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梦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 分类:历史 | 字数:212.5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二章 吏治
春节已经过去了,热闹了半个多月,终于开始变得平静下来,山东各地也开始忙碌起来,经历过了战乱,让这里的百姓对于平静的生活向往起来。
军队开始清扫山东境内的溃兵以及各处的山匪,百姓们开始整理土地,为春耕做准备,一派繁忙的景象。
相对于老百姓的忙碌主要体现在体力上,朱舜的忙碌就体现在脑力上了,山东,辽东,天津他要统筹全局,所以他忙碌的事情很多,物资的调派,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员的调配等等,朱舜忙的都有些焦头烂额了,袁可立对于朱舜的规划能看懂一些,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于朱舜的计划有些还是看不明白。
“王爷,莱芜建立钢铁厂我能看懂,主要是为山东的发展提供支援,可是那里交通不便,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莱芜还好一些,为什么还要在辽东的鞍山建立大型的钢铁厂?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再说现在咱们的钢铁足够用了。”
袁可立拿着朱舜的规划图,看着上面规划的三个大型钢铁厂一时间也有些牙疼,唐山钢铁厂那里需要建造,毕竟离天津太近,那里工厂密集需要钢铁厂的支持,可是处在内陆的莱芜建立钢铁厂那纯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毕竟那里在山区,交通就是一个大问题,还有鞍山,那里虽然说已经被大明控制,可是毕竟是海外之地,不好控制,再加上距离后金也太近了。
“钢铁够用?呵呵,差的太远了,我恨不得把整个山东建成一个大型的钢铁厂,以后的钢铁需求会越来越大。”
朱舜笑着摇了摇头,想想以后要建造的铁路,船只等,哪一样离开钢铁的支持能进行下去?多?还差得远呢。
“可是投资太大了,现在天津的黄养正已经写信来诉苦了,说王爷您偏心,把天津的资金都抽干了,说要和我换换位置。”
袁老先生扬了扬手中的书信,笑着对朱舜说道。
看过朱舜规划的内容,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袁老先生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各项民生建设都不说了,山东几个主要的城市的规划建设也不提,就是几个大型工厂的建设就要投入海量的资金,可是工厂还好说一些,毕竟那可是会慢慢回本的,就像天津的工厂一样,可是搞那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那可是小石子扔进大胡里,连个水花都不会泛起,纯粹的打水漂。
“嘿嘿,那小子还告状告到你那里了去了,还想换位置,想得美,在天津坐镇三年之后,才有可能,还有天津会没钱?笑话,不说其他工厂,就是陆续扩大的晒盐场,天津也不会缺钱,这啥脑袋,不知道咋想的,会说天津没钱?”
朱舜笑着骂道,天津的情况他最了解,黄养正也就是对不了解情况的袁可立老先生诉诉苦,他敢找朱舜诉苦,朱舜不骂他才怪。
“真的假的?还有你小子还没黄养正的儿子大吧?”
袁可立一脸不信的看着朱舜,最后还笑着提醒一句朱舜的岁数。
“嘿嘿,我和黄老可是忘年交,按辈分来算,黄养正还得叫我一声叔呢。”
朱舜得意的看着袁可立,这让袁可立有些忍俊不禁。
“咱们查抄了那么多的大盐商,您老也看到了他们积累的财富,现在的盐啊,简直可以和钱划等号了。您说真不真?”
想起这一段时间清理贩卖食盐的,袁可立点了点头,那家里简直是金山银山,能不赚钱?
主要是朱舜在山东和辽东投入太大了,经过几次战争的缴获全投进去了不说,还从天津抽调全部的资金都投到了这两个地方,就那资金还是有些不够。
“我哥也真是的,把大明人民钱庄的钱都弄走了,要不然我也不用这么头疼,算了,一步一步来吧,现在摊子大了,要慢慢来。”
是的,别看去年天津有几千万元,但是刚过年没多久就被朱舜给折腾干了,也是够人才了,他不仅把天津去年的税收和一些工厂的收益折腾完了,还把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一千多万薪火币折腾差不多了,可以说现在朱舜的兜比脸还干净,也真没谁了。
朱舜铺开的摊子越来越大,造成的后果就是花钱越来越厉害,包括薪火币。
不过能花就能赚,有天津的工厂支撑着,朱舜现在还真不怕没钱。
听见朱舜小声的抱怨,袁可立嘴角抽抽,不过没有说什么,谁让皇帝是他老哥呢?
