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作者:东风暗刻 | 分类:历史 | 字数:439.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1章 兵发白杨
第二天是八月十五,一家人坐在一起,不论是别驾、还是长史和崔氏,谁都不想说那些令人不快的话题。高峻似乎轻易地就相信了高白和丫环的话,昨天污水泼人的事情权且就当作了这样一个经过:
高白办事回来,想立刻把指戒交还夫人,丫环说看一晚但是把它弄丢了,指戒被柳玉如在面盆里拣到,高白情急之下胡口乱说。而此事的结果就是指戒当作对柳玉如的补偿,归柳玉如所有。
这样就避免了一家人闹到明处,丫环竹篮打水,吃亏的是崔氏。柳玉如平白得了这样一件饰物,正该高兴。有这样的结果,高峻还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崔氏已经对高审行说过了,她明天就回长安,一边说一边埋怨高白办事不利,没有把指戒留在王妃那里。但是王妃的生日怎么能只用三百两银子打发?她要赶回去,再想办法加上一些。虽然指戒戴在了柳玉如的手上,但是到了长安家里什么没有。
高审行知道妻子的话是有道理的,也许王妃只是客气,而高白当了真。拿三百两银子给王妃过寿还不如没有,弄不好还会惹了腥气。于是,此事就显得急迫起来。
崔氏还在饭桌上问高峻,“你不是也想送些东西到王府去?如果没功夫我就代为捎到。”高峻谢过后说,“不必,我过两天再派个牧子骑了马去,但是我总不能让他跑到夫人你的前边。”
高峻对自己诳走崔氏心中有些不忍,毕竟她是自己的长辈,又是崔嫣的母亲,此时他真不想让崔氏在路上走得有多匆忙。不过崔氏在家里高峻更不放心柳玉如,这事情真是矛盾,也许把她们两个分开才是正理。
崔氏还是吩咐高白立刻去旧村中准备,只带两个家丁、一套马车、一个仆妇。丫环本来想问崔氏的,不过看崔氏都没有理会她的意思,随行的人里面提都没有提到她。
在崔氏心里,是把指戒易主这件事怪在了丫环的身上。对此丫环没什么好说的,事情都是自己办的,她也终于明白:在自己与柳玉如之间,谁才是配戴这只指戒的人。
不过,只要能留在高府就还有机会,退而求其次吧。
高岷对五叔说,“我兄弟在气头上,我们越压制、他劲越大,或许他到了阿拉山口那边就知难而回了呢。再说牧场里有我。”
于是高大人的阻力就小很多了,他去马掌房拿来了那把长刀,是给热伊汗古丽打造的,份量轻,刀长且锋利,可以双手持握,这件兵器可以弥补她力量不足的缺陷。
樊莺的那套人、马皮甲也交到了她手上,高大人安慰她说,“你在家里护着你柳姐姐,我才会放开手去干,你的作用能抵一百护牧队不止。”
樊莺低声道,“师兄你不必拿迷魂汤灌我,我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便宜思晴了。”
八月十六,高峻亲眼看着崔氏带了高白等两名家丁、一个仆妇坐车走了,这才集齐了护牧队开拔。
柳玉如这些人一起到村头相送,看着高大人骑着炭火,腰挂乌刀,提着一杆明晃晃的大戟,而他身后那些护牧队雄赳赳的,从人到马全副的牛皮护甲,从弓手到弩手人人带箭三壶,队伍整齐,让柳玉如稍稍放心了一些。
不过等高大人消失在了村口,柳玉如这些人回来后彼此一看,每个人的眼睛都红红的。樊莺看到思晴骑着马跟在高大人身边,心中虽然痒痒,但高大人有安排她也只能如此。
她回到院子里,把那副马甲往自己的马上披挂,任哪儿都是那么的合适,连马的迎面、脖子、腹背都有防护。她有些闷闷不乐。
柳玉如走过来看她,樊莺叫了声“柳姐姐——”便伏在柳玉如的身上,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柳玉如知道樊莺是担心高大人,但又不能随着去才会如此。
她抚着樊莺的后背安慰这个最小的妹妹,提议道,“不如你随我上去,把你那副甲穿起来我看看。”
樊莺让柳玉如等人众星捧月一般拉着上去,在二楼上看着樊莺将牦牛皮甲一件件穿到身上。很快,一位不同于思晴的、英姿飒爽的女将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她们啧啧地称赞着,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樊莺又要哭,柳玉如道,“妹妹不要这样,高大人知道你这样该不放心我们了。”
晚上的时候,郭孝恪果然如高峻预料的那样出现在牧场村,高审行、李袭誉和高岷一同把郭都督迎到家里来。
郭都督一见柳玉如便问,“我都说过了,让他一回来便去见我,是怎么回事?”高审行已经把高峻的行踪告诉了都督。
柳玉如赶忙取出那封信,郭孝恪神色严峻在拆开来看,初时皱着眉头,一会儿脸上一点一点的转暖,最后哈哈笑着道,“我接到信就赶过来,还是让他跑了,这样的大事也不亲自去和我说!”
他相信了高峻。高峻在信中虽然支字未提自己的事,但是事情却说得明明白白:高畅定亲时,高峻与柳玉如已然成婚,现在高畅都有身孕了……
高峻的信说得隐秘而委婉,此信即使是谢金莲等人都签了字、看了内容也看不出什么,只会以为是高峻与郭大人报报委屈,然后往外推出找奶牛的事情,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
高峻现在的身份是郭孝恪一力促成的,只不过现在又多出个柳玉如罢了。看了高峻的信以后郭都督想,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高府的公子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照顾一个女刑徒呢?他都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于是也就释然了,不过他心里着实替高峻为难,这是什么日子!
郭孝恪从这封信上再次看到了高峻的仔细。对于他拉起人马去白杨河,都督的担心是最小的,还安慰高审行道,“你是不知道高峻这小子,每临战事,都要算到对方的心里去,吃亏的事情是不干的,就让他去撒撒火也好。”
但是高审行间接地说了太子以及父亲的意思,再听他说高峻走时连个联络方式都没有留,郭都督这才感到,事情好像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高峻此去,浪头翻成多大,只能凭他的心情和意愿了,自己做为西州都督连个控制他的手段都没有。他能做的是尽量保证阿拉山口的这边万无一失,让高峻没有后顾之忧。
郭孝恪苦笑了一声,也不对高审行等人解释。西州的兵不能像高峻一样越过阿拉山口,但是万一白杨河那边捅出了大娄子,他也只好把自己一百多斤先挺到太子的面前。
一个州府都督,被一个他亲手扶植起来的牧监挟持了,牧监去折腾,都督配合着。
柳玉如看到郭都督脸上表情的变化,心也放到了肚子里,高峻这封有些无赖的信倒比千言万语的正面解释顶用。
崔氏走了之后,家里立刻安静下来。高审行不能像崔氏那样冲着儿媳们使横,丫环菊儿被崔氏扔下后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也不嫌烦厨房里的油烟。婆子见她老实下来,油烟反倒降下来了。
在平静的日子下,柳玉如这些人偶尔去桑林浇地,剩下的日子便是与谢金莲、樊莺、崔嫣、李婉清、丽容一块替高大人和思晴担心。
有一段日子柳玉如总不能安然入睡,她看到了那本甜甜藏在她这里的《论语郑氏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便拿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