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腾飞年代
作者:凉调折耳根 | 分类:都市 | 字数:64.8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6章 魄力
听完柴绍的打算,李家成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现在东方红里面的研究所那么被重视了,因为从建立东方红电子开始,柴绍就做好了将其打造成华夏高科技研发的代表。
而现在就是准备以晶圆厂为目的进行准备了。
李家成也是明白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了准备做的越早,做的越充分,到最后项目才更有可能成功。
否则当时代的浪潮已经到来,而你的船依旧没有做好准备,那么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乘风破浪将你甩的越来越远,而你只能等下一次的浪潮,但是下一次的浪潮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李家成说话时的语气都有点颤抖,根据柴绍做事的性格,引入晶圆厂的打算很可能已成定局,如果自己参与进去,那就是更改国内电子产业发展的划时代布局。
这对于已经立志成为霍大佬那样人物的李家成来说无疑是相当令人激动的。
“先不急我们前期先借助高通那边的资源,至少也要给高通展现出我们的价值,等到价值展现出来后,那帮家伙才会愿意忽视我们的小动作,之后包括沟通,牵线搭桥,试探,真正开始实施的时间在96年的年底,那个时候我们必须让高通知道在华夏市场他们离不开我们而且我们可以为他们带来大量的利润。”
柴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对于晶圆厂的事情,可以说如果是以华夏的身份去做的话根本想都不要想,人家恨不得跟防贼一样提防着你,还指望着人家把技术送给你。
所有柴绍的计划就是用时间来向高通展现出价值,并且让高通离不开自己,到时候有着足够的筹码后就可以让高通做中间人去谈判加大购买的把握。
当然还有一种结果那就是高通不受任何的威胁,直接选择坚定的拒绝掉柴绍的要求,那个时候柴绍能做的估计就是两败俱伤了。
听到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来准备筹划,几人的心里稍微有点底。
同样柴绍之所以需要时间就是要让旗下的产业加快发展,只有自己手里的筹码掌握的越多最后的时候进行这个项目的主动权就能更多的在自己手里。
“另外。”柴绍突然想起一个事,笑呵呵说道:“至于通信基站方面的信息传输专家,高通到时候会派人指导我们的。”
李家成有些惊讶的道:“他们愿意派人指导我们,怎么这么大方。”
“当然是有更大的图谋了呗,前期不拿糖衣炮弹把我们砸晕了,我们怎么会老老实实的做事。”
柴绍随后不在这个话题上多逗留,转而对着李家成道:“东方红电子那边的研究所要尽可能的把粤省高校的教授专家都拉过来,另外跟国内其他的高校也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出钱出项目,他们出人出资源,我们拿技术他们拿荣誉,先定个小目标那就是是把研究所打造成南方乃至全国最顶尖的技术成果中心,成为华夏的高通!”
“这件事我们一直在做,合理利用高校人才对彼此都是双赢。”李家成也是点点应道,现在只要是他跟高校提出合作,对方几乎都是举双手欢迎,毕竟说到底还是钱闹的,科研不是请客吃饭,那都是实打实需要烧钱的。
而每年上面批的科研资金就那么多,高校里大牛那么多,你说谁的项目上马谁的项目搁置?
所以当李家成提出出钱赞助项目的时候,不少的高校教授都乐疯了。因为只有出了研究成果你在学术界的地位才能提高,不然手里要没成果遇到熟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柴绍笑了笑,可以说后来华夏科研圈的学阀也基本是八九十年代诞生的,毕竟以前的老一辈那可是专心搞科研的,不像后来的那帮人把整个华夏的科研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这个时候你的项目想要上马,那么就要找大佬投靠,否则根本就没有资金批给你,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成果,成果,成果!要是没有成果到时候无论是评级还是各种荣誉都没你什么事。
所以后来逼得一帮人没法只能接点私活,然后发现这特么是真香啊,只用自己招上一批研究生然后给出大体的方向,之后等着收米就好了,每年的论文产出简直就跟老母猪下崽一样高产,别管内容水不水,至少数量在那里摆着呢。
“对了,别只盯着那些大佬,多关注关注他们手下的那些年轻人,毕竟大佬不是那么好收买的,但是下面的那些小年轻还是很容易搞定的,就当做是提前为我们储备人才了。”
华夏的科研人员里最苦逼的可以说就是这些人了,不但需要累死累活的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甚至有时候出了成果署名都要看导师安排,而且收入也是跟白打工一样。
就像生化环材在华夏跟在国外就像是两个专业一样。
等到又聊了一会后,李家成拿出一份文件夹递给了柴绍,对着柴绍说道:“派出去谈分厂的人有信儿了。”
“是嘛?”柴绍对于这件事儿的结果其实心里有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分厂是在所难免的,原本李家成想把分厂继续设立在鹏城这边,并且给几个分厂候选地的那边透露了自己的意向。
其实这也是为了要个高价,告诉对方,自己去他们那里是看重当地的潜力,实在不行待在鹏城这边也是可以的。
接过文件柴绍简单的翻了下。
“免费的土地,减税政策,每个地方都能给,但是外汇指标给的并不一样!”
随后柴绍坐下来看着李家成问道:“你就说这些地方那个给出条件最好。”
“东莞!”
“哪儿?”
柴绍还以为他听错了,毕竟这地方当年在粤省这边可是响当当的,甚至后来名声都传遍了全国。
“东莞啊!”
李家成疑惑的说道:“而且他们给出的可不仅是免费的土地,他们那边筹建了一个工业园,占地一万多亩,基础设施都已经完善,园区的水电补贴也是相当高的,而且他们也表示只要我们愿意将分厂设在那边可以给我们工业园区内最好的一块地。
而且他们还保证,只要签订合同立马就可以动工明年三月份之前所有的厂房全部能完工,另外他们还能想办法给我们拉来一笔四个亿的免息贷款,算是对我们前期的支持,同时给三个亿的外汇指标,用来购买国外的设备。
除此以外工业园区所有企业统一免税三年,第三年到第七年减税百分之五十。”
“我靠,这么大方,他们想要什么?”
柴绍看着李家成问道。
“只有一个要求,直接岗位需求不低于一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不低于十万人。”
柴绍听完感觉出来,东莞是挺拼的,它原先并不是制造业的核心区域,政策倾斜也不如汕头、鹏城这类城市。
几年前从一个县合并了几个地方提拔成了地级市,现在正是发力跟其他城市抢企业的时候,这么下血本也是挺拼的。
不过不拼也不会经过九十年代乃至世纪初成为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更是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可以说地区经济行不行很看当地政府的魄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