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也得听我的
作者:鑫总爱海鲜 | 分类:都市 | 字数:67.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四十七章 怎样吹捧电影
国内现在的偶像团体才刚刚起步,Tara在华国就是降维打击。
而且,Tara的中文都练的非常好,听说都没问题,这又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好感。甚至很多不明真相的,还以为Tara是华国的女团。
Tara付费的粉丝数量突破了百万,这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突破百万粉丝的偶像团体,Tara生生的把自己写进了历史。
至于对Tara有所了解,知道这个韩国女团的那些普通粉丝、普通观众,已经无法统计数量。
听着电话里晶花兴高采烈的声音,宁致远也很欣慰。Tara开创了一个完美开局,这么火热的市场,就不信资本不动心。
宁致远去了美国,把一些事情整理一下。他不想努力了,心太累。“霍比特人”系列拍摄完成了,他没再关心。
“复仇者联盟2”杀青了,“漫威宇宙”他再也不管了,以后就交给迪士尼了。
从09年《钢铁侠》上映之后,迪士尼就找上门来想收购漫威的股份,最初50亿美元估值。
宁致远一直不卖,拖来拖去到了现在,复仇者联盟大获成功之后,迪士尼咬牙给了350亿美元估值,比几年前宁致远入手的40亿美元差不多九倍。
迪士尼没那么多现金,用的股票加现金的方式,将宁致远手中所有漫威的股票收购,从此迪士尼就成了漫威大股东。
迪士尼还想请宁致远继续担任漫威影业的总裁,继续打造“漫威宇宙”,宁致远拒绝了,他现在只想退休,推荐了原来的“漫威电影宇宙之父”,现在漫威影业的执行总裁凯文·费奇担任。
因为退役保障计划的事情,宁致远还和美军那边进行了接洽,把相关的业务转给了美军介绍的公司,从此再出什么事情也与宁致远无关。
收拾了美国的首尾,已经临近了国庆,宁致远回到了国内,《港综世界:纷争年代》即将上映了。
回来就吃了好几个大瓜,合作多年的张一谋和张维平还是翻脸了。而王校长和冯晓刚隔空对骂这个事情搞的宁致远一头雾水。
记忆中,冯晓刚和王校长有过隔空掐架,不过那是因为电影拍片的事情,具体哪一年忘了,但肯定不是今年,《私人订制》即将上映的这一年。
经过一番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是Tara。
Tara凭着漂亮的长相,完美的舞台表演,最最重要的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成了今年最华国火热的明星,没有之一。
资本总是逐利的,看到这个热度,Tara的所有人都收到了戏约。
朴智妍和李居丽还好,电影都拍过有点基础,其他的几个就没有任何的演员经验。
人往高处走,对于偶像来说,谁不想进入演员的队伍呢。特别是华国首屈一指的商业片导演冯晓刚的邀约,又有谁能拒绝。
就这样,咸恩静和全宝蓝参加了冯晓刚《私人订制》的拍摄。表现不用说,自然是惨不忍睹。
不知道冯晓刚是怎么考虑的,反正在面对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了什么样的人都能来演戏,偶像歌手就不要演戏了,实在太差了等等等等。
冯晓刚的明嘲暗讽当即就激起了Tara粉丝的强烈不满,明明是你邀约我家的偶像去出演,现在又说这种话。
Tara是王校长带回来的,被粉丝们视为Tara的保护神,作为百万粉丝大军的大统领,王校长当然很不满意。你觉得不好,不用就是了,人你是请过去演的,现在又开始撇清关系,这算几个意思?