“袁老,还得辛苦你一趟,到下面去看看,别让有些人把咱们投入到地方上的钱贪墨了,这一块要盯紧。把督察院的人带着,遇见一起处理一起,绝对不能手软。”
这两年来,朱舜对于基层接触较多,所以对大明朝当前的情况可以说了解的非常深。
吏治,这是千年不变的话题,自从有文字记录以来人类就存在这个问题,纵观华夏几千年的朝代更迭,吏治的问题是一直绕不开的。
宋朝的岳飞曾经说过:文人不爱钱,武将不惜死,那么大宋兴矣。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对于官吏的治理是非常严格的,剥皮充草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开来的。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天启时代可以说大明的官吏贪污腐败非常严重,有句老话说的好,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绝对的圣人更没有绝对的烂人,人都是有欲望的所以对于官吏的治理问题,朱舜一直就有自己的思考,在大方向上不影响国家利益,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伟人曾经说过,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对于吏治问题朱舜有自己的看法 。
以前成立的部门现在看来有些不合理,主要是老百姓们不认可,毕竟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一下子是改变不过来的,所以朱舜只好在旧有的政府系统内做文章,就像督察院一样,它现在就成了一个专门的监察机构,针对的就是官员,相当于后世的检察院,不过职能更加的清楚,条例更加的详细,监察制度更加严格高效。
巡捕,以前朱舜只是认为是西方世界强加给中国的,真正在明朝待了一段时间,他才知道,巡捕在明朝已经有了,不过职能不明确,和军人以及衙役有些重合,看起来就像是四不像,现在经过朱舜的改良巡捕已经成为了后世警察的角色。
这一次朱舜坐镇山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各职能部门的设立做准备,同时也为北直隶地区的改革打下一个样板。
就像现在对于官员的监察,也就是督察院的改革为天启皇帝做一个参考。
督察院将来也许会成为皇帝和朱舜手里的一把刀,一把针对文官集团的刀,就像现在的山东一样,因为人手短缺,被逼的没办法,在山东是以前的官员和朱舜自己培养的官员混合使用的,所以督察院针对的不仅仅是旧有的官员,还有新生代的一些官员,他在当中会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明朝的灭亡是多方面的,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朱由检也就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可以说是非常勤奋的,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他这种勤奋是要不得的,他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是大明朝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官员们缺乏有效的监察手段贪污腐败严重。
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众说纷纭,但是只有真正身处在这个大时代当中,才能感受到天启皇帝的艰难,东林党、浙党、楚党等各个文官集团把控朝政,天启皇帝想要有所作为真的很艰难,后期的东林党一家独大,等到朱由检继位,东林党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可以说他们只手遮天。
现在吏治的治理,就是打破文官集团独断专横的必要手段,另一个就是早已经开始实施的报纸。
就在朱舜给袁可立安排任务的时候,远在北京的天启皇帝正在召开大朝会。
这一天的大朝会,朝廷加强了督察院的职责,并且明文规定,以后的督察院将会在各个地方成立,他针对的就是各级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首先要清理的就是文官集团以及部分阉党等人,并且每处理一个人,都会刊登报纸,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全面刊登,这样就会堵住一些有心人的舆论引导,从上到下的变革一般上都会很不彻底,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引发的官场大整治 首先就是从北直隶的各地县令开始,让所有的官员看到皇帝的决心,以及也让各级官员胆战心惊,特别是后期的报纸刊登,让一些人有心引导舆论的想法胎死腹中,同时也是让一些有志之士看看朝廷的决心,也让他们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这一年是动荡的一年,也是不安的一年,这一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也将揭开新的篇章。
北直隶展开轰轰烈烈的吏治改革,掀开了神秘组织的面纱,这也是神秘组织在北方,明面上和朝廷第一次的博弈,谁输谁赢,犹未可知,有一点可以确定熬过这一年,北直隶的百姓们将迎来新的幸福生活。
PS:大章看得怎样?各位读者大大我想听听你们的建议,可以吗?喜欢的话就投个票票,关注收藏一下,不喜欢的话,可以在书评区留言,清茶会努力改进的,谢谢大家的支持,对了,百公子你的惊喜快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