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该去搬砖了
作者:我是跟风狗 | 分类:古言 | 字数:200.6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29章 实在没办法
不等他解释,陈伯转身就走:“我去找少詹事评理去。”
“哎哎哎,”王忠宝赶紧拉住陈伯:“别介啊,您急什么急?”
陈伯搬出“少詹事”三个字,这个杀伤力可是太大了。
在任何地方,“资历”对国人来说,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件事。
对于奇正的称呼,每个人都不同。分别有“少爷”、“少詹事”、“主公”、“于帅”、“主人”、“侯爷”、“天汗”、“市长”等等。
对于奇正本人来说,其实都一样。但对称呼他的这些人来说,什么样的称呼代表着自己是什么资历。
最牛的,当然就是“于少爷”,这么叫的人就是最早在秦家班跟着秦晓鸾于奇正的那批回龙镇人。
这个称呼的人以苏逍苏喜儿父女为代表。人数非常之少,整个市里也不到二十人。
除了他们之外,就是在荆州城于奇正担任少詹事的时候相识的。
叫“少詹事”这个称呼的人以小乙、丁武、陈伯、白景明为代表,人数也不多,大概有二十几人。就王忠宝本人来说,如果按照时间资历,其实也可以算是这个层次的。
再往后就是叫“主公”,那就是张宠所带的那批于郎部曲。
再往后就是原飞鹰铁甲,叫“于帅”。
再往后就是以巴格拉、乌兰裘为代表的,叫“主人”。
继续往下就是镇南县的,他们的叫法是“侯爷”——尽管当时于奇正已经被削了爵。
还往下就是“天汗”,那就是早期被征服的蛮族人,比较典型的就是阿米尔那一批人。
最后才是市长,就是近期才收进来的人们。
看看,就于奇正一个人,根据跟随的时间长短就能分出八个级别。
其实,除了这八个级别外,还有一个资历层级,是超脱这八个级别之外的。
这个层级的只有四个人。
张宠、呼衍触机,他们两的叫法是“姐夫”。
没有亲属关系的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王忠宝自己,一个是迦叶和尚。他们两个人的称呼是“将军”。
毕竟,他们两人“最懂市长的人”可不是浪得虚名,可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上来的。
对王忠宝来说,这是他最大的骄傲。
也因此,王忠宝是很非常重视“资历”的。毕竟谁在某一方面成为了金字塔顶端的人,都会非常看重那座金字塔嘛。
所以现在陈伯把资历一摆出来,王忠宝就没法再推了。
正因为他是“资历最牛者”,所以必须维护好。这就是社会的——潜规则。
陈伯嘿嘿笑着走了,王忠宝在愁眉苦脸之余,也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再不会有什么麻烦了吧?哼,再有麻烦本公公也不理会了。
王忠宝掰着指头算了一下,夫人系的沐儿问题解决了,其他几个夫人都没有要开学校的需求。这方面无忧了。
“少爷系”的苏逍问题也解决了,其他都是苏逍手下,没问题了。
现在“少詹事系”的陈伯也搞定了,没有其它的了。
再往后的资历排位,来了我也不理他,哈哈哈哈哈,我王公公真是太会苦中作乐了。
可是,命运没能放过他。
其实不是命运不放过他,而是常固没放过他。
“王公公,”常固人还没进门大嗓门就进来了:“听说你现在开始干正事了啊?”
王忠宝不悦地回到:“常将军,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我王公公啥时候没干正事啊?”
常固进门“嘿嘿嘿”笑着说道:“对对对,这个我说错了,说错了。今晚上我去江南春摆一桌给您赔礼道歉。”
王忠宝白了常固一眼,没好气地心想:丫的姓常的,真不是个东西!真要请我会去江南春,这不摆明了蹭我的吃蹭我的喝吗?
常固见状又嚷嚷了起来:“哎哎哎,你别想歪了啊!你放心,保证不是吃你的,我买单。”
说完之后又是“嘿嘿”笑了两声。
王忠宝心里猛地一颤,不对!看丫的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绝对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而本公公,就是他眼里的那只鸡。
“不是,”王忠宝说道:“常将军您有啥事还是直接说吧,您这样,搞得我心里直发毛啊。”
“爽快!”常固大叫起来:“那我也不和您绕圈子了。这不是听说您正在办学校吗,顺手给咱们办个军校呗。”
王忠宝双手直摆,还没等他开口,常固就又叫了起来:“我说这个啊,是代表咱们军方。”
说完之后又解释了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也加强了对基层军官的培养,尤其是在“兵书”等理论知识方面。
要知道,如果提高军中基层军官的理论知识,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战斗力。
可是在军中,一来没有那个气氛,而来本身就都是大老粗,没几个识字的,也就没人教了。
王忠宝心里叫苦不迭。
千算万算,还是算有遗策啊!
狗草的常固,自己也知道拿资历压不住本公公,现在拿出“军方”的身份,咱就实在没办法了。
王忠宝愤愤不平地答应下来之后,把常固推出了门外。
被你摆了这么大一道,还想本公公和你喝酒吃饭,吃屎去吧你!
学校招生如火如荼,马上就遇到了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各个校址的选择。
苏逍抱怨说,你一下开办这么多的学校,我人都分开了,建设速度就慢了。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经过一番商议规划,干脆就在外城规划出一整片的“学校区”,不同学校之间用矮墙分开就好了。
紧接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不管哪个学校,如果不学会认字,直接讲授专业课,基本上就是云里雾里。
所以必须先学一些基础的文化课。
可问题在于,文化课教员本来就少,一下子这么多学生,每天这个那个的讲的完全相同的内容。
既枯燥无聊,又重复劳动。
又是一番探讨之后,决定开设一个“总校区”。
不管你是哪个学校的,先到总校区学会基础的文化课,再去自己学校学专业。
学校的开办,很快就出了显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