于是,两人就这么隔空掐起来了。
吃瓜群众看的津津有味,Tara粉丝群情激愤。宁致远从这里面又发现了熟悉的味道,每次冯晓刚的电影上映前,总会和这个那个的产生一场骂战。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宁致远没管别人的闲事,自己这边还一堆破事呢。
9月22日,在港岛举办了《港综世界:纷争年代》的首映礼。宁致远因为退役保障计划的事情耽搁了,没能参加。
9月25日,帝都将举办《港综世界:纷争年代》的内地首映礼,从27日起,全国公映。
宁致远原计划是放在年底贺岁档或者春节档的,在他看来,贺岁档只有冯晓刚的《私人订制》有的一打,春节档则是《大闹天空》之外没一个能打的。
可是港圈着急啊。三个月拍电影已经是破天荒的了,再放三个月上映,港圈已经等不及了。
港圈现在就想等着港综世界赶紧上映,接着马上跟风拍摄其他的港综戏,紧接着贺岁档和春节档上映,抓紧时间捞一把。
宁致远现在也算是看透了,港圈的沦落虽然有客观条件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自己作的。
哪怕自己早就已经把话说清楚了,要好好规划,不要着急跟风。但是嘴上一套背地一套,说的是都挺好,实际上,着急的甚至已经开始拍新片跟风了。
自作孽不可活,全世界跟风哪家强,就看港岛拍戏忙。
第一百四十七章 怎样吹捧电影
宁致远火大的很,港岛那边也给了解释。用龙五的话说,再不抓紧拍就没法拍了,演员们都已经老了。
这话虽说有点道理,但也不是这种大规模跟风的理由。对于跟风,谁都没好办法。宁致远只能安慰自己,反正就这么一次,以后谁再说自己不团结,从不和港岛人这种话,自己也有理由反驳了。
帝都首映礼规模很大,不只港岛的各路明星,内地的很多明星也参加了首映,甚至连韩三爷都参加了。
作为“港综世界”的始作俑者,作为港综开篇之作的谋划者,奠基者,还是电影主演,备受各界瞩目的宁致远,却并没出现在首映礼上。
不仅宁致远,主制片人周逸华也没有出现,这就引起了外界的议论纷纷。
面对记者们的问题,龙五推脱说是宁致远身体不适,因此没有来首映礼,还说这次合作非常愉快巴拉巴拉等等套话。
龙五心里知道,这是宁致远对他们着急跟风表示强烈的不满。龙五也没办法,再不抓紧拍就晚了,演员们都已经老了。就算是他,也没少欠演员们的人情,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能捞一把就捞一把,能还多少还多少。至于港岛电影的发展,谁能干谁干吧,反正龙五干不了。
第二天的各路媒体上,不出意外,对《港综世界:纷争年代》是一片好评。说好话能拿钱卖人情,说不好听的遭人嫌弃还没钱,人都是非常现实。至于观众会不会受骗上当这些,从来不在影评人的考虑范围内。
对于任何一部影视剧的吹捧,说好听点叫宣传,都能找到亮点。再烂的一部片子,也总能找到亮点。影视剧宣传的一般套路主要有哪些呢?
一是事先安排小规模的点映,然后吹嘘口碑炸裂,好评如潮,零差评!然后什么有笑有泪啊,感动莫名啊,哭倒一大片,笑到腿抽筋。反正没有大规模放映,来的基本都是铁杆粉丝,肯定都说好,就算和别人不是,只有几个人,收买一下不成问题。所以千万别相信点映口碑,等大规模公映以后再看口碑。
二是用时间吹嘘!多少多少年磨一剑,电影筹备了多少多少年,多少年来华语片最好的电影,让观众莫名就觉得用这么久拍一部电影,肯定是好片子,不得不看,看完就后悔。换个角度想一想,资本都是逐利的,真要是那么好的片子需要筹备那么久么?
