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化星
作者:梧桐居主 | 分类:历史 | 字数:108.6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章 项常的考校
回到家里时,刘星从老爹那里得知:陈县令把刘家当成了救星,和县丞商议片刻后就答应了,陈县令亲手办理好公文证书后,还非常热情送刘会出县衙。这些和刘星预料的八九不离十。
为了把招收家奴的事宜处置妥当,刘会带着刘家的全部护院家丁到城外忙碌此事。不出两天,刘家招收仆人消息一传开,数千的灾民争相而来。在刘星安排下,护院把灾民排成队;有工匠技艺在身的直接招用;普通的佃户家奴,从看起来老实听话的人群中挑选出四十户。最后,孤儿和失去儿女的老人都带上总计三百余人。
为此,县衙派了十多个衙役来协调维护秩序!这收佃户还好,但是收家奴就先得办理契约文书。你说某某是你家的奴才,别人就会承认这个事实。按大明律,收奴仆是需要主仆双方首肯,官府见证下备案文书;注明主家要为仆人提供衣食住的生存义务,仆人服从主人的劳动安排,对主家忠诚等等各项说明。文书做成一式三份,官府一份,主人一份,仆人一份;这样才能生效!
办完文书后,刘星带着这群新收的仆人和佃户直接到上沙镇。先是煮了粥食让大伙饱餐一顿后,然后就地分发具。依照每个护院管理二十人的办法,分队分任务。砍树的砍树,挖沟的挖沟,修路修路,就地兴土木搭建起农庄。
这一忙活就是整整十天!这十天里,刘星带着护院吃住都在临时的帐篷里。忙乎十天时间,总算把农庄弄出一个初步的模样。整个庄子里搭起了四排棚屋,农庄外面也围起了一圈栅栏,留着两个出口和两个哨楼。
这十天里,新加入刘家的奴仆们对这个亲力亲为的二少爷感恩戴德心服口服,这也使得刘星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十天后,老周叔带着老爹口讯来接替刘星:县考还有十天时间,必须回家准备!
刘星临走之前,抽二十个青壮组成农庄护卫队,用以防范一些匪徒,并任命何胜为队长。因为,这临时农庄里还留着一百多石粮食,如果没人组织护卫,怕被其他饿昏的灾民前来闹事。
让刘星没想到的是,家里有个特别的客人已经在等候他。这个重要的客人,后来引进了一位对刘星影响重大的老师。
......
刘星风尘仆仆的回到家里,还没进门就看到老爹就在门口等着。见到刘星,刘会立刻对边上的护院三子说道:“三子,先带二少爷去沐浴更衣”;然后他转头对刘星说道:“快去吧,换身干净的衣裳。有贵客等你,不得失礼!”。
等刘星更衣后来到大堂,发现老爹正和一位年纪五十许的儒生模样的人在交谈着。看老爹的神情,对那人颇为恭敬!此人一副典型的儒家文士打扮,他身着长袖儒服头扎布巾,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儒雅。
刘会忙向刘星介绍道:“星儿,快过来见县丞项大人”。
刘星闻言颇为意外,也没细想,大步上前恭敬鞠躬作揖一礼:“小子刘星拜见项大人”。刘星这会还不是童生,还不能自称学生。明清科举制度,只有考中童生后,才能称学生见官不拜。而且,因为主考官都是地方知府知县,他们录取了谁,谁就和考官建立师生关系。
项大人抚着自己短须颔首道:“想必你就是久闻大名的刘家小神童了。听说你十天来都在安抚救灾,救活了三百多名逃荒的百姓”。
刘星忙说道:“小子不敢居功,全赖家父运筹决断;又得两位大人鼎力支持,调度有方!”。
项大人和气的说道:“老夫姓项名常,今天只是到你家做客。这里不是县衙,刘星小友不必拘礼。听你何师傅说,你志向远大,老夫倒有想探讨一二”。
刘星:“小子孟浪了,大人请讲”。
项常说道:“听说你有言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如何修身?”
