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如锦猎户妻子欢乐多
作者:一叶屏风 | 分类:古言 | 字数:80.1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9章
她今日穿了一袭洋红洒花碎金洋裙,头上珠围翠绕,打扮得华丽又精致,在满街灯火下,就像一个如玉雕成的人儿一样,十分美丽,她这一开口,所有的人都向这边看来。
朱兰弯了弯唇,淡淡道,“德胜楼设题,所有未出阁的女子都可以参加,能人者众,我可不敢夸下海口。”
她虽这样说,但眼中却流露出一分自信,显然十分有把握。
顾碧彤转头笑道,“这京里谁不知道兰姐姐学富五车,才名远播,若说谁谁能得魁,除了姐姐,其她人大概也只能想想。”
朱兰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却看向了顾锦珠,
上次在府中赛诗,她差了顾锦珠一筹,对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
今日没想到正好遇到她,她心里又生起一番斗志,明知道顾家两姐妹关系不好,顾碧彤大概又在拿她做伐子,却也顾不得了。
毕竟这些年京都贵女中,再没有人比她更才学出众了,却没想到一个刚回来不久的顾锦珠,就在贵女中出了一圈风头。
她虽并不常和她们相聚,但现在每次诗会,大家总会有意无意的提起她的名字,这让朱兰觉得十分不甘。
她对顾锦珠道,“顾妹妹,比赛快开始了,我们一起进去吧!”
顾锦珠摇了摇头,她对这个什么比赛真的是没有兴趣,只是想安安静静的看场热闹,但看她们的样子,无论她怎么说,她们大概都不会相信,她只好笑道,“兰姐姐先请,妹妹第一次来参加,什么都不懂,想先在这边观摩一下。”
她都这样说了,朱兰也不好再勉强,又和她说了几句话,才带着一众女孩走到楼前。
顾碧彤转身前,狠狠瞪了顾锦珠一眼,目光掠过血衣,带起一丝嫉恨。
那个人还真是护着她,走到哪儿居然都让侍卫贴身保护,为什么同样是侄女,她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顾锦珠却像没看到般,丝毫不理会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出这般小孩子样的挑衅,只会自降身份。
顾锦珠看着前面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突然好奇道,“对了血衣,今年的花灯不知是出自哪位贵人之手?”
血一摇摇头道,“这可就不知道了,事实上每年的花灯会前,这位贵人的身份都不会公布,事实上,连德胜楼楼主都不一定知道,每次都是大赛快开始之前,才从御景楼那边送过来。”
“御景楼?”顾锦珠惊讶。
血衣点点头道,“没错,每年此时,圣上都会亲临御街,带着百官与百姓赏灯同乐,直到大赛开场前,才会有侍人把灯送过来,正是出自皇上钦赐,这灯才显得愈发珍贵,而且每位闯楼答题的女孩子,只能有这么一次机会,若是此次失败,明年也就失去了比赛的资格,所以最后能夺魁的贵女,才会显得格外难得贵重。”
顾锦珠点了点头,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这么多贵女趋之若鹜,连清高的朱兰都准备了三年,这简直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啊。
德胜楼的赛题是早就摆好了的,楼下大堂中,吊着一排木牌,上面都以红绸封住,外面的人议论纷纷,纷纷猜测这题目是什么。
顾锦珠正看着,前面陡然骚动起来,楼上传来一阵锣鼓声,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第三层楼上,面目端方,气宇轩昂,他身后跟着一名小厮,端着一个硕大的托盘,上面用红绸蒙着一件物事。
那男人冲下方拱拱手道,“让大家久候了,这便是今年贵人制的花灯,不瞒大家说,德胜楼年年花灯大赛,在下也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漂亮的灯,就是不知今年有哪位小姐能有幸夺魁,实在是让人期盼。”
他说着一挥手,让身后的小厮把那托盘上的红绸揭下。
大家都抬头看去,人们争相拥挤,各各都伸长脖子盯着托盘上面。
顾锦珠也抬头,那盏灯的确漂亮。
那是一盏八角垂绦宫灯,样式与那些普通宫灯一模一样,做工却更加精致,灯骨用的是罕见的岭南白竹,灯的八个面是用冰鲛纱所做,上绣了八幅图,随着小厮手臂的转动,那图活动了起来,宛如一幅会活动的画面。
人们都惊叹起来,然而顾锦珠看着看着,眼睛却蓦地睁大了。
画面被那灯光一映,隐约渐渐清晰起来,古树小桥溪畔,一名白衣男子或抚琴,或舞剑,衣袂随风飘荡,身姿潇洒自然,虽然看不清那人的脸,但那一袭身影却清姿出众,宛如月下天人。
周围传来惊叹声,顾锦珠的心跳却是越来越快,她怎么觉得那画面上的那个身影居然那么熟悉。
月光流泻,那人衣袂飘飞,身姿清艳独绝,那一袭缥缈的意境,竟和她脑中的一个人慢慢重叠。
就听见那楼主道,“恭请参赛的小姐们进楼。”
他话音未落,站在最前面的那些女孩子们就向楼里涌去,朱兰她们也随在身后。
顾锦珠犹豫了一下,脑中天人交战。
她看着那盏灯,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异样的念头,毫不犹豫就提裙跟在了后面,血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第89章 qbxsw.com
楼中那些木牌上的红绸已经揭了下来,贵女们“哗”的一声,都纷纷涌近前去看上面的赛题。
顾碧彤看见顾锦珠也进来了,眼底闪过一抹讽刺,撇唇道,“刚才还说自己不来,真是虚伪!”