三是用的最多的,吹嘘明星阵容。我们这个片子有多么多么厉害,某某巨星加某某巨星,强强联合,全明星阵容。片子里面都是明星,各路明星。然后观众看到就是那种不知道在演什么的电影。
明星和好的演员并不是划等号的,电影里明星多了,肯定剧情稀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要平衡多个明星的戏份,最后牺牲的是什么,那就只有剧情了。
四是夸大投资,对电影成本进行惨无人道的吹嘘。我们这个戏很厉害的,大投入啊!不惜成本满满的诚意。连喝酒的酒杯都是黄金打造的!几十万做一顶草帽子你知道不?牢记一个规律,越是缺钱的剧组越容易出精品影视剧,例子数不胜数,因为作品饱含着创作者的热情和激情。
五是特效吹嘘捆绑好莱坞,方法有:好莱坞级别特效;堪比好莱坞特效;特效团队来自好莱坞;好莱坞团队指导;不输好莱坞。反正片方认为这特效就达到好莱坞级别了,但是观众一看又是五毛特效。真正好的特效用不着大吹特吹,只要看拍摄周期就能初见端倪。制作周期没有年来计数的,特效好不了。
六是吹嘘第一,强调电影的首创性,国内首部恐怖悬疑片、首部科幻大片、首部推理片、首部同志片、首部打怪片等等。不用在意以前别人有没有,不用管是不是真的第一,反正片方是这么认为的。已经被人抢了?没事,改个名字,改成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这总没有问题吧?前无古人啊。我们是第一个这样尝试的人!
七是吹嘘剧情。利用剧情把单薄的故事吹出逼格。这电影怎么怎么,暗藏多少线索啊,多少烧脑啊,多少隐喻啊,复杂程度,高深啊需要智商才看懂啊。皇帝的新装屡试不爽,你要是说没那么复杂,那就是你智商太低。
八是类比型吹嘘。吹华国版某某电影,比如华国版阿凡达,华国版教父,华国版暮光之城,华国版福尔摩斯,反正往出名的电影上靠。
九是对比式吹嘘。例如,比某某电影好看多了,比某某电影强,比某某电影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利用对比式吹嘘抬高电影逼格。这种吹嘘方式对同期电影打击力度是巨大的
最后,第十,也是屡试不爽的另一种皇帝的新装,国外得奖或者提名,利用洋元素吹嘘。某某电影节提名作品,某某电影节得奖作品,反正出去过镀金了就是逼格高,能吹一辈子。
殊不知全世界有无数的电影奖项,有的地方只要你交钱就给你提名,钱够了得奖也没问题。观众看了电影说不好看?没关系,那是观众你不懂,你庸俗,你不懂艺术!
获奖影片真的好看么?对于绝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真的是没什么好看的。因为获奖影片和做数学题一样,都是有公式的。无非就是那一套,只要迎合评委,自然就能得奖。
对于《港综世界:纷争年代》的宣传,宁致远已经不忍直视了。首映口碑炸裂,好评如潮,零差评!二十年磨一剑,港片历史大集合!国内首部电影宇宙!中国版教父!投资8亿!港片全明星大集合!剧情烧脑!预订明年金像奖!
要不是因为没做特效,同档期也没有其他能够匹配的对手,真的可以凑一个十全十美,把各种宣传手段都用上了。
这部电影说白了就是宁致远玩票之作,是宁致远为了“报答”那些粉丝,特别是批评者而拍摄的电影。最多就是一个创意,炒作一把港片情怀。
外界媒体一片好评,出人意料的是,在宁致远自己的斗气网上,倒是对电影有不少的批评声音。
宁致远最初弄这个斗气网,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操作一下评论,控制一下评论。当时和纪敏勾搭,收购纪敏的工作室也是为了这个。
随着宁致远地位越来越高,站的高度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的想法就发生了变化。格局大了,就已经不屑于再干这种事情了。
控评什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钱,对于不缺钱的宁致远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斗气网当时的评价机制就是实名制加上一定的年限,所以大规模的水军想迅速加入集中炒作一个电影几乎不可能。只有养号养了多年的才有这个条件,但是网站对水军的封号机制也严厉的。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正因为这种种限制条件,斗气网现在成了国内最大最权威的评分网站,所有人都关注的影视音乐综艺等等文化类产品的评价网站。现在正向生活日用品等其他类别产品的评价扩张,资本市场对斗气网的估值已经超过了400亿人民币,未来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