刘星思量了会,同样问题何老夫子问过;既然项常已经知道他之前的答复,现在又问这个问题,有何目的?不管怎么样,先以不变应万变。刘星侃侃说道:“圣人有言: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小子愚见,其根本在格物二字上”。
项常一听两眼一亮,便继续问道:“此文出处《大学》,凡学子都通读,只是当如何格物呢?”。对这个问题,不单是项常有兴趣;老爹刘会也来了兴趣,他当年对这段也是一知半解。其实,这就是儒家的弊端所在,什么问题都想从书本里找答案。但现实是,很多答案在书本里找不到。
刘星总结了文章概要和后世的知识面,解释说道:“格物二字为我儒家总结前人绝学的精华述说。道家称之为道,墨家称之为理,法家称之律,兵家称之势。通俗地说,观察一个事物,观其表象而思其本质,通透本质的过程便为格物。观察一个人,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者为格物;观察一个规律,概其宏观,细查其微观;辨宏微两者想通之致理,能见微知着者,便能格物”。
项常细细的听完后,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他微微闭上双眼,来回走动一会然后对刘会说道:“妙阿!刘善人,项某今日不虚此行”。说完他走到刘星面前,从衣袖里取一份纸张递给刘星,说道:“这是老夫自己出了一题,小友细细思考后再答题。对你如果答复本题,老夫非常期待。三天后,老夫再来刘府,小友的答卷如让老夫满意的话,不久后送你一场机缘”。说完,他向刘家父子告辞了。
......
刘会等项常走后,高兴第拍了拍刘星肩膀说道:“项大人可是远近闻名的博学者,我费尽心思请到他咱门家教导你们兄弟二人。他先前是没答应,可这两天自己走上门来了。星儿,难得项大人看得起你,以后有机会多和项大人亲近近”。
刘星听到老爹纷纷,点了点头算作答应。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位项大人上门,除了报答刘家带头纳捐一事,应该还有其他目的,绝不只是简单的来考较他的学问。
其他的不管,自己收徒教授武学的事情和那笔横财的事情,决不能给他看出蛛丝马迹。这些老头,个个都是人精!
刘星回到自己的屋里,拿起项常的试题。认真一看,题目是《志士仁人》!这是一句出自论语的名句,是考验需要学子对仁的理解。这是儒家五德“仁智礼义信”和三节“忠孝廉”是核心的理论之一,项老头难得看重自己赈济灾民的仁者之心么?
还有三天时间,刘星不急着下笔,觉得先琢磨琢磨。
就在刘星温习备考的第二天,萧运带着萧伯来到了刘家。寒暄之后,刘星询问了山村里的粮食等物质储备事宜后,刘星安排了两件事情:一是安排萧运去农庄将六岁到十五岁的孤儿集中起来,带到南溪沟先熟悉环境;在那里安排衣食住行。对这些孩子,刘星另有安排。同时,他请村里乡亲帮忙制作三十柄杉木弓和三十柄拓木弓,钱财从刘星这里支取。
二是安排萧伯打探附近州县是否有出售田地的大户,他准备寻找一个面积较大的地方兴建一个农庄。
两件事情各有目的:少年儿童的年纪小,练武的可塑造性更强;刘星需要开始培养一些苗子。萧伯事情更为重要,是为将来隐秘计划的重要一步——购置田亩筹建一些个人的计划。这些事情,刘星不想让老爹和老周叔知道。他手上暂时又无人可用,只好麻烦处事老道的萧伯打前哨。
到调查清楚后,那笔黄金就可以派上用场。
......
项常的卷子,刘星对答卷有定案之后,就按照思路提笔打了几遍稿子,然后校对无误后重新誊写了一份。闲下来的时间里,刘星在后园练武,把这一阵的修行的落下的拳法练习补上。
三天后,项常如约而至。刘会父子三人寒暄问候之后,刘建刘星二人递交上自己答卷。咨询了老爹之后,刘星才知道,三天前大哥刘建也拜见过项常。同样也是一番问答后,项常也给刘建出了一道题,只是题目是《克己复礼》。
项常先查阅起刘建的答卷文章,发现刘建的文章全篇规规矩矩:
破题:礼者,世人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礼。
承题:人非生而知之,故先受教于父母,明是非,辨善恶;而后长于乡里石井,以道德之成,明礼正身......。
看得出书本是已经熟读,应对县考足矣,就是稍微呆板。不过,这也像何宣教授的弟子,在风格上与何老夫子一脉相承,当得上“持正”的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