朱兰也回头看去,眼底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
顾锦珠才不理会她们怎么看,刚才她看到那灯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了,上面的那道身影怎么那么熟悉,心底突然很渴望得到那盏灯,所以才跟了进来。
她不理会顾碧彤的挑衅,凝神向那些题目看去。
第一层楼的题比较简单,只是一些对子,如果能对上,就可以通过上到二楼。
顾锦珠走过去,见是十二幅对子,前面的都比较简单。
第一幅是,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第二幅,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
第三幅,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
第四幅……
依次往后,难度一点点加大,只有全部答完十二幅,才可以上到二层楼。
顾锦珠看到已经有不少女孩子拿起了纸笔,朱兰也走到了一处桌子前。
她也不再犹豫,走到旁边,顺手拿起一副纸笔,笔尖蘸墨,迅速书写起来。
在临安时,杨老夫人曾请临安大儒教导过她,因此对对子,与顾锦珠来说就像家常便饭一般,须臾间,十二幅对子已经全部写好,旁边早有伺候的小厮,把她的对子挑起挂了出去。
朱兰看到她不加思索就下笔如风的样子,心里暗暗一惊,也加快速度写了起来。
顾锦珠的第一幅对子是,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对句平常,只为应景。
第二幅是,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第三幅,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直到最后一幅,躬逢美景,不金鱼换酒,尚待何时。
外面人交头接耳议论,传来一片赞叹声。
她的字迹清秀,对仗工整,虽不如何惊艳,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快,等她放下笔时,一般的女孩子都还没有写完,紧随其后的只有朱兰一人。
德胜楼主浏览了一遍两人对子,拱手笑道,“两位小姐好文采,请――!”
他侧身让开了通向二楼的楼梯。
朱兰转头看着她,微微抿唇一笑,“顾妹妹还是如此的才思敏捷,我们一起上去吧?”
两人并肩一起上了二楼,这时又有几个女子放下纸笔,被检验全部通过后,陆陆续续一起上来,顾碧彤也跟在后面。
她看到顾锦珠居然朱兰并肩,眼里闪过一丝恼恨。
二楼的场地比一楼更为开阔,就寥寥挂着几幅画。
但这些画却和平时的不一样,第一幅是一副九瓣莲花图。
全图共有一千多个文字,中间以是“云”字为核心的八十一个文字组成方阵,其余字成弧形均匀排列在莲花花瓣外缘,每瓣九字,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九莲盛放,六瓣同心,按一定顺序分布于瓣缘和花蕊的文字,左旋右折,勾心斗角,往复顺逆,都可以吟出无数首诗词来,光看着就让人有些头晕。
这一回考较的便是女孩子们的文字功底。
第二幅是一个九层浮屠宝塔的模样,与第一幅相似,却是浮图形文字。
图内塔为十五个角,每角一个月字,横行“之”字读,遇角即向上“月”字转读,四调共三百六十五字,可随意成诗。
第三幅是四季围棋图,就如一个切好的豆腐块,里面共有三百六十字,可随意切换,以四季为题成诗。
看起来十分复杂,朱兰对顾锦珠笑道,“顾妹妹,我们先去看第一幅吧。”
她这样说了,顾锦珠自然不好单独走开,点了点头,和她一起走到第一幅九瓣莲花图前。
乍一看,似乎并不难,横坐竖卧皆能成诗,但难就难在,如何出彩?
