化的体现。
汽车是从轮子到木板车到马车到柴油发动机一步步改进过来的。如果没有文化传承,那么汽车最多只是一个虚构的工具。就像我们虚构的时光旅行机一样。
因为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连时光旅行机也会成为现实中的事物。
虽然很多人批评读书人只会空想,不切实际,但是如果没有这样大胆的想象,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汽车,不会有时光旅行机。
一时不能实现的事物,不代表永远都实现不了。无法想象的事物才是发展的瓶颈。人类永远无法制造出自己无法想象的事物。”
虽然张教授说得慷慨激昂,但是我却听得糊里糊涂。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文化对人类很重要。文化全靠读书人在传承。
虽然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具体哪里不对,我也不清楚。
不过,书确实非常重要。孔子那么厉害也就教出三千弟子。四书五经被整理出来以后,凡是读过这些书的人都自认是儒生。
书本就看上去非常脆弱,却可以跨越数百年的光阴传递信息,想来也是很神奇。
或许,这也是我写这本回忆录的原因吧!一想到几百年以后,我都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了,还有人可以看到我写的东西,体会到我现在的想法,我就有了书写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