她蹙眉思索,旁边朱兰已经拿起了笔,对她笑道,“顾妹妹,姐姐先献丑了。”
她生怕又被顾锦珠抢了先,这一回倒是成诗极快,一写好就将纸交给了小厮。
顾锦珠仍在蹙眉苦思,朱兰的诗已经被挂了出去,听到下面人传来的赞叹声,她就知道她写的一定不错。
而朱兰看到她还没开始动笔,眼中不易察觉的松了口气,对她笑道,“妹妹先在这里想着,我去那边看看。”
顾锦珠点了点头。
等她走后,她又细细的看了一下九莲图,微一思索,在纸上写下一首小词。
山如脂,雨如丝,帷翠倚风透玉肌,迟春怯画眉。
雨迷离,山迷离,陂上曙莺啭软枝,诗成欲泛卮。
山如黛,雨如酥,梧碧引春唤乳乌,躯寒拥破襦。
雨模糊,山模糊,炉茗新泉验剖符,壶提劝小姑。
大家都写的是诗,指她一人写的是词,倒是颇为别出心裁。
等小厮把她的词挂出去,下面人念了一遍,立刻轰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甚至有人大声咏读。
旁边正在凝眉思索下一幅图的朱兰微微一怔,看到顾锦珠已经走了过来,不觉有些紧张。
她自视甚高,一直是京城贵女中最有才学的一位,没想到却凭空冒出来一位顾锦珠,上次在府中三步成诗也就罢了,如果这回再被她比下去,以后京城这第一才女的名头,怕是就该让位了。
这样一想,她心里的生出了一丝急迫,这花灯比赛,她已经准备了三年了,绝不容自己有失,那盏花灯,她志在必得!
她不再看顾锦珠,凝神看着面前的第二幅图。
而此时御街的御景楼上,明宣帝带着群臣,正在俯瞰全城灯火,觥筹交错,丝竹乐声,热闹非凡。
淑妃看着旁边一身水红色长裙,面容绝艳的纳兰明月笑道,“今年也不知道是哪府的小姐有幸,能得到郡主亲手制的花灯。”
明宣帝也笑道,“没错,没错,没想到月儿还有此等巧手,那画像可是惟妙惟肖,可见是用了心思的。”
纳兰明月听出皇帝口中的调侃,脸颊绯红,看着一旁戴着面具的萧璟,微微笑道,“多谢皇上夸奖,谈不上什么巧手,只是那画面早在明月心中描绘过千百遍而已。”
明宣帝大笑,拍着桌子道,“好一个早已描绘了千百遍,此等心意,着实让人感动。”他看向下方的萧璟,带笑问道,“璟儿,你觉得明月郡主的丹青怎么样?”
今日是元宵佳节,萧璟难得没有再穿那身黑衣,一身银色西番莲纹织金锦袍衬的他身形笔挺如玉,镶三色祥云纹的边,十分精致,腰上的荷包是暗金色墨玉如意纹,头束玉冠,虽然脸上依旧遮着面具,但光看那道背影,就带着一股沉凝进骨子里的贵气。
他对明宣帝道,“郡主自然是丹青妙笔。”
明宣帝笑道,“丹青妙笔是一回事,最重要的还是这份用心,你说是不是?”
旁边的纳兰明月听到明宣帝这样说,微垂着头,连一双白玉般的耳朵都红了。
她偷偷向萧璟望去,萧璟却没有半点表示,只神情冷淡的道,“郡主巧思,自是让人心折。”
她心中微微有些失落。
另外一边坐着一位年长的妃子,虽不如淑妃美艳,面相却温和敦厚,却是德妃,笑道,“也不知今年哪家小姐会才压众人,得到那盏灯。”
下首一个贵人笑道,“臣妾听说,朱家的小姐朱兰,素有京城第一才女之名,想来今日夺魁者非她莫属。”
另一个贵人觑了一眼淑妃,笑道,“那可不一定,听说顾家二小姐,不光容色出众,才学也是很不错的,也许今天顾二小姐会力拔头筹也说不定。”